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室外防雨水防尘土散热的机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外防雨水防尘土散热的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板上开有通气孔,在该通气孔中嵌有防尘网;所述柜体的两个侧板上均开有竖排百叶孔a,所述竖排百叶孔a的上方和两侧设有连通的流水槽,在所述流水槽、竖排百叶孔...
- 解本政曾庆军宋磊李博尤焜赵继伟赵珑宋杰雷彪杨茁张乐威安振波李玉洁
- 文献传递
- 一种消除转轮缠线产生误差的机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除转轮缠线产生误差的机构,包括缠绕有钢丝绳的测量轮和缠线轮,所述测量轮通过转轴a安装在两侧的固定支架a上,所述固定支架a与支撑杆a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杆a的另一端与压轴a相连,在压轴a上套接有压线轮...
- 解本政尤焜李博尚诺诺王智岩王殿勋宋杰雷彪杨茁张乐威安振波
- 文献传递
- MIMO模态分析方法在某飞行器结构模态试验中的应用
- 某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空间力学环境的作用,结构会产生振动、变形,严重时会引起共振,影响结构强度,改变飞行姿态和飞行轨迹。本文利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态试验分析方法对某飞行器结构进行了模态试验,识别出了结构模...
- 解本政方勇宋杰王海斌
-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模态试验飞行器结构锤击法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DSP的一体化前端采集控制器的设计
- 2015年
-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用于高温高压高速时温度、压力、振动等环境参数测量的一体化前端采集控制器,给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硬件设计,硬件方案设计主要围绕数据的高速采集和大容量存储两方面考虑。该采集器具有速度快、处理能力强、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高等优点。
- 方勇宋杰
- 关键词:大容量存储数据处理
- 一种室外供电电源的供电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外供电电源的供电方法,包括: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或油机为电池组充电;当连接的供电负载功率小于1000W时,逆变器a工作,将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220V 50Hz电压输出;当连接的供电负载功率在100...
- 解本政 曾庆军宋磊李博 尤焜宋杰 雷彪 杨茁 张乐威安振波李玉洁赵继伟 赵珑
- 文献传递
- 一种内弹道测速器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内弹道测速器,用于多型导弹发射筒内弹道参数的测量,获取导弹出筒速度和筒内运动最大过载量;该测速器采用独特的机械结构设计方法和光电转换器件,解决了导弹发射筒内高速直线运动向电信号的转换问题,采用了最小二乘滚动拟合法和全程高次方程相结合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解决了发射筒内复杂测量环境带来的大扰度干扰问题;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测速器工作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达99.73%,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解本政宋杰葛萍
- 关键词:导弹内弹道
- 一种拉线式测速装置的标校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线式测速装置的标校方法,包括:在钢丝绳缠绕信号轮时,分别记录每层钢丝绳的圈数;利用米尺依次测量获取的钢丝绳标记1、标记2、标记3、标记4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Sub>1‑2</Sub>、L<Sub>2‑...
- 解本政尤焜李博宋杰雷彪杨茁张乐威安振波尚诺诺王殿勋王智岩
- 文献传递
- 海洋力学环境建模及其分布式仿真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海洋力学环境建模是飞行器分布式仿真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它为飞行器控制系统仿真提供扰动环境,其模拟精度直接关系到仿真结果的置信度。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环境仿真节点在分布式仿真系统中作用和数据传递关系,然后基于时空离散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海洋力学环境建模方案并简要描述了环境参数的初始化、可视化设置、快速检索和插值方法。该方案及其算法已成功应用于某分布式仿真系统。
- 方勇王亚东宋杰
- 关键词:分布式仿真
- 一种站点生活供电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站点生活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正极通过开关a连接至汇流条a,所述汇流条a通过开关K1与显示器a相连,所述显示器a还与汇流条b相连,所述汇流条b通过分流器连接至电池组负极;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控制器分...
- 解本政曾庆军宋磊李博尤焜宋杰雷彪杨茁张乐威安振波李玉洁赵继伟赵珑
- 文献传递
- 无人水下发射试验设施方案设计构想被引量:3
- 2020年
- 为考核水下发射技术并有效规避水下发射航行器的试验风险,发展无人水下发射试验设施已成为开展水下发射技术研究的重要技术途径。文中在借鉴国外试验设施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根据任务需求提出了锚泊式、桩腿自升式和沉箱式3种海上无人水下发射试验设施方案设计构想,分别简述了系统组成和功能、系统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3种方案均基于真实的海洋环境条件,较为逼真地模拟了真实的水下发射平台发射条件;采用无人值守方式以保证方案的安全性;并借鉴船舶、潜艇和海上平台设计等成熟技术增加了试验设施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后从技术难点、组织实施和逼真程度等方面对3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可知,从海洋环境要素、组织实施、维护保养及技术实现难度等方面来看, 3种方案均可满足航行器水下发射和测试需求,其中锚泊式发射平台方案最具优势。
- 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