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立
-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征象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典型及不典型MRI表现及与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共40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MRI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2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病灶。40个病灶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31个病灶(94%)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稍高或等信号;1例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可见强化;1例动脉期边缘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强化。12个病灶(30%)中心可见纤维瘢痕,11个延迟期强化,1个未见明显强化。3个病灶(8%)边缘见假包膜,延迟期可见强化。结论:MRI能较好地反映FNH内部组织学情况及血供特点,充分认识FNH的典型征象及不典型表现能帮助我们准备地做出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及手术。
- 孙东立丁建国
- 关键词: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 肺栓塞急诊救治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8
- 2002年
- 时启标孙东立赵敏
- 关键词:肺栓塞病理临床分型急救
- 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肝腺瘤及肝癌的鉴别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肝腺瘤及肝癌的CT三期动态扫描的影像学特征,为肝腺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基础理论。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肝腺瘤及肝癌患者的CT三期动态扫描图片,归纳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自的影像学特点。结果肝腺瘤与肝癌在CT平扫图像上极为类似,均表现为低密度灶,难以鉴别,在CT三期动态扫描上呈现不同的特征性改变,可以显示包膜、血供、坏死、脂肪变性等病理特点,并表现出各自的影像学特征,大部分肝腺瘤与肝癌通过仔细阅片,可以相互鉴别。结论肝腺瘤与肝癌三期动态扫描可有不同的特征性强化图像改变,可以相互鉴别,通过影像学定性诊断。
- 孙东立付建立
- 关键词:CT三期增强扫描肝腺瘤肝癌
-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X线、CT与MR表现。方法:搜集2007年~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0~41岁,平均26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行CT检查者18例,行MR检查者24例。分析上述3种影像检查对骨样骨瘤瘤巢的显示率。结果:在常规X线检查中60例病灶均是一个卵圆形亮区或者是一个圆形的亮区,直径>5~16mm,在病灶的周围出现骨质硬化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其中48例可以看到瘤巢。显示率为80%;18例经CT薄层扫描均可清楚显示瘤巢,显示率为100%;24例行MR检查,其中18例可显示瘤巢,并可见瘤巢周围的软组织肿胀,瘤巢显示率为75%。结论:瘤巢能够确诊骨样骨瘤。对骨样骨瘤进行诊断一般首先选择常规的X射线,对瘤巢显示的方法中最可靠的是CT,其次是MR,虽然MR有某些缺陷,但却可以清楚的显示瘸巢周围的软组织肿胀情况。
- 孙东立
- 关键词:骨样骨瘤常规X线CT磁共振成像
- 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评价其对老年冠心病无创性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42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先后分别进行16排螺旋CT测定CACS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9例)和无冠心病组(13例),并对两组CACS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和评价。结果冠心病组CACS(中位数206.79分)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中位数8.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三支病变CACS(中位数327.71分)高于双支病变及单支病变CACS(中位数分别为154.57、65.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结果为金标准,CACS〉400分时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为100.00%(12/12),CACS 11-400分时阳性率为88.24%(15/17)。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CACS明显增高,螺旋CT测定CACS对预测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 孙东立付建立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钙化积分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