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锡男
- 作品数:21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比较
- 目的:比较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46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和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846例...
- 赵勇姜锡男黄彬冯进
-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钬激光气压弹道
- 文献传递
- 保留肾单位手术中肾缺血损伤和肾功能保护的研究热点被引量:3
- 2017年
- 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特别是腹腔镜下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的NSS,成为近年来局限性肾细胞癌(RCC)治疗的主流术式。在治疗局限性RCC的众多NSS中主要关注三个问题,即最大限度地减少热缺血时间,保护正常肾脏功能;完整切除肿瘤,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并发症。其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热缺血对保留的肾脏功能的损害是目前该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 陈绪龙陈方敏石家齐孙发李登宝姜锡男钟思文
- 关键词: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缺血肾功能
- 姜黄素酯前体化合物靶向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姜黄素引入酯键增韧基团成为姜黄素前体化合物后靶向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提供膀胱癌靶向治疗新的依据。材料与方法:分别取几种相同浓度的姜黄素前体化合物:叔丁氧羰基-苯丙氨酸酯姜黄素单脂(Boc-phenylal...
- 肖峰石家齐陈方敏任德帅毕磊姜锡男严波
- 关键词:膀胱癌姜黄素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Wistar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安全、高成功率的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50min后松开,于伤后第3、5、7天取肾,经一系列处理后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是否出现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抗原及该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该法造模成功率达93.3%,实验组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Kim-1抗原表达率上升,同时该细胞有明显细胞形态学改变(P>0.05)。结论: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可制备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且成功率高、方法简单。
- 姜锡男陈方敏石家齐严波谷江张亚李登宝沈俊梁骏任德帅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Wistar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安全、高成功率的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50分钟后松开,于伤后第3、5、7天取肾,经一系列处理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HE染色,以观察在肾脏近...
- 姜锡男陈方敏石家齐严波谷江李登宝沈俊梁骏任德帅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下非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非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例,女16例。年龄17~73岁,中位年龄46岁。体重指数18.4~27.3 kg/m2。40例均行腹腔镜下非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最大径、结石表面积、无石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血肌酐(SCr)、肾皮质厚度等。
结果本组40例的手术时间为87~142 min,中位值102.5 min。术中热缺血时间14~36 min,中位值20.3 min。术中出血量20~120 ml,中位值50 ml,无输血病例。无中转开放手术。结石表面积550~1583 mm2,中位值796 mm2。结石最大径34~72 mm,中位值59 mm。住院时间6~12 d,平均(9.2±2.1)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5%(7/40),其中漏尿4例,菌血症3例,无尿源性脓毒血症、延迟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3 d复查KUB或腹部CT,5例有残留结石,于术后3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3例排石效果好,余2例部分排石,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7.5%。40例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患侧肾GFR较术前下降(13.3±3.7)ml/min,SCr较术前平均下降27.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IVU及CT检查示患肾皮质萎缩不明显,肾积水较术前减轻,总肾功能有改善。
结论腹腔镜下非萎缩性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是可行的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肾功能影响小等优点。
- 钟思文陈方敏石家齐李登宝孙发姜锡男陈绪龙唐帅胡瑞洁陈程
- 关键词:手术并发症
-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的临床应用初步体会。方法:收集整理2009.11-2010.3我科室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的病例3例。肿瘤均为肾下极,其中小肾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直径平均2.8cm。年龄20-...
- 陈方敏石家齐谷江贾本忠李登宝沈俊毕磊肖锋姜锡男马洪贵陈丹
-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肾蒂阻断
- 文献传递
- 搜索Wistar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具备上皮干/祖细胞特征的肾近曲小管细胞的实验研究
-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在大鼠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寻找具有成体干/祖细胞特征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手术夹闭大鼠双侧肾动脉约50分钟后再次开放血流,以形成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于术后第3、5...
- 陈方敏姜锡男石家齐严波谷江任德帅李登宝沈俊梁骏
- 关键词: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 文献传递
- 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表达CD133和CD34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 探讨Wistar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表达CD133和CD34抗原细胞的影响及抗原分布,为肾成体干细胞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手术夹闭大鼠双侧肾动脉约50 min后再次开放血流,形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第3、5、7大取肾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在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肾损伤因子(KIM)1、CD34、CD133、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抗原表达及其阳性表达的该细胞亚群的分布及时间变迁.对照组除不夹闭肾动脉外,其余操作同实验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KIM-1和CD133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肾皮质,CD34、Brdu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皮髓质交界处和髓质.术后第3、5、7天,KIM-1及CD133抗原阳性表达强度为先增加再减少(KIM-1为40.3%±3.2%,57.5%±3.8%,24.3%±1.4%;CD133为23.4%±2.2%,34.3%±3.1%,16.6%±1.8%);CD34抗原为术后逐渐减少(56.0%±4.8%,44.2%±2.2%,28.8%±1.0%);Brdu抗原为术后逐渐增加(10.0%±1.1%,36.0%±4.2%,48.8%±5.0%).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肾皮质中表达KIM-1和CD133抗原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多,激发肾髓质中表达CD34抗原和Brdu阳性的细胞明显增多,继发增殖再生.肾髓质区有类似于上皮干/祖细胞抗原CD34和增殖抗原Brdu的细胞存在,提示很可能增殖和分化过程由髓质向皮质迁移,为探索肾成体干细胞研究及肾单位的组织重建可行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 陈方敏姜锡男石家齐严波任德帅谷江李登宝张亚沈俊梁骏王毅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溴脱氧尿苷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反义核酸结合位点的筛选和体外鉴定
- [目的]筛选hTERT基因的反义核酸结合位点,并研究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从而为前列腺癌及其它肿瘤的分子化疗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合成20mer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于体外转录出的全长hTERTcRNA杂交,RN...
- 陈方敏严波石家齐谷江李登宝姜锡男任德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