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 作品数:41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合移植皮瓣血管桥接修复小腿足踝部严重创伤
- 2008年
- 创伤后小腿、足、踝部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神经、血管、肌腱、骨骼等深部组织裸露,足部缺血或无血,但足部较完整,称之为“严重创伤”。自1998—2005年.我科应用皮瓣组合移植血管桥接,改善或重建足部血供并覆盖小腿、足、踝部创面29例,获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陈雪荣曾青东周平孙新
- 关键词:血管桥接严重创伤移植皮瓣足踝部
- 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对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PVP术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压脂像(MRI STIR)在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诊断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7例接受PVP手术的OVCF患者,按照MRI STIR影像表现分为阳性组211例和阴性组306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1年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锥前缘高度比、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并比较术后1年两组的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阳性组骨水泥弥散度良好率低于阴性组(P <0.05);阳性组术后1年伤锥前缘高度比、Cobb角均低于阴性组,ODI评分及再骨折发生率高于阴性组(均P <0.05)。结论 MRI STIR在OVCF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在具有黑色线性信号的患者中骨水泥弥散度欠佳,容易影响术后椎体稳定性的恢复,增加再骨折发生率。
- 庞飞周平李健磊
- 关键词:胸腰椎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
- 带腓骨游离皮瓣桥式修复下肢毁损伤一例
- <正>~~
- 周平庞飞孙新
- 关键词:下肢毁损伤游离皮瓣
- 文献传递
-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不短缩再植
- 自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浙江绍兴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血管神经、肌腱移位及局部皮 瓣转位方式,行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不短缩再植19例,成活17例,失败2例,获得较满意的外形和功能。
- 陈雪荣孙文东曾青东周平孙新车斌胡旭军
- 关键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血管神经肌腱移位
- 文献传递
- 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加压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加压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2015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加压板治疗。致伤原因83例为车祸伤,53例为跌伤,2例为击打伤。均为单侧,闭合性。术前均经影像学明确诊断。138例均为新鲜骨折,在受伤后2~5 d内给予手术治疗。采用弧形手术切口,由肩部朝锁骨中点切开,切口长度约8 cm,露出骨折部位后,将骨折端之间的血块和软组织移除,复位骨折断端后暂予1.0 mm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合适长度的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加压板,将钢板稍作塑形,放置在锁骨上面,在钢板远近端先各拧入1枚螺钉,C臂机透视下明确骨折复位良好及远端螺钉未进入关节腔后,拔除克氏针,置入剩余螺钉,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使用普通螺钉对骨折断端进行加压,术中对喙锁韧带均不作处理。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6例肩关节表现为慢性疼痛,其余未见明显不适,没有发现诸如术后感染、钢板断裂和螺丝钉松动等并发症。按Lazcano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良率为100%。结论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加压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材料,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庞飞周平
- 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喙锁韧带
-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不短缩再植
-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的新方法。方法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多为高速运转机械伤,损伤重,再植困难,曾被列为再植禁忌。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血管神经、肌建或皮瓣移位方法,行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不短缩再植19例,...
- 陈雪荣孙文东周平
- 关键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
- 文献传递
- MRA、CTA与DS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前应用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3
- 2015年
- 目的 对比研究CTA、MRA、DSA影像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对45例欲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患者,按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分为3组:CT血管造影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组、磁共振血管造影组,每组各15例.术前影像学评价旋股外侧动脉的类型、降支起源,测量降支管径;与术中实际观察、测量值进行对比,并且记录股前外侧皮瓣手术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旋股外侧动脉分型、降支起源类型术前影像学诊断准确率>92.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皮瓣穿支动脉管径,术前影像学测量值与术中实际测量值,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瓣移植手术成功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MRA、DSA影像技术在股前外侧皮瓣的术前评估、设计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CTA与MRA可替代DS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应用.
- 赵振华杨建峰王伯胤周平孙文东庞飞王挺张雅萍王德清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成像
- 手术松解结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单纯松解术与手术松解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入绍兴市人民医院诊断为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共82例,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获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根据人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松解术,观察组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肘关节优良比例及肘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性。结果2组患者均获8~13个月的随访,平均(11.2±2.1)个月。2组患者术后的Mayo评分、关节优良率及活动度均比术前增加,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增加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ayo评分:(81.9±5.6)分比(69.3±4.2)分,t=2.615,P=0.017;关节优良率:92.8%比87.5%,χ^2=2.678,P=0.035;活动度:(57.8±4.9)°比(42.2±3.6)°,t=3.812,P〈0.001。结论采用松解术联合单臂铰链式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单纯松解术,值得临床推广。
- 周平庞飞孙新
- 关键词:肘关节松解僵硬
- 改良Henry切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 <正>桡骨远端骨折占成人全部骨折的15%[1],是上肢最好发的骨折。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法复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一些不稳定骨折保守治疗难以进行较好的复位,从而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带来较大的影响。2012年2月至2013年...
- 庞飞周平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 文献传递
-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1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7年
- 周平孙文东陈雪荣
- 关键词:手掌软组织缺损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吻合血管神经皮瓣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