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以健

作品数:8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切除
  • 2篇缺氧
  • 2篇微生物酵素
  • 2篇谷氨酸
  • 2篇谷氨酸单钠
  • 2篇肝切除
  • 2篇肝再生
  • 2篇氨酸
  • 2篇部分肝切除
  • 2篇大鼠肝再生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 1篇粘连蛋白
  • 1篇生成素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周以健
  • 3篇王蓬文
  • 2篇戴洁
  • 2篇董小黎
  • 2篇刘冬梅
  • 2篇刘秀红
  • 2篇李勇
  • 2篇赵晓飞
  • 2篇李宁
  • 1篇佟瑄
  • 1篇滕孝静
  • 1篇王兴翠
  • 1篇夏恩兰
  • 1篇李良
  • 1篇刘瑜
  • 1篇宋丽娜
  • 1篇冯力民
  • 1篇陈铭
  • 1篇温祥云
  • 1篇陈瑞芬

传媒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腺肌症引起宫内出血的病理学分析
1998年
腺肌症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以子宫增大、痛经和宫内出血为主要症状。本研究通过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分析出现宫内出血的原因。1材料和方法腺肌症子宫45例由复兴医院妇产科提供,并由妇科医师详细记录每个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结果。患者年龄28~45岁,均为...
陈瑞芬周以健王蓬文冯力民夏恩兰
关键词:腺肌症子宫出血病理学
急性缺氧时内皮细胞中vWF的变化被引量:35
2000年
目的 观察急性缺氧时内皮细胞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变化及其与血液高凝状态之间的关系 ,确定其在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显微分光光度计及ELISA方法分别对急性缺氧所致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中vWF的含量进行检测 ,并用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显示肺血管中纤维蛋白的含量。结果 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 ,内皮细胞的vWF含量呈递减趋势 ,血中vWF的含量呈递增趋势 ,血管中的纤维蛋白逐渐增多。结论 急性缺氧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vWF释放入血增加 ;血中vWF的含量与血液高凝状态之间存在相关性 。
宋丽娜董小黎周以健
关键词:急性缺氧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谷氨酸单钠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给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其青春期(52日龄)及成年期(100日龄)的垂体及黄体生成素(LH)细胞的变化。结果:青春期和成年期给药组大鼠的垂体质量分别为(3.26±0.51)mg和(5.21±0.72)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6±0.81)mg和(12.04±1.23)mg(P<0.01);给药组的LH细胞面积(像素值)分别为998.00±161.56和1105.56±219.8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662.30±141.46和1892.11±212.29(P<0.01)。但各期给药组单个细胞内LH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LH及卵泡刺激素(FSH)的浓度给药组各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给药组弓状核神经细胞明显减少,分布稀疏。
刘冬梅杨荪王蓬文周以健
关键词:谷氨酸单钠黄体生成素
微生物酵素对大鼠肝再生的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09年
服用微生物酵素(MF)活体肝移植术后患者肝脏再生速度比不服用的快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大鼠部分肝切除(PH)后,由于肠黏膜损伤而引发肠源性内毒血症,而MF能防止肝移植早期感染,其作用是否能促进肝再生值得研究。
刘秀红李宁赵晓飞戴洁周以健李勇陈铭佟瑄
关键词:微生物酵素肝再生活体肝移植部分肝切除肠黏膜损伤肝脏再生
缺氧大鼠肺内动脉壁FN及LN的改变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利用大鼠常压缺氧模型 ,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 ,系统观察缺氧大鼠肺动脉壁FN及LN的改变 ,进一步探讨缺氧性肺血管组织重建的机制。 方法 利用常压缺氧舱建立大鼠缺氧模型 ,取肺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观察。 结果 缺氧后肺动脉壁上FN及LN均增加 ,这一变化在缺氧 7d时最明显 ,且FN增加的程度及含量远远高于LN。电镜观察显示 ,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有由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的倾向。 结论 肺动脉壁上FN及LN增加 ,不仅可以增加血管紧张性及血管壁厚度 。
李良周以健温祥云
关键词:缺氧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FNLN
微生物酵素对部分肝切除大鼠肝再生的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微生物酵素能否促进大鼠部分肝切除后肝再生。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模型[1],通过与对照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组比较,在pH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20小时和168小时,留取相应肝组织,检测反映肝再生的指标肝再生率(Hepatic Regeneration Rate,HRR)、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结果在pH后12小时和24小时、微生物酵素组同促肝细胞生长素组一样与对照组相比,肝再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后12、24、72、120小时,微生物酵素组的P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5和P<0.05)。在pH后72小时和168小时PCNA出现高峰,微生物酵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酵素同促肝细胞生长素一样具有早期促进肝再生的作用。
刘秀红李宁赵晓飞夏仁品娄金丽戴洁周以健李勇
关键词:微生物酵素肝部分切除肝再生
谷氨酸单钠对大鼠睾丸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给新生期Wistar大鼠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其青春期(52日龄)及成年期(100日龄)的睾丸。结果:各期给药组睾丸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睾酮(T)浓度给药组各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期给药组睾丸发育停滞,生精细胞停留于精原细胞、精母细胞阶段、曲细精管内未见精子细胞,无精子形成。结果表明:新生期注射MSG的大鼠睾丸的生精过程受到阻滞。
刘冬梅杨荪周以健王蓬文王兴翠
关键词:谷氨酸单钠睾丸精子形成睾酮
尿激酶免疫脂质体对肺栓塞家兔的靶向溶栓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以鼠抗人纤维蛋白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DmAb)为靶向装置,制备尿激酶(UK)的血栓靶向脂质体即尿激酶免疫脂质体,并在兔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上观察其早期溶栓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TBS组(TBS缓冲液,阴性对照组)、UK组(15×104IU/kgUK,阳性对照组)、Lip组(5×104IU/kgUK的Lip-UK)、Ab组(5×104IU/kgUK的Ab-Lip-UK)和2Ab组(5×104IU/kgUK但DDmAb用量为Ab组2倍,2Ab-Lip-UK)。各组成功建立急性肺动脉栓塞模型后,分别以TBS缓冲液、UK、Lip-UK、Ab-Lip-UK和2Ab-Lip-UK各30mL经股静脉输入,进行兔体内溶栓实验,并观察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舒张压(RVDP)在1h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并取材,观察肺动脉内残留栓子数及心、肝、肾的肉眼和组织学变化。结果:TBS组RVSP在溶栓后1h内无显著变化,UK组、Lip组、Ab组、2Ab组RVSP分别于溶栓后30min、40min、30min、20min后显著下降。TBS组、UK组、Lip组、Ab组、2Ab组肺内残留栓子数分别为:(4.0±0,2.4±0.9,3.1±0.6,2.4±0.9,1.9±0.6)个。各组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淤血、水肿表现。HE染色除UK组心、肝、肾有出血外,其余组未见出血。结论:以2Ab-Lip-UK这种具有双重靶向作用的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是肺动脉栓塞的一种理想溶栓方式,可缩短有效溶栓时间,疗效好且安全。
滕孝静刘瑜周以健董小黎
关键词:肺栓塞靶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