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勇

作品数:18 被引量:1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篇反应堆
  • 5篇
  • 4篇燃料组件
  • 4篇
  • 3篇热工水力
  • 3篇聚变
  • 3篇加速器
  • 2篇研究反应堆
  • 2篇液态
  • 2篇应力松弛
  • 2篇真空
  • 2篇强流
  • 2篇绕丝
  • 2篇热工水力分析
  • 2篇自然循环
  • 2篇快堆
  • 2篇加速器驱动
  • 2篇概念设计
  • 2篇包层
  • 2篇次临界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18篇宋勇
  • 10篇柏云清
  • 6篇金鸣
  • 6篇吴宜灿
  • 5篇周涛
  • 5篇赵柱民
  • 5篇蒋洁琼
  • 5篇汪建业
  • 4篇龙鹏程
  • 4篇黄群英
  • 4篇胡丽琴
  • 3篇王明煌
  • 3篇张勇
  • 3篇李春京
  • 3篇吴庆生
  • 3篇刘超
  • 2篇王刚
  • 2篇李亚洲
  • 2篇刘超
  • 2篇林峰

传媒

  • 7篇核科学与工程
  • 4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第二届中国氚...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铅基反应堆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被引量:38
2015年
以铅或铅合金(统称铅基材料)为冷却剂的反应堆具有良好的中子学、热工水力学和安全特性,已成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能系统(ADS)以及聚变堆的主要候选堆型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先进核能系统发展趋势和铅基反应堆在核能发展中的地位,重点对铅基反应堆的发展历史与现状、铅基反应堆的基本特性以及铅基反应堆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吴宜灿王明煌黄群英赵柱民胡丽琴宋勇蒋洁琼李春京龙鹏程柏云清刘超周涛金鸣
自然循环铅铋冷却快堆失热阱瞬态研究
察自然循环铅铋冷却快堆的自然循环与固有安全特性,利用基于中子学与热工水力学耦合方法的安全分析程序NTC-2D,对10 MW自然循环铅铋冷却快堆的无保护失热阱(ULOHS)和有保护失热阱(PI.OHS)工况分别进行了模拟与...
辜峙钎宋勇王刚金鸣赵柱民
关键词:自然循环
基于LQR算法的铝基反应堆容器的振动控制方法研究
提出了铅基反应堆主容器振动的主动控制策略,即通过在容器底部自由端布置可以调节控制力的作动器,在结构产生振动时可通过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QR)算法反馈调节作动器的最优控制力,使反应堆容器的振动减小.
张勇柏云清朱文章师雪艳宋勇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换料系统概念设计与分析
2014年
以中国铅基合金冷却示范堆(一种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为原型,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的特点,开展了换料系统的概念结构设计和换料流程设计,解决了加速器质子束管阻碍换料系统运动的难题,通过分析换料系统结构设计特点,证明了换料系统具有运动无阻碍性和全覆盖性。
姚曦宋勇汪卫华柏云清FDS团队
关键词: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概念设计
强流氘氚聚变中子源HINEG设计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强流氘氚聚变中子源HINEG(High Intensity D-T Fusion Neutron Generator)研发分两期:HINEG-Ⅰ为直流脉冲双模式,已成功产生中子强度1.1×10^(12)n/s的氘氚聚变中子,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HINEG-Ⅱ中子强度设计指标为10^(14)~10^(15)n/s量级,重点突破强流离子源和高载热氚靶技术。HNEG中子源可开展中子学方法程序与核数据、辐射屏蔽与防护、材料活化与辐照损伤机理和部件中子学性能等核能与核安全研究,同时也可在核医学与放射治疗、中子照相等领域拓展核技术应用研究。本文简要介绍HINEG总体设计方案与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吴宜灿刘超宋钢王永峰李桃生汪建业蒋洁琼赵柱民宋勇胡丽琴黄群英李亚洲王文王志刚王刚季翔王亮王为田于前锋黄国强程雄卫王飞鹏张思纬李雅男韩运成宋婧龙鹏程FDS团队
关键词:中子源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主容器双向密封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是第四代反应堆的重要堆型,一回路采用池式布局以液态金属作为冷却剂。该类堆型具有较高安全性,一回路覆盖气体压力较低是重要的系统特征。在正常运行下,主容器内气压为负压,而在基准事故下,主容器内部气压上升而转变为正压。因此主容器的气体密封需具有气体双向密封能力以同时满足内部负压强和正压强的气体密封要求。本文根据双气压模式的特点,通过在主容器与顶盖连接处布置双道金属C型密封环实现双向密封的功能。并以典型主容器密封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获得了金属密封环在正负两种气压模式下的非线性响应,包括回弹曲线、径向滑移量和接触应力,再通过泄漏理论得到主容器的密封性能参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主容器的气体双向设计密封性能良好,能够保证密封要求,可为有类似环境要求的主容器密封提供一定参考。
梁翰哲柏云清张勇师雪艳宋勇汪建业
关键词:主容器
液态重金属反应堆吊式容器Y型支撑结构的应力分析
师雪艳张勇朱文章柏云清宋勇
基于RELAP5-HD的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模拟机热工水力模型开发与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CLEAR-Ⅰ)是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装置和第4代铅冷快堆发展需求设计的能实现临界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双模式运行的新型反应堆,具有良好的中子学与热工水力学特性,并具备固有安全性。CLEAR-Ⅰ模拟机是针对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开发的全物理过程仿真系统,能够实现设计方案校核、控制方案验证、运行工况仿真等功能,本文利用热工水力学仿真程序RELAP5-HD开发了其临界运行状态下的热工水力模型,包括一维模型及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稳态和瞬态情况下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RELAP5-HD程序所建立的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热工水力模型合理可行,能进一步用于反应堆控制方案及控制策略研究。
张光雨宋勇徐鹏汪建业柏云清
关键词:模拟机
自然循环铅铋冷却快堆失热阱瞬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考察自然循环铅铋冷却快堆的自然循环与固有安全特性,利用基于中子学与热工水力学耦合方法的安全分析程序NTC-2D,对10 MW自然循环铅铋冷却快堆的无保护失热阱(ULOHS)和有保护失热阱(PLOHS)工况分别进行了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ULOHS,冷却剂、包壳及燃料芯块温度均远低于安全限值,并且由于反应性温度负反馈,反应堆自动停堆;对于PLOHS,事故后600s内,停堆保护系统的投入使反应堆处于安全状态。瞬态模拟表明该反应堆具有良好的自然循环与固有安全特性。
辜峙钘宋勇王刚金鸣赵柱民
关键词:自然循环
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绕丝燃料组件热工水力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在铅基研究反应堆燃料组件设计中,燃料棒之间的绕丝可减少燃料棒在运行过程的机械振动,并使冷却剂在各子通道间有效混合,对绕丝燃料组件内冷却剂的热工水力分析将对燃料组件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CFD方法对中国铅基研究实验堆(CLEAR-Ⅰ)燃料组件参考设计内的冷却剂流动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绕丝组件的速度场、温度场等流场特征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绕丝在流场中起着搅混冷却剂的作用,内通道搅混较外通道相对均匀;组件内横向流强度、摩擦系数在入口段先迅速变化,后在充分发展区呈波浪状在其平均值上下波动,努塞尔数变化规律与之类似;包壳最高温度满足安全设计限值。
葛增芳周涛柏云清宋勇
关键词:绕丝燃料组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