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少军

作品数:77 被引量:17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理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冶金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5篇有限时间热力...
  • 19篇最优控制
  • 16篇反应器
  • 15篇熵产
  • 12篇最小化
  • 11篇熵产率
  • 10篇传热
  • 8篇换热
  • 8篇构型
  • 7篇最优构型
  • 7篇耗散
  • 7篇超临界
  • 6篇热力学优化
  • 6篇热漏
  • 6篇CO
  • 6篇布雷顿循环
  • 5篇热机
  • 5篇膜反应器
  • 5篇化学反应
  • 5篇火积

机构

  • 7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4篇海军工程大学
  • 14篇武汉工程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7篇夏少军
  • 43篇陈林根
  • 24篇孙丰瑞
  • 13篇谢志辉
  • 11篇王超
  • 5篇沈勋
  • 5篇戈延林
  • 4篇秦晓勇
  • 4篇吴志祥
  • 3篇冯辉君
  • 3篇宋汉江
  • 2篇王亮
  • 2篇孟凡凯
  • 2篇杨爱波
  • 2篇张磊
  • 1篇刘晓威
  • 1篇张磊
  • 1篇王文华
  • 1篇宋汉江
  • 1篇马康

传媒

  • 11篇中国科学:技...
  • 7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节能
  • 4篇热科学与技术
  • 3篇科学通报
  • 3篇高等教育学会...
  • 2篇物理学报
  • 2篇海军工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G...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热力透平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3篇2024
  • 8篇2023
  • 7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热源下不可逆诺维科夫热机最大功率输出
2023年
考虑实际热机工作下的旁通热漏和内部耗散等不可逆因素,建立了包括连续均匀分布、三角形分布、二次分布和帕累托分布等四种不同的统计概率分布高温热源温度下的广义不可逆诺维科夫热机模型,导出了热机最大输出功率及相应的热效率和熵产率随高温热源温度、内部不可逆性等因素变化的关系式。结果表明:热漏和内部耗散分别对热机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热漏使统计热源温度分布下最大功率输出对应的热效率减小,同时也增大了熵产率,但对热机的最大功率输出无影响;内部耗散不可逆性使热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及相应热效率均明显减小,但使熵产率先增大后减小;熵产率随高温热源温度的标准差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对太阳能发电厂性能提升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赵明夏少军于亚杰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热漏
一种永磁涡流调速器结构参数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发明属于智能仪器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永磁涡流调速器结构参数优化方法、系统及设备,利用有限元电磁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对套筒式永磁涡流调速器进行三维建模及大量的电磁分析计算,对于不同结构参数,包括:转速...
姜盼夏少军陈华伟谭佩钰
线性唯象传热条件下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熵产生最小化被引量:10
2018年
针对一类传热、流动与化学反应相耦合的管式活塞流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考虑转化管外热源与管内反应物间传热服从线性唯象传热定律[q∝Δ(T^(1))],在氢气产率、进口压力、进口总摩尔流率、惰性气体(N_2)摩尔流率均给定及外界热源温度完全可控的条件下,以传热、流动、化学反应过程的总熵产生率最小为目标,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方法,借助非线性规划数值方法求解了过程最小熵产生率及相应外界热源温度沿程最优分布规律,并与热源温度恒定、热源温度线性变化两种传热策略下的参考反应器以及牛顿传热定律[q∝Δ(T)]下熵产生最小最优反应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两类参考反应器相比,优化热源温度分布规律后可使反应器总熵产生率降低58%以上,主要是通过降低传热过程熵产生率实现的;采用较短的反应器可较好地实现预定生产目标;对于熵产生最小时的过程最优路径,存在恒定的热驱动力或恒定的化学驱动力中间段区域;传热规律对过程熵产生最小时热源与反应混合物温度最优构型有显著影响.
敖晨阳夏少军宋汉江陈林根
关键词:管式反应器线性唯象传热定律非线性规划有限时间热力学
