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长江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长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静脉
  • 5篇激光
  • 4篇下肢静脉
  • 3篇微创
  • 2篇手术
  • 2篇曲张
  • 2篇下肢
  • 2篇下肢静脉曲张
  • 2篇静脉溃疡
  • 2篇静脉曲张
  • 2篇溃疡
  • 2篇高龄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曲张
  • 1篇血浆
  • 1篇血浆CGRP
  • 1篇隐静脉
  • 1篇溶栓
  • 1篇手术探讨
  • 1篇术后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北京市长峰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王春喜
  • 8篇孙长江
  • 5篇顾瑛
  • 5篇曾晶
  • 5篇王晓玲
  • 2篇褚福涛
  • 2篇韩丽娜
  • 2篇李荣
  • 1篇梁发启
  • 1篇徐明月
  • 1篇刘庆
  • 1篇刘琼
  • 1篇王太晗
  • 1篇孙胜
  • 1篇范红艳
  • 1篇魏志成
  • 1篇雷永红
  • 1篇金梅
  • 1篇李铁玲

传媒

  • 5篇中国激光医学...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8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龄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激光微创综合治疗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总结激光微创治疗高龄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高龄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年龄70~89岁(平均76岁),采用激光光凝溃疡周围的交通支静脉、皮瓣下穿支静脉,术后患肢加压包扎、溃疡局部清洁换药,促进愈合。术后6个月内每月记录下肢溃疡情况以及静脉曲张消失情况,术后10、12个月及术后1、2年定期随访,物理检查有无静脉曲张,溃疡愈合情况,彩色多普勒检查光凝后的血管有无再通、有无血栓,尤其是有无深静脉血栓。结果 4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45~100 min,平均65 min。失血10~30 ml,平均14 ml。术后1个月下肢曲张浅静脉均消失,溃疡均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溃疡完全愈合32例,治愈率62.2%;术后6个月溃疡完全愈合37例,治愈率88.1%;手术后1年全部愈合;术后随访2年以上者32例,均治愈,无溃疡复发。结论血管内激光光凝可用于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刘琼王春喜曾晶王晓玲顾瑛孙长江
关键词:激光老年静脉溃疡
激光光凝综合微创治疗静脉骨肥大综合征的初步探讨
2014年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综合微创治疗静脉骨肥大综合征的方法,总结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静脉骨肥大综合征患者,利用激光光凝技术联合血管内介入以及局部硬化剂注射等综合治疗,分析总结临床治疗经过和治疗结果。结果本组42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血管瘤硬化,下肢曲张静脉消失、动静脉瘘消失,下肢溃疡愈合,治疗后无瘢痕。随访1~10年无曲张静脉或血管瘤复发现象,下肢增粗无加重现象。结论激光光凝技术联合血管内介入以及局部硬化注射等综合治疗,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静脉骨肥大综合征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元手术瘢痕。
王春喜顾瑛王晓玲曾晶韩丽娜褚福涛范红艳孙长江
关键词:激光介入治疗
1470 nm激光治疗高龄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微创治疗方法,总结高龄患者的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4例,年龄80~91岁,平均83.3岁。局部麻醉下行血管内激光光凝术,包括大隐静脉主干、浅静脉和溃疡周围的交通支血管。激光波长1 470 nm,治疗功率5~6 W。术后1、6、12、18和24个月随访,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手术切口,术后疼痛轻微,6例患者见轻微皮下瘀斑,术后10d消失,足踝部小溃疡逐渐缩小,术后3~4周完全愈合。随访6~24个月,术后1年治愈率100%,术后1年后死于心脑肺严重疾病3例;术后2年临床治愈88.2%,随访期间所有存活患者随访时均未见复发。结论 1 470 nm半导体激光可用于80岁以上高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该方法安全、有效、创伤小,无手术切口、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明月曾晶王春喜疏丹刘庆王晓玲孙长江雷永红顾瑛
关键词:激光大隐静脉曲张高龄
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激光微创综合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激光微创治疗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溃疡周围交通支静脉、皮瓣下穿支静脉激光光凝、溃疡周围交通支静脉缝扎术,并对7例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同时行小切口瓣膜修复。术后患肢加压包扎、溃疡局部清洁换药,促进愈合。结果 35例患者术后1个月下肢曲张浅静脉完全消失,溃疡均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溃疡完全愈合22例,治愈率62.9%;术后6个月溃疡完全愈合32例,治愈率91.4%;术后1年35例患者溃疡全部愈合,下肢静脉无曲张,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术后随访溃疡复发:术后1~2年7例无复发;术后3~5年12例无复发;术后满5年以上者16例,其中15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1例术后7年死于急性心肌梗塞,1例术后6年复发。结论激光微创治疗溃疡周围异常返流的交通支静脉,辅以点状切开缝扎或结扎溃疡交通静脉的方法,可用于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的治疗,中远期疗效较好。
