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巍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的护理进展
- 2020年
- 血液透析为慢性肾衰竭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对相应的护理进展进行了观察总结。方法:从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病人中选出66例,所有病人均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将其中先入院的33例病人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另外33例病人纳入到研究组,给予血液透析的针对性护理,统计两组病人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经过护理之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病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病人的血液透析依从性,促进透析顺利安全的进行,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 常丽英孙立巍段喜英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护理进展
- 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运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探讨
- 2018年
-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8)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8)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事件、患者负性情绪,符合患者护理需求。
- 常丽英赵杰孙立巍
-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管理焦虑情绪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中毒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讨论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4-2011.11间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血小板、肝肾功能、血清酶学等指标较治疗前均大大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也显著缩短;重要生命体征与治疗前比较,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CBP可明显减轻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并使机体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显著改善预后。
- 孙立巍赵杰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急性重症中毒疗效
- 高压氧治疗泥沙样胆结石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裴莉孙立巍
- 关键词:胆囊结石高压氧
- 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2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UN)、内生肌酐(Ccr)、血清肌酐(Scr)含量变化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BUN、Ccr、Scr差异变化小,治疗组BUN、Ccr、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在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其相关生化指标,促进肾功能恢复,提高治愈效果。
- 孙立巍于红卓刘迪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临床疗效
- 护理风险管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通过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提高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及质量。方法:分析以往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提出对透析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治疗前评估及可视化管理等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2015年全年血液透析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46%,护理投诉率为0.13%,显著低于2014年全年的4.62%和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提高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有效可行的干预模式。
- 赵杰孙立巍左今理
- 关键词:血液透析风险管理护理安全
- 以双下肢无力为主诉的多发性动脉瘤1例报道
- 2008年
- 患者,男,78岁,因双下肢无力半年入院。无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无间歇性跛行,无外伤史,无腰腿痛,无腹痛。既往颈椎病史30年,高血压史10余年,腔隙性脑梗死史2年。查体:T36.2℃,P78次/rain,R18次/min,BP120/80mmHg(1mmHg=0.133kPa)。瘦长体型、神志清楚,咽部充血,肺气肿体征,双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心率78次/min,节律规整,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未闻及血管杂音,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血糖:5.2mmol/L,肾功能:
- 宋慧敏孙立巍刘东书
- 关键词:双下肢无力多发性动脉瘤主诉足背动脉搏动间歇性跛行无外伤史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与防治
- 2012年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在普通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20%-30%,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血液透析快要结束时,来势凶猛。初期病人感到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血压明显下降或是测不到,可引起心跳骤停、死亡。它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孙立巍赵杰孙静涵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
- 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和探讨血液透析结合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市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44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将所选病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为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食欲改善者52例(72.2%),皮肤瘙痒改善者38例(52.8%),骨痛改善24例(33.3%),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a^(2+)、P^(3-)、iPTH、FGF-23、1,25(OH)2D3含量显著降低,且明显好于对照组,经分析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结合结肠透析治疗法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
- 孙立巍
- 关键词:血液透析结肠透析尿毒症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小儿急性抗癫痫药中毒1例
- 2011年
- 1病例患儿,男,11岁。因口服抗癫痫药后昏迷10h人院。10h前与父母生气后服用卡马西平40片后经外院温开水洗胃后急诊转送我院。患儿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呕吐,手足抽搐。T:36.0°C,P:110次/min,R:300次/min,Bp:100/70mmHg,昏迷状态,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2.5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略粗,偶尔闻及水泡音,心率11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腹壁反射、膝腱反射、提睾反射均消失。
- 宋慧敏孙立巍
- 关键词: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抗癫痫药抢救对光反射昏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