CO<Sub>2</Sub>加氢合成甲醇膜反应器及总熵生产率最小优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Sub>2</Sub>加氢合成甲醇膜反应器及总熵生产率最小优化方法,该反应器包括:反应管;渗透管,其同轴设置在反应管内,渗透管的材料为羟基方钠石渗透膜,反应管与渗透管之间填充有催化剂。本发明的反应器...
李鹏蕾夏少军陈林根 孔锐谢志辉
文献传递
“能量系统热力学优化”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实践
2023年
分析了我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研究生课程“能量系统热力学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重构的必要性,结合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实践及本教学团队在现代热力学研究领域三十年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从课程体系总体设计、各部分内容间逻辑关系等方面对改革后的课程进行了论述,在我校研究生教学中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夏少军谢志辉孟凡凯冯辉君王超孙丰瑞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能量系统热力学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实践
竖罐式和环冷式烧结矿冷却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6年
针对烧结矿冷却的两种基本模式——环冷式和竖罐式,分别建立了环冷机、竖罐内对流换热过程的非稳态模型,并运用场协同理论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却效果下,竖罐式冷却过程传热的场协同数明显大于环冷式,因此可以大大加强热烧结矿高温显热的回收.同时研究了气料比、料层总高度、料层半径等因素对于竖罐式烧结矿冷却过程场协同数的影响,从节约能耗的角度,指出了在兼顾冷却传热性能、实际生产需求的条件下,应当选择相对较小的气料比,且冷却竖罐应由'瘦高型'向'矮胖型'发展.
沈勋陈林根夏少军孙丰瑞
关键词:对流换热数值模拟场协同
传热过程与热力循环的最优构型研究
陈林根夏少军宋汉江马康李俊
该项目所属学科领域为工程热物理,完成了传热过程与热力循环的最优构型研究。开辟了研究新方向,阐明了(火积)理论和熵产生最小化在传热过程优化中的异同点与适用范围。最先提出将有限时间热力学与(火积)理论相结合开展研究,应用最优...
关键词: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传热过程最优控制理论
基于(火积)损失最大的往复式热机最优构型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和(火积)理论对一类存在热漏和高温热源热容有限的两热源热机进行研究.寻求模型符合牛顿传热定律时,系统在给定循环周期下系统熵产生最小和(火积)损失最大时的最优构型,并与系统输出功最大时的最优构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限热容高温热源,热漏是否存在并不改变循环的最优构型;而对于有限热容高温热源,以系统熵产生最小和(火积)损失最大为目标的最优构型与以系统输出功最大为目标的最优构型不完全相同,无热漏时分别以熵产生最小、(火积)损失最大和输出功最大为目标的最优构型均相同,而存在热漏时分别以三者为目标时的最优构型各不相同.
杨爱波陈林根夏少军孙丰瑞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热漏熵产生最优构型
钢铁冶金过程动态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从铁矿石烧结、球团矿生产、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炼钢、炉外精炼和连铸等主要装置和工序层面,较为全面地综述了钢铁冶金过程动态数学过程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各装置及工序相关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探讨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陈林根夏少军谢志辉刘晓威沈勋孙丰瑞
关键词:钢铁冶金热力学动力学动态模型数值模拟
变温热源不可逆KCS-34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优化被引量:1
2018年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变温热源不可逆KCS-34循环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热源和内部循环工质之间的传热热阻、膨胀机和循环泵的不可逆性、有限热容率热源和有限换热面积;分析了循环工质质量流率、蒸发器出口循环工质干度和冷凝器换热面积比对循环净功率、效率的影响,得到了循环净功率和热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各部件换热面积一定时,存在最佳的蒸发器出口循环工质干度使得循环效率最大,存在最佳的循环工质质量流率使得循环净功率最大;在蒸发器和冷凝器换热面积变化而总换热面积一定时,存在最佳的冷凝器换热面积比分别使得循环净功率或效率最大。所得结果对KCS-34循环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秦宛旭秦晓勇陈林根夏少军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