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林
- 作品数:58 被引量:2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扬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乳腺骨外尤文氏肉瘤1例临床与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4年
- 原发性乳腺骨外尤文氏肉瘤是一种软组织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疾病类型,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临床诊断多使用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分析检验法。同时因病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预后效果不理想,基于患者病情给予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原发性乳腺外尤文氏肉瘤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原发性乳腺骨外尤文氏肉瘤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效果。
- 夏林黄晓华方稳耿昌友朱卫琴孙天云韦加俊
- 关键词:病理学特点
- 胃黏膜8个位点Hp全阳或全阴74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10年
- 目的研究Hp在胃黏膜不同位点的分布特点与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胃黏膜8个位点Hp全阳性24例为病例组,全阴性50例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病例组男性多于女性,重度炎症及急性炎症比例高,肠化分布在两组无差异。结论胃黏膜8个位点Hp全阳性者男性多见,炎症程度重,与胃癌发生有相关性。
- 朱阳春华召来夏林崔桂平姚圣华王锦芳施斌郭丽梅郭江川
- 关键词:HP
- 原位杂交HPV DNA检测技术在肛门及直肠病变中的应用
- 2011年
-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肛周癌、口腔癌等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HPV研究的不断深入,HPV感染被广泛关注和重视。原位杂交技术是基因水平的检测技术。其原理是采用荧光、生物素、地高辛等标记的探针,
- 夏林耿建祥周伟
- 关键词:原位杂交人乳头状瘤病毒探针肛门直肠
- 子宫颈腺癌基于病因学分类、Silva分型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根据WHO(第5版)子宫颈腺癌(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ECA)分类和Silva浸润模式分型,探讨病因学分类与Silva分型对ECA临床治疗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112例子宫颈浸润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HE形态学分类、免疫组化检测和浸润模式的Silva分型,对相关要素与患者预后生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例患者中位年龄46.5岁(30~80岁),肿瘤最大径0.35~9.0 cm,平均3.2 cm,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接触后阴道出血。HPV相关腺癌(HPV-associated adenocarcinoma,HPVA)89例;非HPV相关腺癌(non HPV-associated adenocarcinoma,NHPVA)18例;其他类型腺癌5例,包括子宫内膜样型腺癌4例,浆液性腺癌1例。浸润方式Silva A、B、C型分别为5例(4.5%)、30例(26.8%)、77例(68.7%)。随访患者112例,中位时间34个月(15~78个月),16例死亡,20例转移。NHPVA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P<0.001)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0.001)均显著低于HPVA。Silva A、B型预后良好,均无瘤生存,Silva C型中16例复发后死亡;C型患者的PFS、OS均低于Silva A、B型患者(P<0.05)。结论WHO(第5版)ECA分类具有更好的病因学与形态学的相关性,Silva分型对精确预测患者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夏林葛巧云平国强王聪徐祎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腺癌WHO分型预后
- 宫颈疾病筛查中不同检测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宫颈疾病筛查中HPV(人乳头状瘤病毒)与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确诊的宫颈癌前病变或官颈癌病人的HPV及TC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病人中,有92.22%(166例)检测出HPV阳性,有67.78%(122例)检测出TCT阳性,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疾病筛查中,HPV较TCT检出率高,但操作较为复杂,在临床中可以结合运用。
- 夏林
- 关键词:宫颈疾病筛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液基细胞学
-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与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型别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扬中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患者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持续感染及消退型别特异性。方法选择116例确诊为CINⅠ的患者。分析患者HPV分型,每4个月随访TCT、HPV检测,记录HPV持续感染及消退时间。结果高危HPV中,HPV53(n=33)是最常见的亚型,其次分别是HPV52(n=25)、HPV68(n=22)、HPV66(n=20)、HPV16(n=14)。HPV多重感染常见,78例(67.2%)多重感染,38例(32.8%)单一感染。多重感染中,双重感染最常见(n=36,46.2%),其次是三重感染(n=28,35.9%)、四重感染(n=10,12.8%)、五重感染(n=3,3.8%)。10种最常见高危HPV中HPV16自行消退时间最长,平均为10.3月。结论扬中地区CINⅠ患者中HPV16是最常见的持续感染亚型。
- 苏莉于澎静夏林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类乳头状病毒基因型别
- 58例早期食管癌的胃镜诊断与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胃镜诊断与分析。方法:总结经胃镜检查发现,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58例的资料,其中30例行胃镜下碘液染色。结果:58例早期食管癌以糜烂型最多34例(58.6%),斑块型10例(17.2%),乳头型8例(13.8%),充血型6例(10.3%)。58例早期食管癌病变以食管胸中段较多35例(60.3%),58例早期食管癌以60~69岁较多38例(65.5%)。术后病理证实发现黏膜下癌较多35例(60.3%),黏膜内16例(27.6%),原位癌7例(12.1%)。结论: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方法,采用胃镜结合碘液染色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 郭丽梅郭江川耿昌友夏林
- 关键词:食管癌胃镜
- 两性肛门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型别分布及疫苗保护的分析
- 2023年
- 分析江苏省为主的区域性两性肛门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的分布及其疫苗保护的意义。方法 应用基因膜芯片加基因扩增检测方法对408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两性肛门尖锐湿疣的石蜡组织标本行23型HPV分型检测,并对患者的相关资料及疫苗保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08例两性肛门尖锐湿疣患者中检出HPV感染者337例,其总的HPV检出率为82.60%(337/408),其中一型HPV检出率为55.64%(227/408),多型HPV检出率为26.96%(110/408)。HPV出现频率次数最多的型别依次为6、11、16、18、33、52、51、58型,尤其以6型和11型为绝对优势型别,分别占HPV出现频率次数的38.51%(186/483)和37.68%(182/483)。结论 江苏省为主的区域性两性肛门尖锐湿疣患者以一型和低危型HPV感染为主,HPV分型检测有利于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及HPV感染型别致癌风险度的判断和干预,也有利于HPV预防性疫苗保护谱的评估。
- 季月霞夏林耿建祥丁康韩春荣
- 关键词:两性肛门尖锐湿疣型别疫苗
- 宫颈正常细胞和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被引量:48
- 2014年
- 目的观察宫颈正常细胞、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 047例宫颈正常细胞、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82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047例宫颈细胞正常者检出HPV感染为109例,HPV感染率为10.41%(109/1 047);16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检出HPV感染者146例,HPV感染率为90.68%(146/161);82例宫颈腺癌检出HPV感染者59例,HPV感染率为71.95%(59/82)。结论 PCR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用于宫颈细胞和组织标本检测,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我国女性宫颈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宫颈鳞状细胞癌及腺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蔡为民王宏景耿建祥夏林龙秀荣王旭波王志慧梅静赵雪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鳞状细胞癌腺癌
- 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的分析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20例宫颈正常组织、145例宫颈CINⅠ级、77例宫颈CINⅡ级和94例宫颈CINⅢ级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20例宫颈正常组织检出HPV感染者2例,感染率为10.00%;145例宫颈CINⅠ组织检出HPV感染者61例,感染率为42.07%;77例宫颈CINⅡ组织检出HPV感染者67例,感染率为87.01%;94例宫颈CINⅢ组织检出HPV感染者85例,总的HPV感染率为90.43%。结论: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1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对我国女性宫颈病变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及宫颈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梅静徐海燕耿建祥范雪梅张薇夏林王宏景龙秀荣赵雪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