宋艳
- 作品数:24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黄芪多糖通过激活脂联素信号通路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黄芪多糖中剂量组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溶液10 d构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于饮用5%DSS溶液30 min后,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予以100、200和400 mg/kg黄芪多糖灌胃,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予以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0 d,期间每天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APN)和血红蛋白(Hb)水平,测量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RT-qPCR检测结肠组织脂联素受体2(AdipoR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AdipoR2、PPAR-α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升高(P<0.05),血清APN和血液Hb水平均降低(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变,TNF-α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AdipoR2和PPAR-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给药组小鼠DAI评分降低(P<0.05),血清APN和血液Hb水平均升高(P<0.05),结肠长度变长(P<0.05),结肠组织病变明显减轻,TNF-α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同时AdipoR2和PPAR-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可能与其激活APN信号通路有关。
- 宋艳何永恒杨芳罗敏刘杨
- 关键词:黄芪多糖溃疡性结肠炎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AMP活化蛋白激酶
- 宋金元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微米粉末喷洒用于肛肠病术后创面镇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没药微米粉末、血竭微米粉末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模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并对其镇痛作用机理进行初探。方法:分别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与空白组、阿司匹林组、盐酸曲马多组对照,观察实验药物的躯体镇痛效果;建立小鼠肛肠病术后疼痛模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该模型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和β-内啡肽(β-EP)测定,研究其镇痛作用及镇痛机制;以急性皮肤粘膜刺激性实验观察药物局部外用的毒性与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没药、血竭微米粉末均具有明确的躯体镇痛作用;没药微米粉末喷洒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模型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其作用与盐酸曲马多原料药外用相当;血竭微米粉末也具有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原料药外用的效果相当;本实验未发现没药、血竭微米粉末对小鼠皮肤粘膜有急性刺激作用。没药微米粉末的镇痛机理可能与提高神经激素β-EP的含量,发挥中枢镇痛作用有关;血竭微米粉末的镇痛机理可能与抑制PGE合成有关。
- 何永恒宋艳
- 关键词:原创性单味镇痛中药喷洒肛肠病术后
- 剪口结扎结合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痔102例
- 2012年
- 嵌顿痔是肛肠外科比较常见的急症,其主要表现为内痔脱出,未能及时复位,痔核在肛门外充血、水肿,引起局部疼痛,刺激肛管内括约肌痉挛,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动脉不受影响继续注入血液,痔核和肛管组织的水肿继续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 罗敏李帅军胡响当宋艳何永恒
- 关键词:急性嵌顿痔PPH术
- 大肠癌的中医药防治发展脉络初探(1)
- 初步探讨先秦到宋金元时期中医防治大肠的主要学术思想发展脉络:汉代治法以通络化瘀、消癥散结为主;唐代大量应用虫类药通络祛瘀、搜络剔毒;宋金元时期治疗上更多地从痰、从瘀论治大肠。最终为当代大肠癌的防治找出了有益的思路。
- 何永恒成立祥刘丽宋艳李敏刘杨
-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药防治
- 文献传递
- 菊藻丸预防湿热瘀阻型大肠腺瘤性息肉术后复发40例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究菊藻丸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0名大肠息肉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含40名患者。所有患者息肉切除术后常规予内科止血、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1天,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第15天开始服用菊藻丸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除了一般基础治疗外,不做任何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半年、1年息肉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排便不爽、腹泻、便血、口苦以及舌苔黄腻)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观察组息肉复发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菊藻丸能改善内镜切除术后的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腺瘤性息肉的复发率。
- 邓未王伟肖佑宋艳
- 关键词:大肠息肉腺瘤菊藻丸湿热瘀阻证
- 四物消风饮加减配合毫火针治疗肛周湿疹血虚风燥型验案一则
- 2024年
- 肛周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肛门周围浅层真皮及表皮(如皮肤、臀部、会阴及阴囊部等处)的炎症,是肛肠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约占肛肠类疾病的10%。肛周部位隐私,皮肤存在放射状皱褶,同时具有丰富的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解剖结构,不但透气性差,而且腺体分泌旺盛,使得肛门湿疹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肛周皮肤潮湿、瘙痒,反复搔抓可能出现外痔水肿、皮肤溃疡形成、创面感染等并发症,更有甚者可诱发患者形成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危及身心健康。
- 于小容宋艳
- 关键词:肛周湿疹肛门湿疹肛周皮肤阴囊部血虚风燥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治疗组予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06%,对照组为58.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七物颗粒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 宋艳杨周雨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型保留灌肠
- 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诊治的78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n=39)患者采用针刺、生物反馈联合疗法,对照组(n=39)患者单纯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肛管测压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分别为(14.89±2.89)mm Hg、(64.08±15.63)mm Hg、(34.56±22.54)m L、(195.63±35.74)m L,与对照组相比,肛管测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生物反馈联合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刘杨林旭明陈再喜宋艳何永恒
- 关键词:针刺生物反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 大肠癌的中医药防治发展脉络初探(一)被引量:7
- 2010年
- 初步探讨先秦到宋金元时期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主要学术思想发展脉络:汉代治法以通络化瘀、消癥散结为主;唐代大量应用虫类药通络祛瘀、搜络剔毒;宋金元时期则更多地从痰、从瘀论治大肠癌。最终为当代大肠癌的防治找出了有益的思路。
- 何永恒成立祥刘丽李敏宋艳刘杨罗敏
-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药防治发展脉络
- 《中医肛肠科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医肛肠科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构建是基于省级精品课程的平台,响应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结合某高校教学经验而进行的初探。某高校将其应用于中医外科本科生教学两年,对教学评估、学生满意度、专业成绩等多方面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前两年未应用的中医外科本科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对照,发现《中医肛肠科学》精品视频公开课有明显的成效。在国际开放教育的大环境下,相信精品视频公开课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医肛肠科学》精品视频公开课也必将为本学科的发展与传承做出重要贡献。
- 宋艳刘杨罗敏杨宗亮何永恒
- 关键词: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