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川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学龄前患儿100例,随机分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50例,D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稀释到20 ml,C组为等量生理盐水,单次静脉微量泵注,20 min内泵注完毕。在病房泵注前(T1)、病房泵注结束(T2)2个时间点,以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 YPAS)评估焦虑水平;所有患儿于术前1 d同一时刻和麻醉前取血测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S)。结果两组患儿在T1时刻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在T2时刻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儿焦虑评分T2时刻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T1、T2时刻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1 d所测E、NE、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前E、NE、CS明显高于术前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麻醉前E、NE、CS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麻醉前所测E、NE、CS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干预,可消除患儿焦虑,减少应激激素分泌,减轻其应激反应。
- 刘桂祯孙玉川刘斐
- 关键词:儿童学龄前焦虑应激反应
- 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刘桂祯慕玲霞刘斐孙玉川
- 关键词:芬太尼高乌甲素
- 丁卡因胶浆对喉罩通气全麻苏醒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丁卡因胶浆涂抹喉罩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咽部不适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ASAⅠ~Ⅱ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一次性喉罩的前端和背面均匀涂抹盐酸丁卡因胶浆,对照组在相应位置涂抹石蜡油。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 T1)及拔出喉罩1 min( T2)、3 min( T3)和5 min( T4)各时点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的变化。并记录术后咽喉部不适、疼痛、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在T1时刻HR、SBP和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在T2、T3、T4时刻SBP和DBP明显升高,HR增快(P﹤0.05)。A组术后咽喉部不适、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应用丁卡因胶浆涂抹喉罩可以维持全麻苏醒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咽喉部不适。
- 慕玲霞孙玉川刘斐
- 关键词:丁卡因胶浆喉罩血流动力学
- 口服、肌注与鼻腔内给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口服、肌注与鼻腔内给咪达唑仑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患儿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批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肌内注射咪达唑仑组(IM组)、鼻腔内给予咪达唑组(IN组)以及口服咪达唑仑组(O组),每组19例。C组在麻醉前30rain口服10%葡萄糖溶液10ml,IM组、O组、1N组咪达唑仑剂量分别为0.15、0.45、0.25mg·kg-1,利用七氟烷进行相应的麻醉诱导,并在静脉注射相应的瑞芬太尼以及七氟烷对其麻醉效果给与维持。对脱离父母的难易程度以及父母的满意度进行评分,EA发生情况采用患儿麻醉恢复期躁动表化评分表(PAED)进行评估。结果C组(1分:17例;2分:2例;3分:0例;4分:0例)与O组(1分:0例;2分:15例;3分:4例;4分:0例)、IN组(1分:0例;2分:6例;3分:13例;4分:0例)以及IM组(1分:0例;2分:7例;3分:12例;4分:0例)相比,其在脱离父母难易程度、父母满意度所获评分提升,其相应的PAED评分及EA的发生率均降低(均P〈0.05);与O组相比,其相应的脱离父母难易程度上的评分明显升高,在父母的满意度方面的评分降低(均P〈0.05),其在EA发生率以及PAED的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口服、肌注与鼻腔内给相应的咪达唑仑,对于预防小儿七氟烷EA的发生在效果上具有相似之处,并且通过口服的方式用药更容易被接受。
- 刘桂祯孙玉川刘斐
- 关键词:口服肌注咪达唑仑七氟烷
- 一种便携式麻醉机
-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麻醉机,其导电不导磁的金属麻醉剂蒸发罐分为上罐体和下端开口的下罐体,下罐体的罐壁外沿周向均匀固设偶数个相邻磁极相反的第一永磁铁,隔板的中心与箱体的底壁之间枢设第一轴,第一轴上、下罐体内固设导电不导磁材...
- 孙玉川
- 文献传递
- 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分别于术前12 h,术后6 h、12 h、1 d、3 d、7 d对两组的患者进行MMSE评分,麻醉前、术后及术后1 d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的S100β蛋白浓度浓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的各生命体征平稳,两组患者的者年龄、体重、疾病构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MSE评分及术前S100β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丙泊酚均可提高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但七氟烷与丙泊酚相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更快。
- 孙玉川王殿涛于金花
-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麻醉老年肺癌
- 氯胺酮与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 2014年
- 目的分析比较氯胺酮与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56例小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组、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组,每组2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生命体征及麻醉效果,记录诱导和清醒时间。结果术中心率(HR)及血压(BP)A组大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手术麻醉中诱导及清醒时间较为迅速,且患儿生命体征更为稳定,不良反应少。
- 王殿涛孙玉川于金花
- 关键词:氯胺酮七氟醚骶管阻滞
-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安全性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术前配合程度、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学龄前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右美托咪定0.5μu/g(稀释至20 ml),对照组为等容量0.9%氯化钠,单次静脉微量泵注,20 min内注射完毕.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定患儿诱导期合作程度;记录围手术期监测病房泵注前(T1)、病房泵注结束(T2)、麻醉诱导前(T3)、麻醉诱导后(T4)、手术切皮时(T5)、手术结束即刻(T6)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结果 治疗组ICC评分为(2.73±0.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7±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CC评分0分48例,ICC评分>5分2例;对照组ICC评分0分3例,ICC评分>5分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4时MAP、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3、T5、T6时MAP、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3、T5、T6时MAP、心率明显高于本组T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各时间点MAP、心率与本组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和组内各时间点SpO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干预,麻醉诱导及手术平稳,患儿康复时间缩短.
- 刘桂祯刘斐孙玉川
- 关键词:焦虑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 一种集成引流装置的气管内插管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成引流装置的气管内插管,其特征在于:在插管的外壁沿轴向方向一体成型顶端开口的C形槽,C形槽在靠近插管的后端为大口段,在靠近气囊处为闭口段,中间为小口段;还包括一长度大于C形槽的分泌物抽取管,分泌物抽取管的...
- 孙玉川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液体补充,观察组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统计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为(115.6±10.3)mmHg,高于对照组的(86.9±5.6)mmHg(t=15.482,P〈0.05);中心静脉压为(7.1±0.5)cmH2O,高于对照组的(5.9±0.2)cmH2O(t=14.093,P〈0.05);尿量为(256.8±15.9)mL,多于对照组的(53.1±5.0)mL(t=77.294,P〈0.05);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37.5%(t=8.674,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为(35.0±0.1)min,短于对照组的(49.6±1.8)min(t=13.707,P〈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更有效的进行液体复苏,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 孙玉川王殿涛
- 关键词:休克出血性中心静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