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柯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AIT细胞及其分泌因子表达与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血粘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及其分泌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颗粒酶B(Granzyme B)、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与肺结核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入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42例,根据患者肺结核的不同类型分组:初治组(n=68)和复治组(n=74),根据肺部病灶范围分组:A组(1~2个肺野)(n=62)、B组(3~4个肺野)(n=45)和C组(5~6个肺野)(n=35),根据肺部是否有空洞分组:空洞组(n=59)和无空洞组(n=83)。并选取4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MAIT细胞及其分泌因子IFN-γ、TNF-α、Granzyme B及IL-17水平。结果肺结核组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比例、分泌IFN-γ、TNF-α及Granzyme B的MAI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泌IL-17的MAI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及C组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及其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MAIT细胞及分泌IFN-γ、TNF-α及Granzyme B水平高于B组和C组,分泌IL-17水平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与复治组、空洞组与无空洞组外周血MAIT细胞比例及其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功能存在明显缺陷,病灶范围较广的患者MAIT细胞功能缺陷更明显,临床检测MAIT细胞功能可为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 李福利刘捷凌冷霞孙晓柯阮祥林
- 关键词:肺结核分泌细胞因子病情严重程度
- 老年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26例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01—2011-122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平均年龄71.3岁。并存基础疾病者20例(76.9%)。26例中并发白色念珠菌18例(65.4%),曲霉菌8例(30.8%),隐球菌属l例(3.8%)。结论伴基础疾病的老年肺结核易并发肺部真菌感染。
- 李斌阮祥林孙晓柯
- 关键词:结核
- 三球式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三球式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球式呼吸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氢离子浓度指数(pH值)、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运动耐力及呼吸肌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肺功能[一秒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FEV1/用力肺活量(FVC)],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等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P<0.05)。治疗前,两组pH、SaO_(2)、PaO_(2)、PaCO_(2)、6MWT、MIP、MEP、FEV1、MVV、FEV1/FVC水平及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球式呼吸训练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气水平,增强运动耐量及呼吸肌功能,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张春艳孙芳孙晓柯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耐量呼吸肌功能
- 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治疗),每组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转阴率、空洞闭合、病灶吸收情况,治疗前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F)等肺功能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痰转阴率、空洞闭合率及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PEF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73%%),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更有效的改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 李福利刘捷凌冷霞孙晓柯阮祥林
- 关键词: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安全性
- 灌洗液Xpert MTB/RIF检测在涂片阴性及无痰疑似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8
- 2022年
- 目的探讨灌洗液Xpert MTB/RIF检测在涂片阴性及无痰疑似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留取气管镜灌洗液行抗酸染色、Xpert MTB/RIF检测、分枝杆菌液体培养,以灌洗液分枝杆菌液体培养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临床治疗转归为诊断标准(即复合诊断标准为金标准),评价Xpert MTB/RIF检测在涂阴及无痰肺结核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98例研究对象,排除临床诊断未明确3例,最终入组95例,其中肺结核组68例,非结核组27例。灌洗液抗酸染色、Xpert MTB/RIF检测、分枝杆菌液体培养三种检测方法敏感度分别为:14.70%、57.35%、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75,P=0.000<0.05);其两两比较,Xpert MTB/RIF检测敏感度高于液体培养(χ^(2)=14.693,P<0.01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pert MTB/RIF检测敏感度高于抗酸染色(χ^(2)=26.830,P<0.016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液体培养法与抗酸染色法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4,P=0.132>0.016 7)。三种检测方法特异度比较Fisher精确检验P=0.043,其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灌洗液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57.35%,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48.21%,准确度69.47%,均高于抗酸染色及液体培养法。结论肺泡灌洗液行Xpert MTB/RIF检测诊断涂阴及无痰肺结核的临床价值高,诊断效能优于抗酸染色及液体培养。
- 冷霞孙晓柯周晓蕾邝红萍李福利
- 关键词:灌洗液肺结核
- 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n=44,左氧氟沙星治疗)和研究组(n=44,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呼吸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ast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性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FEV1/FVC%、CD3+、CD4+、CD4+/CD8+、IFN-γ均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
- 李福利刘捷凌冷霞孙晓柯阮祥林
- 关键词:复治菌阳肺结核胸腺五肽
- 纳米孔靶向测序技术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肉芽肿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评估纳米孔靶向测序技术(nanopore-targeted sequencing,NTS)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ation and paraffin embedding,FFPE)组织中肉芽肿性疾病的检测能力。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3年1—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因治疗需要行肺叶切除、淋巴结切除、骨关节手术治疗,且术后组织传统病理学结果提示为肉芽肿性炎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传统病理学检测结果等),应用NTS技术检测术后病灶组织的FFPE标本,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评估NTS技术和传统病理学方法对肉芽肿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82例患者中,组织病理学报告疑似结核病73例(89.0%)、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曲霉菌感染4例(4.9%)、隐球菌感染3例(3.7%)、肉芽肿性炎2例(2.4%);NTS检出菌种分别为结核分枝杆菌31例(37.8%)、真菌14例(17.1%)、非结核分枝杆菌9例(11.0%)、诺卡菌5例(6.1%)、布鲁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合并黑曲霉各2例(2.4%)、未检出病原体16例(19.5%),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合并耶氏肺孢子菌、合并聚多曲霉、合并鸟分枝杆菌各1例(1.2%);最终临床诊断为结核病43例(52.4%)、真菌病13例(15.9%)、非结核分枝杆菌病9例(11.0%)、诺卡菌病和结核分枝杆菌合并真菌感染各5例(6.1%)、布鲁杆菌病2例(2.4%)、结核分枝杆菌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1.2%),4例(4.9%)患者诊断未明。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病理学诊断对感染性肉芽肿的检测敏感度为60.3%(47/78),Kappa值为0.129;NTS检测感染性肉芽肿的敏感度为83.3%(65/78),Kappa值为0.328;组织病理学联合NTS技术检测感染性肉芽肿的敏感度为97.4%(76/78),Kappa值为0.788;三者特异度均为4/4。结论:NTS技术可检测肉芽肿性疾病到菌种水平,联合传统组织病理学可明显提高诊断感染性疾病病因学的效能,推荐作为传统组织病理学的补充方法。
- 孙晓柯孙晓柯魏金星张春艳梁瑞霞史慧敏阮祥林
- 关键词:石蜡包埋分子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