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心亮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宝颗粒对厌食症模型大鼠血中NO含量及胃内SP、VIP、S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健脾助运复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理。方法用饮食不当法复制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外周血NO及胃内SP、VIP、SS的含量变化,以及胃病理形态学的改变,观察儿宝颗粒的作用。结果儿宝颗粒可调节与平衡厌食症大鼠外周血NO及胃内SP、SS、VIP含量水平,改善胃黏膜及腺体病理形态。结论儿宝颗粒对NO、SP、SS、VIP有调节与平衡作用,并可改善厌食症大鼠胃黏膜及腺体的病理改变。
- 赵智强项晓人汪受传范乃兵陆跃鸣朱苗花孙心亮
- 关键词:儿宝颗粒厌食症SPVIPSS
-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模型大鼠胃、空肠段黏膜形态及VIP、S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模型大鼠胃、空肠段黏膜形态及肠内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制素(S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饮食不当法复制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观察模型大鼠胃与VIP、SS的含量变化及胃肠黏膜形态改变。结果:儿宝颗粒可以改善小儿厌食症模型大鼠胃肠黏膜病理形态,小剂量较大剂量为优。模型组胃底部与空肠段VIP表达水平均有下降,而SS则呈上升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胃底部与空肠段VIP水平上升回复,而SS在胃底部总量受抑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在空肠段表现为小剂量使SS上升,大剂量使其略有下降。结论:儿宝颗粒可通过改善小儿厌食症大鼠胃肠黏膜的病理改变与SS、VIP的异常表达而达到治疗目的。
- 赵智强汪元平项小人汪受传范乃兵陆跃鸣孙心亮
-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儿宝颗粒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制素
- 健脾运脾法治疗小儿胃肠功能紊乱被引量:1
- 2005年
- 孙心亮
- 关键词:胃肠功能紊乱儿童
- 试论小儿胃肠功能紊乱的内外合治被引量:3
- 2005年
- 孙心亮
- 关键词:内外合治
- 儿宝颗粒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胃肠内P物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从消化内分泌角度探讨儿宝颗粒及不同剂量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胃肠内P物质(SP)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饮食不当法”将幼龄大鼠喂养成小儿厌食症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探讨不同剂量儿宝颗粒治疗后各组胃肠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SP在胃和肠中的含量变化与差异。结果模型大鼠胃底部以及小肠空肠段肌间神经丛中P物质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用儿宝颗粒治疗后SP含量均比模型组增加(P<0.05),其中小剂量儿宝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形态学方面,模型组与大剂量组胃肠组织有不同程度结构改变。结论儿宝颗粒可促进SP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加快生长。
- 孙心亮赵智强项晓人范乃兵陆跃鸣
-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儿宝颗粒免疫组化法
- 儿宝颗粒对厌食症大鼠模型血中5-HT、NO及空肠段SP、VIP、S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从胃肠激素水平探讨健脾运脾复方儿宝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饮食不当法复制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外周血中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肠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制素(SS)水平的变化,以及胃肠病理形态学改变,观察儿宝颗粒的作用。[结果]儿宝颗粒可以改善厌食症大鼠外周血5-HT、NO、SP、SS、VIP水平变化及胃肠黏膜病理形态。[结论]儿宝颗粒可改善厌食症大鼠胃肠黏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对5-HT、NO、SP、SS、VIP具有调节与平衡作用。
- 赵智强项小人汪受传范乃兵陆跃鸣朱苗花孙心亮
- 关键词:厌食症儿宝颗粒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制素
- 运脾开胃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文献与实验研究
- 目的:明确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法内涵。从胃肠激素的变化与调节角度研究运脾开胃法代表方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理。
方法:Ⅰ.通过对近十年小儿厌食症中医临床治疗的用药整理,统计临床常用 中药,分析常用治法与配伍形式...
- 孙心亮
- 关键词:小儿厌食儿宝颗粒胃肠激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