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
- 作品数:269 被引量:1,239H指数:18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HO—MA)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性别匹配的NAFLD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单纯NAFLD患者51例,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体质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IT)、胆固醇、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用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NAFLD患者BMI[(27.12±2.63)ks/m^2]、ALT[(35.86±20.16)U/L]、TG[(2.73±1.43)mmol/L]、FBS[(5.71±0.65)mmol/L]、FINS[(12.33±4.16)mIU/L]、HOMA—IR(3.11±1.04)]水平较对照组高[(23.14±2.86)ks/m^2、(19.72±8.90)U/L、(1.35±0.59)mmol/L、(5.19±0.78)mmol/L、(2.31±1.61)mIU/L、0.53±0.39]P〈0.05),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低([(4.52±2.05)、(8.88±3.37)μg/ml]P〈0.05);NAFLD合并高血压患者HOMA-IR较单纯NAFLD患者更高(4.47±2.87、3.11±1.04,P〈0.05),脂联素水平更低((3.19±1.52)、(4.52±2.05)μg/ml,P〈0.05)。结论NAFLD合并高血压患者HOMA-IR、FINS较NAFLD更为严重,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与BMI、ALT、FBS、FINS、TG、HOMA呈负相关,与性别相关,与年龄、胆固醇相关不明显。脂联素与TG以及HOMA相关。
- 王忠莉夏冰王桦胡正国陈青松程金童文斌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 老年前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李瑾夏冰罗和生
- 关键词:老年前期溃疡性结肠炎流行病学并发症
- 胃癌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位点(T/ C)多态性和-1661位点(A/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中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183例胃癌患者和116例中国汉族正常对照者进行CTLA-4基因-1722位点和-1661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患者CTLA- 4基因-1661位点AA基因型频率,-1661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65.6% vs 84.5%;P<0.01;odds ratio=0.349 9;95%CI=0.194 3-0.629 9;81.1% vs 91.8%;P<0.01;odds ratio= 2.604 0;95%CI=1.521-4.458)。结论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位点A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胃癌显著相关。
- 宋继权夏冰李睿李春吴云华
- 关键词:细胞毒T淋巴细胞基因多态性胃癌
- 结肠黏膜MICA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MICA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不同临床病期和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36例溃疡性结肠炎中,26例(活动期18例,缓解期8例)RT-PCR半定量测定MICA mRNA的表达量,15例完成Western-blot测定MICA蛋白表达量(6例为炎症病理分级Ⅲ、Ⅳ级,9例炎症病理分级Ⅰ,Ⅱ级)。结果:MICA基因在对照组有表达(0.21±0.09),缓解期和炎症病理分级Ⅰ,Ⅱ级有高表达(0.58±0.14),而在活动期和炎症病理分级Ⅲ、Ⅳ级明显高表达(0.78±0.18)。结论:MICA基因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呈阳性高表达,而且表达水平与病情轻重和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MICA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可能在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炎症反复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丁一娟王晓玲于皆平罗和生夏冰姚永刚汪福群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MICA基因
- 肠上皮细胞DNA含量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癌变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肠黏膜上皮细胞DNA含量和p53蛋白表达状态与炎症性肠病(IBD)癌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83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库存活检样本,其病理诊断分别为低度异常增生、高度异常增生的癌前病变(pre-CRC组)和结直肠腺癌(CRC组),配对选取144例仅有炎症而无异常增生或癌变的样本(no-CRC组)作为对照,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样本中的DNA倍体状态和肠上皮细胞p53蛋白的表达.DNA指数>1.35为异倍体,p53阳性细胞>15%为阳性.结果 DNA异倍体在pre-CRC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组分别为52.6%和57.8%,肿瘤组为80%和100%,显著高于no-CRC的3.2%和7.3%(P<0.001);p53突变型在pre-CRC的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组分别为36.7%和42.1%,肿瘤组为80%和100%,明显高于no-CRC的8.1%和9.7%(P<0.01).结论 DNA异倍体和突变型p53的表达不仅在炎症性肠病相关的结直肠癌肠黏膜上皮细胞中,而且在炎症性肠病的癌前病变的异常增生阶段即有明显增加,提示此两个生物标志物与炎症性肠病癌变密切相关,有可能用于辅助内镜监测,预测癌症风险.
