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庆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γ射线致人淋巴母细胞及其旁效应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及其信号传递通路的研究
- 本文运用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定量-PCR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构建、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旁效应细胞基因的标的水平变化中细胞连接通讯占很大部分。
- 肖瑶孙顶高娴孙大庆扬建秦阳华韩玲
- 关键词:淋巴母细胞细胞表达信号传递
- Y射线致人淋巴母细胞及其旁效应细胞差异表达基因及其信号传递通路的研究
-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γ射线致人淋巴母细胞及其旁效应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参与信号转导调节的信号传递通路,探讨辐射诱导旁效应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芯片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主要是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在线软件...
- 肖瑶孙顶高娴孙大庆扬建秦阳华韩玲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AP1S1在辐射旁效应中高表达及其在旁效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人淋巴母细胞(AHH-1)、受照AHH-1细胞和AHH-1旁效应细胞在照后8h和24hAP1S1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情况;采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AHH-1细胞AP1S1基因表达,并利用CCK-8的方法检测AHH-1旁效应细胞细胞增殖率的变化,NO检测试剂盒检测AHH-1旁效应细胞培养液NO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1)受照细胞、旁效应细胞中AP1S1基因mRNA、蛋白表达变化明显,AP1S1基因在受照及旁效应细胞中显著上调,其中旁效应细胞上调更加明显。(2)抑制AP1S1表达的旁效应细胞组在照后16h、24h时间点增值率高于阴性对照组,说明AP1S1可能在介导旁效应损伤中起作用;各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NO含量相比变化不大(p>0.05),说明抑制AP1S1表达对NO释放与运输无影响。
- 孙大庆肖瑶韩玲
- 关键词:SIRNA
- 辐射旁效应与间隙连接
- 2010年
- 辐射旁效应是近几年来放射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它是指直接受照细胞周围细胞的反应,这些反应包括DNA损伤[1]、基因突变[2]、姐妹染色单体互换[3]和细胞死亡[4]以及保护性反应[5]、凋亡[6]、适应性反应[7]等.目前对辐射旁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及细胞水平旁效应的机制、活体旁效应及旁效应在放射治疗肿瘤中的作用等方面.本文主要就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在辐射旁效应产生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 孙大庆肖瑶韩玲
- 关键词: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讯旁效应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放射生物学DNA损伤
- γ射线致人淋巴母细胞及其旁效应细胞AP1S1表达变化及其作用的研究
- 放射线杀伤正常和肿瘤细胞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导致DNA及其生物大分子损伤实现。在DNA直接损伤的过程中,细胞间信号转导,也就是间隙连接和炎症反应介导的旁效应在细胞、组织的化疗与放疗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旁效应,即在...
- 孙大庆
- 关键词:旁效应小干扰RNA微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