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权

作品数:33 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污染
  • 5篇消毒
  • 4篇时间序列
  • 4篇时间序列分析
  • 3篇影响因素
  • 3篇颗粒物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群
  • 3篇疾病控制
  • 3篇公立
  • 2篇学校卫生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医院感染
  • 2篇色谱
  • 2篇通风
  • 2篇通风系统
  • 2篇卫生监督
  • 2篇卫生状况
  • 2篇细颗粒
  • 2篇细颗粒物

机构

  • 33篇福州市疾病预...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厦门鉴科检测...

作者

  • 33篇周权
  • 19篇林馨
  • 10篇张秋
  • 7篇刘建
  • 4篇林侃
  • 4篇张晓阳
  • 3篇徐幽琼
  • 3篇张丁娟
  • 2篇廖冬冬
  • 2篇李文最
  • 2篇卢翠英
  • 2篇郑霄雁
  • 2篇潘洁茹
  • 2篇刘宝英
  • 2篇吴传城
  • 2篇张昊
  • 1篇陈敏红
  • 1篇施文华
  • 1篇郑婉辉
  • 1篇谢兆勋

传媒

  • 11篇海峡预防医学...
  • 5篇中国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福建分析测试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州市大气细颗粒物对居民死亡影响的分析
2025年
目的研究福州市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对居民死亡的短期影响,为制定防治污染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大气污染物、气象、死因数据,按照污染物是否为一级达标,分组分析对居民死亡的影响。应用假定Possion分布风险模型和GLM模型时间序列分别分析PM_(10)、PM_(2.5)对居民的超额死亡人数急性死亡风险评估与居民死亡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浓度与居民死亡人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M_(10)污染每升高10μg/m^(3)时,除意外总死亡、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最大ER为0.86(lag1)、0.76(lag1)。PM_(2.5)污染每升高10μg/m^(3)时,除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死亡、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最大ER值分别为1.50(lag1)、2.34(lag1)和1.30(lag1)。结论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在较低浓度时,其污染浓度的升高依然能够明显增加除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死亡、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风险。
林振武周权康淑玲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
一起自制曼陀罗药酒引起的食物中毒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一起曼陀罗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通过中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判断。结果 3例患者因食物中毒原因是饮用自制的曼陀罗药酒。结论预防曼陀罗食物中毒的发生,关键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
周权林馨刘建张秋
关键词:食物中毒疾病控制
2016—2018年福州市城区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福州市城区空气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福州市城区2016—2018年年空气污染物监测、居民死亡和气象数据。用时间序列分析污染物浓度与居民死亡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与居民日死亡人数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滞后效应。PM_(2.5)、PM_(10)、O_(3)的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总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1.54%(lag1)、1.09%(lag1)、0.68%(lag1),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1.91%(lag1)、1.25%(lag2)、1.02%(lag2);PM_(10)浓度每升高10μg/m^(3),心血管系统死亡人数ER值为1.51%(lag2);PM_(10)、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人数ER值为1.98%(lag1)、1.53%(lag0)。PM_(2.5)、PM_(10)和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总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1.76%(lag04)、1.31%(lag02)、1.10%(lag04);PM_(2.5)、PM_(10)和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循环系统死亡人数的ER值分别为2.26%(lag02)、1.56%(lag02)、1.34%(lag03);PM_(10)、O_(3)浓度每升高10μg/m^(3),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人数ER值为2.35%(lag02)、1.78%(lag02)。结论福州市大气污染对居民日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有显著的正效应作用,并且存在滞后效应;男性对PM_(2.5)、PM_(10)更敏感、女性对O_(3)更敏感。
吴传城姜雨周权林鑫季淑眯杨双凤张越刘宝英
关键词:大气污染循环系统疾病广义线性模型
2004-2009年福州市公立与民营医院消毒管理状况的比较
目的开展医院消毒管理和消毒质量调查,为今后加强医院消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监测消毒质量,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消毒管理现状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结果 2004-2009年消毒质量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
林馨周权刘建张秋
关键词:医院感染消毒卫生监督疾病控制
文献传递
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中抗生素残留污染调查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调查闽江流域福州段水域水体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方法用大体积水专用柱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水中抗生素的含量。结果在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中,检出了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3类13种抗生素,其最高浓度是磺胺类(磺胺氯哒嗪)为60. 9 ng/L,喹诺酮类(恩诺沙星)为15. 1 ng/L,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为40. 5 ng/L。平均浓度最高的分别是磺胺甲噁唑31. 6 ng/L,恩诺沙星3. 12 ng/L和红霉素14. 1 ng/L。结论闽江流域福州段水体已受到抗生素的污染。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加强对水体的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水体抗生素残留污染。
李文最陈高水郑艳影邱凤金林侃张秋周权罗赟王倩芸
关键词:闽江流域水体抗生素残留污染
