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兰
- 作品数:118 被引量:524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4种水产药物对花鳗鲡幼鱼急性毒性试验
- 采用静水式法生物测试,以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幼鱼为受试生物,研究了甲醛、甲苯咪唑、敌百虫和伊维菌素对其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毒性大小依次为伊维菌素>敌百虫>甲苯咪唑>甲醛.甲醛、甲苯咪唑为低毒物...
- 谭爱萍赵飞姜兰罗理王伟利邓玉婷黄樟翰梁爱玲
- 关键词:甲苯咪唑伊维菌素花鳗鲡急性毒性
- 能同时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等6种水产病原菌的检测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简易、能够同时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等6种水产病原菌的检测试剂盒。它包括氧化酶试纸、硫化氢培养基、嗜盐性鉴定试剂、邻硝基酚β-D-半乳糖苷培养基、阿拉伯糖培养基、乳糖培养基、蔗糖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甘露...
- 谭爱萍赵飞罗理王伟利姜兰邹为民陆小萏卢迈新彭华林梁爱玲
- 文献传递
- 草鱼出血病病毒减毒的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892野毒株在PSF细胞连续传代过程,于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桉液,传至19代已达减毒目的。继续传至29代其减毒效果保持稳定。27代后不再加入桉液,继续传至37代其减毒效果仍然保持稳定不变。致弱病毒对草鱼的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用该弱毒株制备的弱毒疫苗免疫草鱼后,草鱼的成活率和免疫保护率均达100%。表明桉液是草鱼出血病病毒的一种良好减毒剂。经桉液减毒的GCHAV-892是一株良好的减毒株。
- 许淑英李焕林邓国成姜兰白岳强
- 关键词:草鱼出血病病毒减毒
- 复合水产养殖环境中气单胞菌耐药性及其同源性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从广东省佛山市4个不同畜禽-鱼复合养殖场采集分离猪/鸭源、鱼源、水源、泥源气单胞菌(Aeromonas)共57株,通过K-B药敏纸片法,测定其对8类24种药物的敏感性;提取基因组DNA,进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57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利福平具有较高耐药率;不同菌株间存在耐药谱差异。57株气单胞菌通过ERIC-PCR分型,可分为24个基因型;采用PFGE分型可分为46个簇。两种分型方法均发现来源于同一养殖场的菌株存在相同或相似图谱的分离株,并且有相似的耐药谱,提示此为同一克隆株。实验结果表明,ERIC-PCR及PFGE分子分型技术均适用于气单胞菌的相关性分析及其耐药性克隆传播追踪;复合水产养殖环境有可能有利于耐药菌从畜禽向水产养殖环境转移。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气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溯源追踪,旨在为规范畜禽-鱼复合养殖模式用药及建立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 黄玉萍邓玉婷姜兰谭爱萍吴雅丽王伟利罗理
- 关键词:气单胞菌耐药性PFGEERIC-PCR
- 水产源气单胞菌对苯扎溴铵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基因分析
- 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以其广谱高效、安全低毒、价格便宜等优点,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解水产源气单胞菌对苯扎溴铵的药物敏感性特征,对从广东某养殖鱼塘分离得到的121株气单孢菌,采用CLSI推荐的微孔板二分...
