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占府
- 作品数:29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治疗前后弱视患者图型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被引量:4
- 1995年
- 对17例(34只眼)弱视患儿中药治疗前后图型视觉诱发电位(P-VEP)进行了观察。治疗前34只眼的P-VEP与视力正常儿童的P-VEP比较,前者N1、P2、N2各波潜伏期延迟,波幅低,其中7只眼部分波缺失,治疗后缺失波全部出现。治疗前后比较除N1波潜伏期及波幅无明显变化外,N2、P2波治疗后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P<0.01),认为P-VEP可作为弱视治愈观察的一项客观检测指标。
- 王静波郑新青唐占府董雪梅
- 关键词:弱视视觉诱发电位中医药疗法
- 支气管哮喘的外用机理
- 自1997~2000年,我们用止喘口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效果明显,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来自门诊及病房,为发作期患者,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诊断依据《现代临床疾病诊断学》。1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
- 王秀琴唐占府李秀琴
- 文献传递
- 血栓心脉宁治疗脑梗塞恢复期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唐占府赵玉霞王秀琴孔令钧郭斌
- 关键词:脑梗塞血栓心脉宁中医药治疗
- 脉搏图与心脏多种瓣膜病变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2
- 2000年
- 探讨中医脉象能否反映多种心脏瓣膜病变复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在对 1 53例多种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脉象图描记的基础上进行脉象分类 ,取例数较多的滑脉、弦脉、弦滑脉、涩脉 4个脉象组与多普勒超声测量的 1 0项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除主动脉血流加速时间和主动脉血流平均加速度两项指标外 ,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左室射血时间、体循环周围血管阻力、心输出量、心搏量在 4个脉象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0 .0 0 1) 。结论 :中医脉象可反映多种心脏瓣膜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赵玉霞唐占府梁济乐
- 关键词:中医脉象心脏瓣膜病血流动力学脉搏图
- 血瘀证与血小板粘附分子的研究被引量:23
- 2001年
- 【目的】观察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 ,研究不同病种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溶酶体完整膜蛋白 (CD 6 3)、α -颗粒膜蛋白 (CD 6 2p)及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气滞血瘀组的血小板CD 6 3、CD 6 2p、TSP表达量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气虚血瘀组的血小板CD 6 3、CD 6 2p、TSP表达量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气滞血瘀患者心、脑血管两种疾病之间的血小板CD 6 3、CD 6 2p、TSP表达量无差异 ;气虚血瘀组心、脑血管两种疾病之间的血小板CD 6 3、CD 6 2p、TSP表达量亦无差异。【结论】血小板活化参与了血瘀证的发生与发展 ,而不同证型的血瘀证影响了血小板活化的表达 ,不同病种之间的血小板活化表达量则无差异。
- 孔令钧李鲁扬唐占府
- 关键词:血瘀病理生理学血液血小板活化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及其产物在血液粘度增高、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瘀证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异常,且与血小板活化有关。2001~2002年,我们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血瘀证患者60例,以探讨其对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临床资料:本文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0岁,平均56.1岁;病程3~15年,平均7.2年。均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修订的诊断标准辩证为血瘀证。其中冠心病20例,高血压病22例,高脂血症18例。
- 孔令钧唐占府
-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TSP表达量复方丹参注射液降香
- 全文增补中
- 补阳还五汤对高血压病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0年
- 探讨补阳还五汤能否改善高血压病者左室的舒张功能。用药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 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期左室内径 (L VD) ,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VST) ,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PWT) ,计算左室重量 (L VM) ,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 ) ,舒张晚期流速峰值 (APFV) ,左室舒张早期流速峰值的减速度(EDC) 。结果 ,治疗 3个月后 APFV,L VM降低(P<0 .0 1) ,左室舒张早期流速与舒张晚期流速峰值的比值(E/ A) 及 EDC增加(P<0 .0 1) 。补阳还五汤能有效的逆转左室肥厚 。
- 赵玉霞邱荣娥唐占府
-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补阳还五汤
- 老年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患者与CD62p、CD63及TSP关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5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特异性抗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患者 118例的血小板活化分子α 颗粒膜蛋白 (CD6 2 p)、溶酶体完整膜蛋白 (CD6 3)、凝血酶敏感蛋白 (TSP)的表达量进行定量研究 ,同时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患者的CD6 2p、CD6 3、TSP的表达量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0名 ,均P <0 0 1) ;气滞血瘀组CD6 2 p、CD6 3、TSP的表达量皆显著高于气虚血瘀组 (均P <0 0 1) ;CD6 2 p与CD6 3、TSP均呈正相关 (r =0 74 0 ,P <0 0 1;r =0 74 4 ,P <0 0 1) ,TSP与CD6 3呈正相关 (r =0 6 35,P <0 0 1) ,CD6 2 p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呈正相关 (r =0 715,P <0 0 1)。结论 :血小板活化参与了血瘀证的发生与发展 ;血小板活化尤其与气滞血瘀关系密切。
- 孔令钧李鲁扬唐占府
- 关键词:中医分型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CD63TSP
- 全息诊疗法治疗脑梗塞后头痛58例
- 1995年
- 全息诊疗法治疗脑梗塞后头痛58例山东医科大学附院(250012)唐占府,马玉梅关键词脑梗塞,头痛,全息诊疗法全息医学是80年代由李莱田教授提出的,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生物全息相关规律、精神全息相关规律、物质-精神全息相关规律及时间全息相关规律为理...
- 唐占府马玉梅
- 关键词:脑梗塞头痛
- 100例肾小球疾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 1991年
- 作者检测了100例肾小球疾病(肾病综合征75例,急性肾炎25例)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达69.3%,急性肾炎组为32%。提示肾小球疾病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四项指标(水肿、病程、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压)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也有一定关系。并证明肾小球疾病的病情越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越明显,随着病情的缓解或治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恢复正常。
- 王国华王芝靖新文唐占府孔令钧
-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听觉诱发电位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