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恒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斜视
  • 2篇手术
  • 2篇人工角膜
  • 2篇麻痹性
  • 2篇麻痹性斜视
  • 2篇角膜
  • 1篇眼科
  • 1篇眼科学
  • 1篇眼外肌
  • 1篇移植术
  • 1篇正常人
  • 1篇直肌
  • 1篇烧伤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实习教学
  • 1篇实习课
  • 1篇手术方式
  • 1篇兔眼
  • 1篇内斜

机构

  • 6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作者

  • 6篇孙恒
  • 4篇杜红
  • 3篇周伟
  • 3篇李宪武
  • 2篇李娜
  • 1篇王玉玲
  • 1篇季宪武
  • 1篇李汉钊

传媒

  • 3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工角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人工角膜的研究进展,人工角膜的出现为那些由于所患角膜疾病不能应用穿透型角膜移植术或者缺乏条件而无法施行角膜移植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自人工角膜诞生至今,人们在其材料和结构等方面进行着不断的研究,今后,人工角膜的研究重点是周边支架与受体组织的整合。
李娜周伟孙恒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人工角膜生物相容性
直肌联扎术在麻痹性斜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直肌联扎术在麻痹性斜视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回顾评价。方法对14例(14只眼)应用直肌联扎术的麻痹性斜视病例的矫正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4例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后12例正位,2例欠矫;麻痹水平直肌术后运动恢复平均10,°麻痹垂直肌术后运动平均恢复5;°9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前有复视者术后正前方及正下方有限视野范围内复视消除,5例先天性麻痹性斜视者手术前后均无复视。结论直肌联扎术应用于麻痹性斜视除可获得满意眼位外,还可获得部分运动功能。
杜红孙恒李宪武
关键词:麻痹性斜视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病人与正常人眼外肌肌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比较(摘要)
2006年
孙恒季宪武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眼外肌组织化学染色
外直肌麻痹性斜视手术方式的临床探讨
2011年
外直肌麻痹性斜视是较常见的难治性非共同性斜视之一,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患者原在位正位,正前方有限范围内复视消除.我们依据外直肌麻痹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使患者除原在位眼位矫正外,还获得不同程度的外转功能.
杜红孙恒李宪武
关键词:外直肌麻痹内斜视手术方式
猪眼应用于眼科实习教学的改革探讨
2007年
目的探讨猪眼用于眼科临床实习教学改革的意义和方法.方法介绍猪眼材料的准备,在实习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出现的特殊情况的解决办法.结果通过临床教学改革提高了同学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采用猪眼作为临床实习教学材料的改革,对于减少医疗风险和提高眼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恒杜红周伟李汉钊
关键词:眼科学实习课教学改革
PMMA-硅胶夹持型人工角膜植入碱烧伤兔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自制的PMMA-硅胶夹持型人工角膜植入碱烧伤兔眼角膜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建立兔眼碱烧伤模型:将PMMA-硅胶夹持型人工角膜植入碱烧伤后形成白斑的兔眼角膜,观察6个月。结果人工角膜手术操作顺利,术后1只实验兔眼出现了眼内炎,人工角膜脱出,另1只兔术后7周死亡,余3只兔眼在观察期内未见角膜组织溶解、房水渗漏、青光眼、感染或人工角膜前后膜增生等并发症,人工角膜稳定在位并保持透明。结论本实验自制的PMMA-硅胶夹持型人工角膜,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小,似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李娜周伟杜红李宪武孙恒王玉玲
关键词:角膜硅胶碱烧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