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业亮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融合——基于历史演变的视角被引量:4
- 2013年
- 文章采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次重大修正,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理论意义上,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则主要来自于资本主义生产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具有体系之别,又能够相互支撑,并在当今社会呈现出融合之势,共同提升了人的价值,促进了社会发展。
- 朱礼华孙业亮
- 关键词: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理论管理实践
- 民工荒背景下关于当前我国“人口红利”和“刘易斯拐点”问题的思考被引量:3
- 2013年
- 当前的民工荒和农民工工资上涨,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民工荒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存在着阻碍劳动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性因素,导致劳动力市场配置的低效率和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反应缓慢所致。破解民工荒难题,需要消除阻碍"人口红利"发挥作用和向"刘易斯拐点"靠近的众多因素。
- 刘晋孙业亮
-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民工荒就业培训
-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劳动力迁移与用工荒的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乡城迁移的根本动力在于工资差距。用工荒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和城镇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间工资差距的逐步缩小;户籍制度等非市场因素同时又提高了迁移成本,使城镇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持续下降。因而,提高农民工工资,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增强迁移者的城市身份认同感,保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向城镇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第一阶段迁移吸引力,是解决用工荒的可行措施。
- 孙业亮朱礼华
- 关键词:迁移用工荒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口流动逐渐频繁起来,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镇就业,大大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但在此过程中,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日趋严重。作为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一个组成部分,城镇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在不断上升,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
- 孙业亮
-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流动
- 文献传递
- 非正规就业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1991~2009年被引量:10
- 2013年
- 本文利用1991-2009年的CHNS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法及基于反事实分析的FFI。分解法分析非正规就业比重及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的收入差距变动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991-2000年),非正规就业的比重及与正规就业的收入差距的增加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第二阶段(2000-2009年),非正规就业比重的增加依旧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但两者之间收入差距的下降引起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前者大于后者,造成第二阶段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 李雅楠孙业亮朱镜德
-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被引量:1
- 2012年
- 近30年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研究历程清晰地表现为三个阶段:198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回归;199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探索;21世纪初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突破。从回归文本内容研究、探索新内容再到拓展新内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活力。
- 孙业亮殷倩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