- 陈敏夏冰胡正国杨桂芳M.M.GerritsE.J.Kuipers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生物标记物P53表达DNA倍体
- 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和-31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被引量:3
- 2009年
- 背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一种免疫调节分子,可通过降低T细胞活性,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目的:探讨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和-318位点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方法:121例无血缘关系的胃癌患者和236名正常对照者纳入研究,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扩增不应突变系统(ARMS)-PCR检测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和-318位点多态性。结果:胃癌组-1661位点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3.6%对83.9%,P=0.024;85.1%对91.1%,P=0.022);而-318位点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管状腺癌患者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位点AA基因型和-318位点CC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4.1%对83.9%,P=0.001;76.6%对87.3%,P=0.047)。结论:CTLA-4基因启动子区-166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呈显著负相关,-1661和-318位点多态性与管状腺癌呈显著负相关。
- 李睿夏冰肖晖蒋益周峰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胃肿瘤
- 404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调查近20年来我院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患者的患病情况和临床病理变化,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近20年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病情况、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特点、治疗情况、病程与预后。结果近20年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明显增多,并呈逐渐上升趋势。40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23:1,年龄6—84岁,平均年龄(42.7±14.8)岁,平均病程3.4年。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血便(80.2%)、腹泻(74.0%)。肠外表现17例(4.2%),并发症19例(4.7%)。病变以慢性复发型(62.1%)为主,轻、中度病变多见(85.9%),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68.3%)。93.8%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手术患者14例(3.5%),死亡1例。结论近20年来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病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偏大,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少,手术病例少,死亡率低,内科治疗预后较好。
- 姜黎夏冰王忠丽叶梅叶旭军胡正国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患病率
- 艰难梭菌在炎症性肠病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围手术期患者艰难梭菌(C.difficile)的感染率,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28例炎症性肠病围手术期患者及30例健康人群粪便标本中C.difficile的感染,并以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纳入的28例IBD患者中,C.difficile阳性者为8例(8/28,28.6%),30例健康对照组中1例阳性(1/30,3.3%)。全身使用激素、疾病处于复发活动期是C.difficile感染的危险因素,C.difficile感染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炎症性肠病围手术期患者C.difficile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difficile感染影响着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 李婷王红玲夏冰秦前波钱群曾凡义
- 关键词:艰难梭菌炎症性肠病围手术期
- 116例消化道类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背景:消化道类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临床上易被忽视。目的:分析消化道类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以期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武汉市8家医院1997年1月—2010年1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消化道类癌病例116例,采集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诊治经过、肿瘤病理特征、预后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消化道类癌最多见于直肠(59.5%)和胃(19.8%),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胀和便血。免疫组化指标:NSE(+)92.7%,Syn(+)87.5%,Cg A(+)62.5%。胃类癌直径>2 cm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直肠类癌(73.9%对13.0%,P<0.001),且多侵及浆膜和浆膜外(81.8%),淋巴结转移率较高(72.7%对17.1%,P<0.001),典型类癌所占比率较低(60.9%对95.7%,P<0.001)。胃类癌和直肠类癌均以手术治疗为主,胃类癌内镜治疗率低于直肠类癌(4.3%对34.8%,P=0.003)。直肠类癌3年(92.8%对62.6%)、5年生存率(62.3%对49.2%)均高于胃类癌,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消化道类癌以直肠类癌和胃类癌最为多见。与直肠类癌相比,胃类癌分期较晚,预后较差。患者定期体检,临床医师加强对类癌的认识,掌握不同部位类癌的特点,有助于尽早确诊,规范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 杨浩朱良如夏冰谭诗云李钢琴郑丽端侯晓华
- 关键词:胃肠肿瘤类癌瘤病理学预后
-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和启动子-318位点C/T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检测82例中国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患者(UC)以及204例健康对照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的49位点A/G和启动子-318位点C/T的基因型和单倍型.结果UC患者CTLA-4 A+49G和C-318T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性别无关.在单倍型分析中,UC患者CTLA-4单倍型2,3(C-318-G49/T-318-A49)显著低于正常人群(26%比41%,P<0.05,OR=0.4918,95%CI:0.2784~0.8688).结论UC患者CTLA-4基因A+49G和C-318T单倍型2,3与UC呈负相关.
- 侯炜夏冰毛琳袁岸龙杨占秋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汉族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单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