- 张瑞泉田小龙姜兰邓玉婷谭爱萍罗理
- 关键词:气单胞菌苯扎溴铵药物敏感性
- 文献传递
- 一株鳢源鰤诺卡氏菌致病性与全基因组分析
- 2022年
- 【背景】鰤诺卡氏菌是一种典型的条件致病菌,感染鳢、鲈等多种名优鱼类,易造成存在机体损伤或免疫机能下降的鱼持续性感染,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鳢源鰤诺卡氏菌对乌斑杂交鳢(斑鳢♀×乌鳢♂)的致病性,并从全基因组层面了解该病原菌的基因组和致病因子信息,为鰤诺卡氏菌后续病原学及鰤诺卡氏菌病防治技术和疫苗的开发研究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方法】鰤诺卡氏菌NK201610020通过回归感染试验和发病鱼靶器官组织病理分析,了解鰤诺卡氏菌的毒力和病理特征。通过对试验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挖掘该菌的基因组与毒力特征。【结果】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除1.5×10^(3)组外,其余5个感染组致死率高达90%,LD_(50)为1.079×10^(3)CFU/mL,说明试验菌毒力较强。组织病理学观察到肝、脾、肾呈现严重的病理损伤,而且有肉芽肿结构形成。试验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全基因组大小为8294329bp,GC含量为68.10%,共预测到编码基因7812个。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宿主来源鰤诺卡氏菌在基因组基础特征层面无明显差异,而且一致性在99.9%以上。通过毒力基因数据库比对,预测试验菌全基因组中有171个编码序列可能为毒力基因,其功能主要与细胞壁合成、营养代谢、细菌持续感染相关。【结论】鰤诺卡氏菌毒力强,基因组序列保守,携带多种毒力因子,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鰤诺卡氏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
- 张美超邓玉婷赵飞谭爱萍罗愿李东铭姜兰黄志斌
- 关键词:全基因组分析毒力基因
- 噁喹酸在鳜体内的药动学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
- 通过对鳜进行噁喹酸常用剂量的口服给药,研究噁喹酸在鳜体内的药动参数和残留规律,以及对分离自患病鳜的嗜水气单孢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构建体内药动—体外药效联合作用关系,为我国南方地区鳜养殖中噁喹酸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罗理姜兰谭爱萍张瑞泉邓玉婷赵飞
- 关键词:药动学休药期
- 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杀灭效果被引量:6
- 2012年
- 采用过氧乙酸对4种主要养殖鱼类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试了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不同发育阶段包囊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过氧乙酸对斑点叉尾鲴、草鱼、奥尼罗非鱼,鲫鱼的安全浓度依次为1.73、3.00、3.57、5.20 mg/L。过氧乙酸在浓度为6.250 mg/L时,0.5 h即能杀死全部小瓜虫幼虫;在1.562 mg/L时,1 h即能杀死全部幼虫。过氧乙酸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包囊都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当过氧乙酸的浓度为6.250、3.125、1.562 mg/L时,刚脱落的包囊的死亡率依次为75.63%、45.60%、25.60%,脱落2h的包囊的死亡率分别为64.23%、46.32%、20.20%,脱落10 h的包囊的死亡率分别为65.86%、35.07%、10.20%。因此,过氧乙酸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对小瓜虫的幼虫和包囊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 赵飞韩刚谭爱萍姜兰
- 菜籽粕替代豆粕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其中对照组(RM0)以豆粕和鱼粉为基础蛋白源,试验组分别以双低菜籽粕(DLRM)和普通菜籽粕(CRM)等氮替代对照组中50%(DLRM50,CRM50)和100%(DLRM100,CRM100)的豆粕蛋白。分别在投喂菜籽粕后的当天与第14、28、42、56天取样,测定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补体(C3、C4)含量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投喂菜籽粕后28d内,各项免疫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在第42天,DLRM100组、CRM100组的血液白细胞和头肾吞噬细胞的PP、PI,CRM100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DLRM100组的C4含量,CRM100组的C3、C4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56天,DLRM100、CRM10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整个试验过程中,DLRM50、CRM50组的各项免疫指标和对照组都没有显著的差别。
- 赵飞吴志新陈孝煊姜兰
- 关键词:菜籽粕豆粕非特异性免疫异育银鲫抗营养因子
- 不同温度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 m (磺胺嘧啶)∶m(甲氧苄啶)=5∶1]按120 mg/kg的剂量单次饲喂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6、8、10、24、48、72 h采集血液样品,使用HPLC方法检测罗非鱼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研究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18、23、28和33℃时,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41、19.60、22.48和30.78μg/mL,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2、2.06、2.44和2.70μg/mL,2个药物的峰质量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 t1/2 ke )分别为18.22、17.89、16.90和12.99 h,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t1/2 ke分别为16.39、7.08、5.99和4.04 h,药物的消除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温度下药物在罗非鱼血液中的药动学均为1级动力学过程.给药后10 h内血浆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比例分别为9.57∶1~11.01∶1、6.30∶1~9.36∶1、5.40∶1~10.39∶1和4.20∶1~20.64∶1,均维持在1∶1~40∶1的理想抑菌配比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物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及消除影响显著,可提高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与消除速率,但对复方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比值影响不显著.
- 肖贺王伟利姜兰鞠晶罗理邓玉婷谭爱萍
- 关键词:温度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罗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