王春喜曾晶王晓玲顾瑛孙长江金梅
关键词:激光静脉溃疡微创治疗
急性腋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CGRP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腋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急性腋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病人,利用放射免疫分析动态观察其血浆CGRP水平;同时检测30例同龄健康查体者和30例慢性病人血浆CGRP水平。结果:急性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存在高CGRP血症,而慢性病人则无明显改变;急性患者溶栓治疗后6h血浆CGRP继续升高,3d达高峰,与临床疗效最佳时间相符。结论:血浆CGRP水平可作为溶栓治疗效果的一种检测指标,并可作为疾病进程的实验室指标。
王春喜王太晗梁发启李荣王晓玲孙长江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激光微创综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下肢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激光微创治疗方法,总结激光微创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激光微创联合硬化剂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治疗功率10~13 W,曝光时间1 s,间隔时间1 s,工作时光纤行走速度3 mm/s。对细小静脉网或细小静脉团块以及溃疡周围细小交通支,在网状结构中心和细小血管外注射1~2 ml消痔灵。结果 32例均获得临床治愈,所有病例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其中18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均无复发现象。结论激光光凝联合硬化剂局部注射,是一种较好的处理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微创治疗方法。
陈婧如曾晶王春喜韩丽娜顾瑛孙长江
关键词:激光静脉曲张复发微创
成年人Meckel憩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成人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eckel憩室)的腹腔镜微创治疗方法,总结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3例Meckel憩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探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在腔镜辅助下切除Meckel憩室,总结分析术中所见、手术操作技巧和要点。结果 33例患者术中均证实Meckel憩室,距回盲部30-95 cm,平均68 cm。憩室出血23例(病理证实憩室粘膜出血水肿、多处点状坏死,合并胃粘膜病变14例,胰腺组织4例,憩室开口处间质瘤并溃疡1例);憩室炎13例,其中5例合并出血,2例合并穿孔;憩室合并肠扭转、肠梗阻2例。憩室部小肠部分切除吻合30例,憩室部肠管楔形切除3例。术后均获随访,3年以上21例,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或腹膜炎表现。结论腹腔镜探查是诊断Meckel憩室及其并发症的可靠方法,腔镜下实施切除是一种良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王春喜孙胜魏志成褚福涛李铁玲孙长江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憩室炎腹腔镜检查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以及手术后甲状腺素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5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和51例正常对照者,抽取空腹静脉血,同时对31例具备手术条件而接受脾脏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者,于手术前1d和手术后1、7、14、30d抽取空腹静脉血,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清FT3、FT4、T3、T4、rT3水平。结果:5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清FT3、FT4、T3、T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以期病情严重者最明显;31例接受脾脏切除、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者,手术后含量进一步降低,手术后1周逐渐回升,于手术后30d恢复手术前水平。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低甲状腺素血症,手术创伤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术后顺利恢复者可于手术后30d恢复手术前水平,围手术期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轻重及手术后病情恢复情况。
王春喜李荣孙长江冯金强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甲状腺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