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敏
- 作品数:21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改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WSNs中基于MIMO通信技术的信道分析与研究
- 2015年
- 针对事件驱动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报文传输冗余性大的特点,对采用MIMO技术的信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将改进型瑞利衰减应用到信道的分析和建模中,并采用MATLAB对所提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事件驱动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所提方案能够较准确地得到信道容量以及信噪比情况。
- 李琳孙建敏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MIMO空间复用
- 纳米团簇B_(92)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准球形纳米团簇B92.经过结构优化和频率分析,这一准球形笼状团簇的直径为0.968 nm,其结构满足Boustani提出的"Aufbau principle".团簇B92的平均结合能、能隙(HOMO-LUMO gap)、垂直电离势(VIP)及垂直电子亲和势(VEA)分别为5.28 eV,1.19 eV,5.47eV及2.45 eV.计算所得到的红外谱(IR)上有一个明显的峰在895 cm-1处.此谱将有助于从实验上确定本文所提出的团簇B92的结构.团簇B92的电荷分布表明,其有望成为未来纳米电子学中的一种电容器.另外,作为比较,本文也给出了其他一些笼状硼团簇的性质.
- 田凯孙建敏田付阳赵高峰罗有华
- 关键词: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理论
- 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的讨论与分析
- 2015年
-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动量守恒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容易混淆和出错的问题之一。为使学生对这两个定律有清晰的认识,加深对物理图像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本文从建立过程、成立条件和使用范围以及典型习题的讲解上对这两个定律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和分析。
- 孙建敏孙健赵高峰尤佳佳尹国盛
- 关键词: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守恒条件
- 现代物理前沿课题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略论被引量:2
- 2011年
- 现代物理的前沿课题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的物理图像。如果能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真实的物质世界,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 孙建敏
-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
- Cu吸附(SiO_2)_n(n=1—8)团簇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广义梯度近似和交换关联函数对Cu吸附(SiO2)n(n=1—8)团簇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Cu原子易于和带有悬挂键的Si原子作用并形成"铜岛膜";Cu吸附(SiO2)n团簇后Si原子失去电子能力减弱,O原子得到电子能力增强;Cu(SiO2)n(n=1—8)团簇与(SiO2)n(n=1—8)主体团簇稳定性上具有相似性,吸附Cu后团簇能隙明显降低,并接近近红外区域.
- 孙建敏赵高峰王献伟杨雯刘岩王渊旭
- 关键词:近红外吸收
- 《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研究与实践--以《静电场的高斯定理》为例
- 2021年
- 践行“两性一度”“金课”标准,贯彻立德树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打造和建设各类课程“金课”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大学物理》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为例,研究和实践了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等环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了量化、数据驱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体系。通过实施的具体举措,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让更多的理工科学生和教师受益,并为其他课程的“金课”建设提供参考。
- 孙建敏康缈李新营
- 关键词:大学物理高斯定理
- 关于大学物理中熵的教学探讨与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熵是热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概念,也是近年来人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概念,它已经远远超出物理学的范畴,在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熵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熵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 刘广生李新营孙建敏黄明举尹国盛
-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力学部分的衔接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分析了几本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材在力学部分内容衔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夏志广孙建敏郑斌杜明荣尹国盛
- 关键词:大学物理中学物理内容衔接
- MSi_n(M=Y、Pd、La、Yb、Lu)团簇的几何结构及电子性质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在广义梯度近似下研究了MSi_n(M=Y、Pd、La、Yb、Lu)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电子和磁学性质.通过具体的计算和讨论发现:在n≤10时,所有掺杂的金属原子都位于Si原子的外部,具体位置也不尽相同.从n=11开始,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金属原子逐渐陷入Si_n团簇的内框架之中,逐渐形成趋于笼形的结构.尤其是金属原子Pd,在n=11时就较早的陷入了Si_n团簇的中心,形成笼状的基态结构.在n=16时,我们所研究的所有金属原子都完全陷入了Si_n团簇的二十面体的中心.此外,我们还对团簇的磁性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TMSi_n团簇的磁性很小,并且从n=6开始,团簇TMSi_n的磁矩发生"淬灭".从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发现,除了PdSi_n团簇外,团簇的电荷转移方向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大发生改变,团簇的轨道杂化是s-p-d轨道杂化.
- 孙建敏赵高峰白燕枝王渊旭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团簇磁矩
- AgGe_n(n=1~17)团簇: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被引量:1
- 2012年
-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LanL2DZ方法,对AgGe_n(n=1~17)团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较小的AgGe_m(n=1~11)和相对较大的AgGe_n(n=12~17)团簇出现了不同的生长方式.从n=12开始,形成了银原子被锗原子完全包围的笼状结构.根据AgGe_n团簇的分裂能和二阶能量差分,预测了AgGe_n(n=1~17)团簇的幻数为n=5、10、12和15.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显示电荷转移的方向和团簇的大小与掺杂的金属种类有关.通过分析振动光谱,研究了团簇的动态稳定性,在实验中明显的红外谱和拉曼谱能被用来区别团簇结构.
- 王银亮赵高峰孙建敏王渊旭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振动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