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4^+CD25^+FOXP3^+T细胞在人脑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 2011年
- 目的:观察调节性T细胞在星形胶质瘤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观察其与星形胶质瘤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外科在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星形胶质瘤患者,共92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51.4岁,均为初次发病。收集8例行颞叶切除术的癫痫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CD4^+CD25^+F0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胶质瘤组织中及患者外周血中的浸润情况,应用免疫酶联反应方法(ELISA)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星形胶质瘤患者外周血(9.34±2.13)%和肿瘤组织(24.17±2.54)%中的Treg细胞明显增多,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67%±0.12%,24.17%±2.54%,P<0.05),并且Treg细胞的含量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而增加,WH0Ⅳ级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的Treg细胞含量(8.34%±2.13%,35.45%±2.47%)明显高于WH0Ⅲ和WH0Ⅱ级(P<0.05)。ELISA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TGFβ1的含量明显增高,并与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的数量明显呈正相关(r=0.564,P=0.001)。结论:Treg细胞在星形胶质瘤患者的外周血和肿瘤组织的浸润明显增多,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其数量的增长与TGFβ1的表达相关。Treg细胞的增多能够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促进了星形胶质瘤的发展,其具有成为胶质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 刘英姿单保恩宋杨英李巧霞张磊张学新
- 关键词:胶质瘤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唐山玉田1622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 2022年
- 回顾性分析唐山玉田2017-2021年1622例受检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分布特点,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ELISA)检测1622例受检者血清中20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并按不同方式分组统计过敏原阳性率,从而分析出唐山玉田2017-2021年过敏原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1622例受检者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前五名分别是:粉尘螨(12.27%)、屋尘螨(11.71%)、屋尘(8.69%)、链格孢酶(5.86%)、猫上皮(5.49%);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前五名分别是:鸡蛋(12.70%)、小麦面粉(9.06%)、牛奶(8.01%)、虾(2.40%)、螃蟹(2.40%);通过分组分析,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和秋季高于夏季和冬季,男性高于女性,未成年人高于成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地区过敏原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过敏性疾病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 宋杨英
- 关键词: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
- 转染IL-18基因对大鼠胶质瘤抑瘤作用的研究
- 宋杨英程天军陈颖张建军黄淑珍杨宝友单保恩李振东白波
-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脑部肿瘤,国内有探讨IL-18对胶质瘤C6细胞生长的研究,尚无IL-18转染9L胶质瘤细胞的研究。常用的C6细胞来源于随机杂种Wister大鼠,C6细胞的MHC与BDⅨ、BDⅩ、SD、Wi...
- 关键词:
- 关键词:胶质瘤脑部肿瘤基因免疫治疗
- IL-18基因转染对大鼠胶质瘤体内生长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转染外源性IL-18基因后9L胶质瘤细胞体内成瘤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体外用逆转录病毒转染IL-18基因的9L胶质瘤细胞(9L/IL-18)、转染空载体的9L胶质瘤细胞(9L/LXSN)及未转染的9L细胞接种到F344大鼠颅内建立实验动物模型,观察各组细胞对大鼠的致瘤性,计算成瘤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各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RT-PCR和Weste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三组大鼠成瘤率均为100%;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接种9L/IL-18细胞组肿瘤组织内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凋亡率为(22.2±1.02)%,明显高于接种9L/LXSN[(5.7±0.32)%]及9L[(6.4±0.51)%]细胞组(P<0.05);接种9L/IL-18细胞组肿瘤组织中Bax的表达较其他两组升高,Bcl-2的表达较其他两组降低。结论 9L胶质瘤细胞转染外源性IL-18基因后,可通过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 宋杨英张建军程天军
- 关键词:IL-18基因转染胶质瘤细胞凋亡TUNELBAX
- IL-18基因转染对大鼠胶质瘤体内生长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分析转染外源性基因IL-18后,对9L胶质瘤细胞体内成瘤及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立体定向技术,将体外用逆转录病毒转染了IL-18基因的9L胶质瘤细胞(9L/IL-18)、转染空载体的(9L/LXSN)细胞...
