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电图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心脏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储备
  • 2篇延迟PCI
  • 2篇预后

机构

  • 13篇张家港市第一...
  • 3篇苏州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周勇
  • 7篇罗文平
  • 6篇盛宇峰
  • 5篇钱雪松
  • 3篇朱明辉
  • 2篇汪康平
  • 2篇张俊杰
  • 2篇孟丽琴
  • 2篇蒋金法
  • 1篇任骋
  • 1篇刘志忠
  • 1篇常霞
  • 1篇陈庆生
  • 1篇李勋
  • 1篇王莉
  • 1篇张志荣

传媒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球囊扩张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的病例续行球囊扩张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常规行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受累开口狭窄≥50%且血流TIMI 3级患者194例,其中115例采用单纯球囊行分支扩张术,为球囊扩张组(BD组),79例采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未行分支扩张术,为对照组(C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靶血管重建,次要终点为9个月血管造影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和分支TIMI血流分级。结果:BD组与C组的MACE分别为15例(13.0%)和7例(8.9%),主支血管再狭窄分别为12例(10.4%)和5例(6.3%),两组间MACE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分支血流TIMI 3级比例为96.2%,显著高于BD组87.8%(P<0.05)。结论: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病例,如果血流良好,行分支球囊扩张术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钱雪松朱明辉常霞周勇张俊杰刘志忠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温控与非温控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
2004年
目的:比较温控与非温控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3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温控导管消融组(16例)和非温控导管消融组(15例);观察2组患者消融的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消融次数、有效放电时间、手术时间、放电功率及阻抗的异同。结果:2组患者消融即刻全部成功,无并发症;非温控导管消融组术后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温控导管消融组与非温控导管消融组消融次数、平均有效放电时间、手术时间、放电功率、阻抗分别为(2.4±1.1)次比(4.5±2.3)次(P<0.05),(115.3±34.0)s比(117.5±29.0)s(P>0.05),(70.3±10.7)m比(75.7±13.2)m(P>0.05),(34.2±8.1)W比(24.8±2.0)W(P<0.001),(101.2±18.3)Ω比(99.6±24.8)Ω(P>0.05)。非温控导管消融组消融次数明显多于温控导管消融组,而放电功率明显小于温控导管消融组,2组手术时间无差异。结论:温控与非温控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等同。
周勇罗文平盛宇丰钱雪松
关键词:导管消融治疗室疗效比较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凝治疗
2002年
周勇陈庆生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凝治疗肝素ACS阿司匹林
温控与非温控消融的有效消融靶点放电功率的比较
2004年
目的 对照研究温控与非温控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时有效消融靶点的有效放电功率的不同。方法  4 1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温控导管消融 (2 1例 )和非温控导管消融组 (2 0 )例 ,观查其有效消融靶点的实际放电功率。结果 两组患者消融即刻全部成功 ,无并发症 ,非温控导管消融组复发 1例 ,再次消融成功 ;温控导管消融组的有效消融靶点的实际放电功率明显高于非温控导管消融组 (34.2± 8.1w对 2 4 .8± 2 .2wP<0 .0 0 1)。而放电次数少于非温控导管消融组 (2 .4± 1.1对 4 .5±2 .3P <0 .0 5 )。结论 温控导管较之非温控导管能以较高的放电功率放电 ,造成可靠的组织损伤 。
罗文平周勇盛宇峰张志荣
关键词:消融靶点导管消融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电功率
冠脉血流储备和平板运动试验在评估冠脉狭窄病变功能的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冠脉血流储备功能测定和平板运动试验用于评估冠脉狭窄病变功能学影响严重性的价值。方法选择性入选2011年3月-2012年3月5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运动平板试验、冠脉造影和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Fractional Flow Reserve简称FFR)测定。根据FFR值分为2组:A组24例FFR<0.75和B组28例FFR≥0.75,收集两组资料,随访约12个月。结果 A组24例运动平板试验均为阳性,予以植入支架治疗。在支架植入术后15分钟重复测定FFR值均高于0.75;并在介入术后第5天,A组患者重复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均恢复正常。B组有25例患者运动平板试验阴性,有3例患者运动试验阳性,FFR方法可产生假阴性。所有B组患者均未进行PCI干预,而以最佳的药物治疗。28例患者临床平均随访12个月,无缺血性冠脉事件及紧急血运重建事件发生。FFR对冠脉狭窄病变功能学诊断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89.3%;其准确性为94.2%。结论 FFR是一个评估冠脉狭窄病变功能严重性值得信赖的指标。
盛宇峰周勇钱雪松张俊杰朱明辉孟丽琴王莉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冠心病冠脉血流储备冠脉造影术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125例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共5例患者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4.0%,其中气胸1例(0.8%),囊袋出血或血肿2例(1.6%),电极脱位2例(1.6%)。结论预防起搏器术后相关并发症最重要的是术前充分评估及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及随访。
李柯蓓盛宇峰任骋孙静煜周勇钱雪松
关键词:心脏永久起搏器并发症
J波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3年
汪康平周勇
关键词:J波心电图心律失常心外膜
Lev病与冠心病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起搏治疗的预后分析
2004年
按病因将42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分为Lev病组与冠心病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后心功能和死亡数的变化。结果:术前心功能与随访心功能分别为:Lev病组为1.60±0.50级和1.75±0.44级(P>0.05),冠心病组为1.91±0.43级和2.60±0.75级(P<0.05)。冠心病组2例死亡。结果表明:Lev病引起的慢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的长期预后较佳。
周勇蒋金法罗文平
关键词: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预后
延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N末端前体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AMI患者97例,根据是否行延迟PCI术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心梗后7天、6个月左右检测血浆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别于AMI后2周、心梗后6个月左右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对比PCI组和非PCI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6个月后PCI组的NT-proBNP低于非PCI组(P<0.01);PCI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非PCI组(P<0.05),非PCI组EDV明显大于PCI组(P<0.05)。结论:延迟PCI能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
罗文平周勇盛宇峰
关键词:心功能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的可能影响因素及对冠脉支架置入的指导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值的影响因素及FFR指导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选择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住院的存在反复胸闷胸痛症状、发生急性心梗及既往曾行PCI术并复查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60例,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血糖(blood glucose,BG)等一般资料;全部患者进行冠脉动脉造影,记录狭窄程度及长度,并行FFR测定。根据FFR测定值分为两组:FFR≥0.8组与FFR<0.8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析上述因素与FFR之间的相关性。对FFR<0.8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并测定支架置入术后FFR值,比较支架置入术前后FFR值。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因性再入院、再发心绞痛、再血管化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160例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FFR测定,FFR≥0.8组与FFR<0.8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并且FFR与冠脉狭窄程度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均<0.001);2FFR<0.8组,支架置入前后FF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置入支架后的FFR值与FFR≥0.8组的FFR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85);3根据不同的狭窄程度分别统计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病变数及FF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狭窄程度相同的不同血管所测得的FFR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随访结果显示,FFR≥0.8组和FFR<0.8并置入支架组之间再发心绞痛、原有病变再血管化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均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结论:FFR测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狭窄程度越重,狭窄病变越长,对冠状动脉�
孙婧煜李勋钱雪松盛宇峰朱明辉孟丽琴焦念方周勇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