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不同时期糖筛谱的调查
- 2014年
-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根据孕期分三组:一组孕〉14≤24周、二组孕〉24≤28周、三组孕〉28周进行OGTT,统计筛查结果。阳性者查糖化血红蛋白(HbA.c)。结果:孕〉14≤24周组筛查206例;GDM36例,GDM发现率17.4757%。孕〉24-≤28周组筛查1715例;GDM108例,GDM发现率6.2974%。孕〉28周组筛查146例;GDM24例,GDM发现率16.4384%。筛查的2067例妊娠期女性中GDM168例,GDM发现率8.1277%。在GDM中;孕前有超重34例,占20.2381%。高龄134例,占79.7619%。有家族史者67例,占39.8809%。有不良孕产史76例,占45.2381%。四项高危因素均无的24例占14.2857%。在168例GDM中平均糖化血红蛋白6.7246±0.4738%。结论:孕〉14≤24周首次产检用空腹/〉5.1mmol/L、75gOGTT1h≥10.0、75g 0GTT2h≥8.5mmol/L的标准论断,会过度诊断GDM。在孕〉14≤24周时GDM发现率最高,孕24周后随着妊娠周期增加,FPG水平降低,但GDM发现率升高。有超重、妊高龄、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的妊娠期高危女性GDM分布高于普通妊娠女性。建议对高危孕妇进行孕早期GDM筛查,在适宜时期进行GDM筛查可进一步保障母婴的良好结局。
- 蔡明江古米那玛依努尔严利君周杰成杰吴蕾
- 关键词:妊娠
- 我院妊娠24周前糖筛的产后风险评估
- 2015年
- 首次产检在孕>6≤14周发现FPG异常者,给予饮食运动干预。再根据孕18周前馒头餐试验及孕24周前OGTT试验结果,分为(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gestational diabetes)GDM三组,进行综合干预后,随访统计产后风险及不良结局的差异。结果:NGT242例、GIGT组91例、GDM组例31例,NGT组与组GIGT组比较早产儿、巨大儿、产伤、剖宫产有差异P<0.01。NGT组与GDM组比较在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妊高症、产伤、剖宫产有差异P<0.05。GIGT组与GDM组比较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妊高症、产伤、剖宫产有差异P<0.05。结论:妊娠早期即孕>6≤14周进行FPG检查是必要的,早期发现的妊娠血糖异常,较NGT人群产后风险高、不良结局广泛。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妊娠早期首次产检时即孕>6≤14周进行FPG检查,可进一步保障母婴良好结局。
- 蔡明江成杰古米那张忆玛依努尔吴蕾严利君周杰
- 关键词:妊娠OGTTGIGTGDM
- 早期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波动比较
- 2022年
- 目的分析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波动差异。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院外降糖治疗方案稳定3月以上、符合标准的、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均纳入研究,按原降糖药物方案不同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43例,甘精胰岛素组47例,单纯口服降糖药组46例,分析其血糖波动差异。结果3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日内血糖水平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组四者较低。甘精胰岛素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满意(<7%)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较门冬胰岛素30或单独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波动较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更好。
- 严利君蔡明江于丽张忆周杰饶婵雒肖艳刘峥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降糖药物
- 颈椎病大鼠模型血清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动静力失衡颈椎退变大鼠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只和假手术组15只。建模后实验组大鼠存活27只,根据细胞因子监测的时间点,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1个月组(n=7)、3个月组(n=9)、6个月组(n=11),假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1个月组(n=5)、3个月组(n=5)、6个月组(n=5)。分别于术后1、3、6个月测定各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及6个月血清IL-1β水平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同时术后6个月的血清IL-1β水平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同时,实验组大鼠各时间段血清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两组大鼠各时间段血清IL-6、TNF-α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大鼠不同时间段血清IL-6、TNF-α水平组内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退变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血清IL-1β水平升高,但血清IL-6、TNF-α水平并无明显改变。
- 纪振伟姚立东周杰夏力
- 关键词:颈椎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