福州市小学生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及ESBLs检出率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小学生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小学生364人进行样本采集,用WALKAWAY 40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及革兰氏阴性菌鉴定板进行药敏及产ESBLs分析,同时开展耐药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小学生大肠埃希菌检出率100%(364/364);对传统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四环素(47.0%)、氨苄西林(40.1%)、哌拉西林(36.8%)和甲氧磺胺嘧啶(33.8%);菌株存在多重耐药者占37.9%(138/364);ESBLs检出率为13.5%(49/364),母亲文化程度≤初中者检出率最高(25.0%)。结论福州市小学生大肠埃希菌的对各种抗生素耐药程度不同,应加强耐药监测,预防耐药菌株播散。
林馨薛金发周权张丁娟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ESBLS影响因素
社区老年人群个体、室内及室外PM_(2.5)暴露特征及与健康风险评估关联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福州市某社区老年人群细颗粒物PM_(2.5)个体、室内、室外的暴露特征及与健康风险评估的关联。方法以福州市某社区为现场,在夏冬季分别对140名和107名老年人进行连续3日的个体、室内和室外PM_(2.5)暴露测量,同时开展环境因素及健康状况问卷调查。采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健康风险。结果福州市社区老年人群个体、室内和室外PM_(2.5)日均暴露浓度分别为61.83、41.37、32.00μg/m3,呈现个体>室内>室外浓度。个体PM_(2.5)浓度夏季高于冬季(71.78μg/m3vs.50.72μg/m3),室内外PM_(2.5)浓度夏季低于冬季(室内:38.43μg/m3vs.49.76μg/m3,室外:32.00μg/m3vs.34.53μg/m3)。室内外PM_(2.5)浓度较低时(室内:<57.95μg/m3,室外:<49.38μg/m3),个体浓度明显高于室内外浓度;室内外PM_(2.5)浓度较高时,个体浓度近似于室内外浓度。多环芳烃(PAHs)和金属组分的暴露健康风险呈现个体高于室内外、冬季高于夏季。PAHs对个体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冬季:12.74×10^(–6),夏季1.673×10^(–6));金属元素Mn,As和Cd具有非致癌风险(均HQ>1);As,Ni,Cd和Pb对个体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其中As具有致癌风险(夏季:128.272×10^(–6),冬季:226.214×10^(–6))。结论室内外PM_(2.5)浓度较低时,采用室内外浓度代替个体浓度会低估个体真实的暴露水平;室内外PM_(2.5)浓度较高时,采用室内外浓度可近似于个体暴露水平。基于精准个体PM_(2.5)及其组分暴露水平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可减少因暴露评估不准确而导致的人群健康效应偏差。
康淑玲林馨林侃林侃吴传城刘宝英吴传城周权
关键词:老年人群风险评估
福州市放射工作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的现况调查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调查福州市从事放射工作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现状及人口学特征,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福州地区12个县区的12家三级医院、13家二级医院、120家一级及以下医院从事放射卫生工作的381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放射工作医务人员存在职业紧张,职业紧张各维度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子项方面除了工作环境、理性处事外,其余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性别、年龄、医院等级、学历、工龄为影响放射工作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因素(P<0.05)。结论:放射工作医务人员是职业紧张高危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医院级别、学历、工龄的放射工作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有所不同。
王晓娜周权施文华罗秀凤
新冠肺炎前后福州市区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关系
2022年
目的:研究新冠肺炎前后福州市区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2020年福州市大气污染数据、气象数据和死因监测数据,采用基于Quasi-Poisson回归广义线性模型的时间序列法,并调整长期趋势、季节性等混杂因素,分析比较新冠肺炎前后大气颗粒物-非意外死亡关系的变化。结果:新冠肺炎发生后,福州市PM2.5浓度显著降低。新冠肺炎前,PM2.5致居民非意外总死亡数的超额危险度于滞后2 d内有显著性,而且在第1天效应最大,分别为[ER=1.69%,95%CI(0.79%,2.59%)]和[ER=0.93%,95%CI(0.49%,1.38%)]。而新冠肺炎后PM2.5对居民非意外总死亡数无显著影响。新冠肺炎前,PM2.5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于滞后第1天有显著影响[ER=3.01%,95%CI(0.35%,5.74%)],新冠后则无显著影响。新冠肺炎前后,PM2.5浓度的降低对循环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死亡风险的改变无明显影响。结论:新冠肺炎后PM2.5浓度的降低对居民非意外死亡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的降低具有显著影响,提示大气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屈莹周权陈一峰杨焱康淑玲何陈周姜雨吴传城刘宝英向建军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
2016—2022年福州市空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福州市空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儿童过敏性鼻炎每日门诊就诊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12月福州市儿童过敏性鼻炎门诊数据、空气污染物和气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各种空气污染物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空气污染物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暴露反应关系不同,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PM_(10))和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_(2))在分别<50μg/m^(3)、40μg/m^(3)时对过敏性鼻炎门诊量的影响呈现线性递增关系,随后浓度升高效应趋于饱和;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PM_(2.5))、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_(2))、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臭氧(ozone,O_(3))与过敏性鼻炎门诊量呈非线性关系;PM_(2.5)、PM_(10)、SO_(2)、NO_(2)对儿童过敏性鼻炎门诊量有影响,但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影响特征有所不同,PM_(10)在浓度升高当日即有影响(ER=1.94,95%CI:1.28~2.60),而PM_(2.5)在第5天滞后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1.06,95%CI:0.35~2.11);NO_(2)、SO_(2)对过敏性鼻炎门诊量在当日即达到最大效应值(ER=1.09,95%CI:0.94~1.24;ER=2.28,95%CI:1.02~3.69)。结论福州市空气污染物对儿童过敏性鼻炎可能存在影响,且不同类型污染物滞后效应不同,气态氧化污染物更多表现为即时效应,而颗粒物则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在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控制中可能需要考虑到二者的差异。
周权张豪杰康淑玲林馨
关键词:空气污染物儿童过敏性鼻炎门诊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