- 宋杨英单保恩刘英姿
- 关键词:大鼠胶质瘤IL-18肿瘤细胞凋亡基因转染
- 转染IL-18基因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疫苗9L/IL-18对胶质瘤大鼠中TGF-β和Fgf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转染IL-18基因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疫苗9L/IL-18对胶质瘤大鼠血清TGF-β和肿瘤组织中Fgf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F344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种9L/IL-18、9L/LXSN和9L细胞。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GF-β水平,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Fgf2 mRNA的表达。结果:接种9L/IL-18细胞大鼠的外周血中TGF-β的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Fgf2 mRNA的表达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IL-18通过降低TGF-β和Fgf2的水平,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 程天军宋杨英
- 关键词:IL-18胶质瘤
- IL-18对胶质瘤大鼠外周血TGF-β、CD8^+T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IL-18对胶质瘤大鼠外周血中TGF-β水平及CD8+T比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用立体定向技术接种9L/IL-18、9L、9L/LXSN细胞,建立实验动物模型。14天后,取各组大鼠外周血,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GF-β细胞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中CD8+T比例。结果:接种9L/IL-18组大鼠外周血中TGF-β的水平为(111.5±5.9)ng/L,显著低于接种9 L、9 L/LXSN细胞组[(133.4±3.7)ng/L、(127.9±4.0)ng/L](P<0.05)。前者外周血中CD8+T比例(32.3±2.2)%与后两组相比[(分别为(22.3±0.8)%、(22.0±0.7)%]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可降低荷瘤鼠外周血中TGF-β水平,提高CD8+T细胞比例,从而改善荷瘤鼠免疫抑制状态,提高免疫功能。
- 宋杨英程天军黄淑珍李振东单保恩杨宝友白波
- 关键词:IL-18胶质瘤TGF-ΒCD8^+T
- IL-18对9L胶质瘤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影响的体内外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IL-18转染大鼠胶质瘤细胞9L后,对其表面MHCⅠ、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的影响,以明确IL-18对胶质瘤细胞免疫原性及抗原递呈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外源性IL-18基因转染至9L细胞内,建立能够稳定表达IL-18的细胞(9L/IL-18),同时建立只转空病毒载体的对照细胞9L/LXSN。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9L/IL-18、9L/LXSN及9L细胞表面MHCⅠ、Ⅱ类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用立体定向仪将9L/IL-18、9L/LXSN及9L细胞分别接种到F344大鼠颅内,建立大鼠胶质瘤模型,建模14天后处死大鼠,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肿瘤组织细胞表面MHCⅠ、Ⅱ类分子及CD80、CD86的表达。结果:在体外,IL-18转染后(9L/IL-18)细胞表面MHCⅠ、Ⅱ类分子及CD80、CD86的表达分别为(10.9±1.44)%、(0.61±0.14)%、(1.01±0.14)%、(0.57±0.11)%与其他两组(9L/LXSN及9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体内,接种9L/IL-18细胞组大鼠肿瘤组织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及CD80、CD86的表达分别为(67.51±1.40)%、(12.51±1.57)%、(6.95±0.56)%,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CⅡ类分子表达(3.76±0.26)%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IL-18不影响9L细胞免疫原性;在体内,IL-18可提高9L细胞免疫原性及抗原递呈能力,增强机体对胶质瘤的免疫反应性。
- 宋杨英张建军陈颖单保恩刘英姿
- 关键词:IL-18CD80CD86
- IL-18基因转染对大鼠9L胶质瘤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 目的探讨外源性IL-18基因转染大鼠9L胶质瘤细胞后对其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外源性IL-18基因导入大鼠9L胶质瘤细胞中,建立能够分泌具有生物学活性IL-18的细胞株(9L/IL-18).光学显...
- 宋杨英刘英姿单保恩
-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外源性IL-18基因转染
- 文献传递
-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光路故障及检修被引量:2
- 2014年
- 0引言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用于凝血、抗凝、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检测,可为出血性和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及鉴别诊断、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监测与疗效观察提供有价值的指标[1]。CA-1500全自动血凝仪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共采用3种检测方法[2]:凝固法(散射比浊法加百分比终点法)、发色底物法及免疫比浊法。每一种检测方法都要以良好的光学系统为基础,因此光学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的光学系统由光源、滤光片、槽型传感器、电动机、光纤组成。一般其出现光路问题时,会显示报警信息:“Lampfiltererror”。发出此报警信息后首先要确定光路系统在仪器中的位置。方法:先打开仪器的右侧板,再打开带折页的板,方便在仪器下能看见光路系统。为了维修方便,拆下组件上的2颗螺钉便能把组件拉出来,然后再打开其盖板便能看见完整的光路系统。
- 周福刚宋杨英
- 关键词:CA-1500全自动血凝仪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光学系统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