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现成

作品数:19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县农业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营养
  • 7篇鱼类
  • 7篇饲粮
  • 5篇营养需要
  • 5篇虾青素
  • 4篇饲料
  • 3篇水产
  • 3篇美国红鱼
  • 3篇抗氧化
  • 3篇红鱼
  • 2篇形变
  • 2篇养殖
  • 2篇营养因素
  • 2篇增强免疫
  • 2篇增强免疫力
  • 2篇植酸
  • 2篇植酸磷
  • 2篇植酸酶
  • 2篇水产动物
  • 2篇酸酶

机构

  • 10篇南县农业局
  • 9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9篇孟现成
  • 8篇邵庆均
  • 1篇刘建新
  • 1篇张金枝
  • 1篇马晶晶
  • 1篇卓立应
  • 1篇许梓荣
  • 1篇朱希明
  • 1篇谢朝霞

传媒

  • 3篇中国饲料
  • 2篇江西饲料
  • 2篇齐鲁渔业
  • 2篇饲料工业
  • 2篇水产科技
  • 2篇养殖与饲料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广东饲料
  • 1篇湖南饲料
  • 1篇河北渔业

年份

  • 2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红鱼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美国红鱼(Seiaenops ocellatu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巾文学名为跟斑拟石首包。我国最早是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于1991年从美国引进,经过几年时间,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省迅速推广养殖,已成为我国引进的又一新的优良人丁养殖品种,随着美国红鱼养殖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提供能满足其生长需要的优质配合饲料,
孟现成
关键词:美国红鱼营养需要石首鱼科养殖品种配合饲料
江西省定南县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2009年
孟现成谢朝霞朱希明
关键词:生猪产业农业增效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生猪生产
外源核苷酸在鱼类饲粮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核苷酸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其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就外源核苷酸在鱼体中的消化吸收、营养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孟现成邵庆均
关键词:核苷酸免疫营养免疫增强剂水产养殖
草虾营养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2007年
草虾是目前世界上对虾养殖中品种优良、产量最多的一种。综述了草虾的营养需要方面的研究概况,旨在为研制开发新型草虾配合饲料提供有益参考。
孟现成邵庆均
关键词:草虾营养需要配合饲料
虾青素在鱼类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虾青素具有显色、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能使鲑鱼的肉呈桃红色,虾和蟹的壳呈深红色,保证了水产动物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Steine等,2005),对提高水产动物存活率以及促进生长、繁殖和发育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Spiller等(2003)研究表明,虾青素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等重要生理功能,且对人体绝对安全.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饲料等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孟现成雷剑
关键词:虾青素饲粮鱼类水产动物增强免疫力
石斑鱼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就石斑鱼在营养需要方面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展石斑鱼营养需求研究和开发石斑鱼系列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孟现成邵庆均
关键词:石斑鱼营养需求
美国红鱼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
2008年
对美国红鱼在营养需要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开展美国红鱼营养需要研究和开发美国红鱼系列配合饲料提供参考。
孟现成
关键词:美国红鱼营养需要
营养因素对比目鱼形变影响的研究进展
2007年
营养因素是影响比目鱼形变的主要因素。介绍了比目鱼的形变并分析了轮虫和桡足类动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并着重介绍了甲状腺激素、维生素A、脂肪酸和能量对比目鱼着色和眼睛移位的影响。
孟现成邵庆均
关键词:比目鱼着色
虾青素在鱼类饲粮中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虾青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特别是水生动物的鱼、虾、蟹体内和鸟类的羽毛中,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绝大多数海产甲壳类动物和鱼类通过食物链从海洋微藻、浮游生物中获得虾青素。虾青素具有显色、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能使鲑鱼的肉呈桃红色,虾和蟹的壳呈深红色,保证了水产动物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Steine等,2005),对提高水产动物存活率以及促进生长、繁殖和发育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另有研究表明.虾青素具有抗肿瘤、
孟现成雷剑
关键词:虾青素鱼类饲粮水产动物甲壳类动物增强免疫力
植酸酶在鱼饲粮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植物中的磷大部分(60%-80%)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不能被单胃动物和无胃鱼类利用。植酸酶由于能特异地水解难以吸收的植酸磷,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对植酸酶能提高蛋白质和能量利用率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对添加植酸酶后氨基酸消化率变化的研究还不完善,内在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搞清楚。由于植酸酶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很大,
孟现成邵庆均
关键词:植酸酶鱼类饲粮氨基酸消化率单胃动物植酸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