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作品数:17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更多>>
非酒精性脂肪肝磁共振弥散加权、波谱成像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为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及正确评估病情进展,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1H-MRS、DWI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浓度间的关联。 方法:3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9例受检者为... 吴涛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 磁共振弥散加权 波谱成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RI—DWI、1H—MR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导致肝脏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MR是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常规MR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在组织特异性、弛豫率、组织相容性、细胞毒性、存留时间、稳定性等方面仍需要改进。磁共振波谱分析是目前唯一可以无创性地研究活体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的方法,弥散加权成像则通过检测组织水分子的运动状态来反映组织的结构特点。因此,DWI及’H—MRS检测可避免上述缺点,且可作定性定量检测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客观指标,我们认为DWI、’H—MRS具有无创地、无辐射地、定量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潜能。 吴涛 赵衡 刘进才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分析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乳腺癌免疫组化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否提供乳腺癌病理分子预后标志物的相关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76例,根据月经状态分为绝经期乳腺癌(47例)和非绝经期乳腺癌(29例)。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获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激素受体(HR)[雌激素受体(ER)或(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为激素受体(HR)表达阳性,ER和PR均为阴性为HR表达阴性]及细胞增殖抗原Ki-67表达情况。基于DSC-MRI感兴趣区获得相对强化、最大强化、最大相对强化、达峰时间、流入速率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在绝经期乳腺癌中,HR阳性者的达峰时间高于HR阴性者(P=0.038;诊断效能:AUC=0.71,敏感度为63.9%,特异度为90.9%)。在非绝经期乳腺癌中,HER-2阳性者的最大强化高于HER-2阴性者(P=0.044;诊断效能:AUC=0.75,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75.0%)。达峰时间与Ki-67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356,P=0.002)。结论DCE-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预测乳腺癌病理分子存在一定价值,尤其达峰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乳腺癌Ki-67的表达情况。 雷昊 董雨岚 吴涛关键词:乳腺癌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分子影像学 孕激素受体 HER-2受体 非对比剂增强肾动脉MRA诊断老年肾动脉狭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非对比剂增强肾动脉MRA诊断老年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肾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非对比剂增强肾动脉MRA检查诊断,对照组采用对比增强CT血管成像技术,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特征。结果:研究组患者当中,有4例患者由于各原因检查失败,46例患者成功的完成检查,一共检出主肾动脉有92支,对照组有48例患者成功完成检查,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检查安全性方面进行观察,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0例,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非对比剂增强肾动脉MRA诊断老年肾动脉狭窄病症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检查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吴涛非酒精性脂肪肝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波谱成像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为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及正确评估病情进展,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波谱成像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浓度间的关联。方法 3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39例受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及血清LDL-C化验,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与LDL-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磁共振波谱成像各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脂水比越高LDL-C水平也相应升高,各级LDL-C间脂水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与LDL-C指标密切相关,能够定量地、无创地反应机体脂肪代谢状态,能够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吴涛 刘进才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对比剂增强MRA在肾静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非对比剂增强MRA在肾静脉血管成像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实施非对比剂增强MRA扫描,参照组实施对比剂增强MRA扫描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肾静脉图像肿瘤评分在两分以上患者多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非对比剂增强MRA在肾静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高。 吴涛关键词:增强MRA 基于NordicICE三维立体ROI法研究鼻咽癌放疗后颞叶脑白质灌注损伤 2023年 目的:采用后处理软件NordicICE(v4.0.3)基于三维立体ROI法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双侧颞叶白质灌注变化。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38例,分为放疗前控制(PC)组、急性反应期(ARP)组和延迟反应期(DRP)组。采集3组的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DSC-PWI)和T1结构像数据,采用NordicICE(v4.0.3)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于颞叶白质最大层面设置双侧颞叶白质和大脑脚ROI,选择球形立体ROI,在远离颞叶的枕叶白质内各设置1个ROI,批处理提取5个ROI灌注值。比较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ARP组双侧颞叶白质ROI的标准化脑血流量(nCBF)值与标准化脑血容量(nCBV)值较PC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DRP组各ROI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RP组左侧颞叶白质ROI的平均传输时间(MTT)值较ARP组显著升高(P<0.05);DRP组5个ROI的达峰时间(TTP)值较PC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ARP组的大脑脚和双侧枕叶的TTP值均较PC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双侧颞叶脑白质在急性期出现一过性过度灌注状态,在迟发反应期有所恢复。 胡芳 曾童 王力 阳腾飞 周廷 林赞 邱士军 邱士军 吴涛关键词:鼻咽癌 脑白质 脑灌注 9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的比较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9种机器学习模型对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9年5月4家医院幕上深部SICH患者420例。其中男275例、女145例,年龄25~90(61.0±12.9)岁。420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训练集294例和验证集126例。患者在72 h内复查CT,若血肿体积比初始体积增长>6 mL或>33%,判定存在早期血肿扩张。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预后,以mRS>3分判定为预后不良。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基线资料。采用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梯度爬升决策树、自适应提升算法、朴素贝叶斯、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K近邻、多层感知机9种机器学习算法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依据各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采用3折交叉验证取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模型对早期血肿扩张及预后不良情况的预测性能,并在验证集测试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20例患者中,早期脑血肿扩张的患者有117例(27.86%);399例患者获随访,其中预后不良的患者有210例(52.63%)。预测早期血肿扩张:训练集中,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590~0.685,其中以XGboost模型最高,AUC为0.685±0.024;在验证集中,XGboost模型AUC为0.686[95%可信区间(CI)0.578~0.721]。预测预后不良:9种机器学习模型的AUC为0.703~0.852,其中logistic回归模型最高,AUC为0.852±0.041;而在验证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AUC为0.894(95%CI 0.862~0.912)。结论9种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中,XGboost对幕上深部SICH早期血肿扩张的预测性能最佳,而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性能最高;对于不同临床结局的预测,应选用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 陈凯 佘华龙 吴涛 李涛 杨柳 刘飞 蒋亚思 张帆娟关键词:脑出血 预后 黑洞征、混合征及斑点征对早期脑血肿扩张预测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黑洞征、混合征、斑点征对预测早期脑血肿扩张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急性脑出血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入院时均行头部CT血管造影检查(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入院后复查头颅CT,按血肿体积是否扩大超过33%,将纳入患者分为早期血肿扩张组(17例)和血肿稳定组(51例)。分别计算黑洞征、混合征、斑点征对预测早期血肿扩张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比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早期血肿扩张组的黑洞征、混合征、斑点征的发生率高于血肿稳定组(P<0.05)。黑洞征、混合征、斑点征对预测早期脑血肿扩张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47.1%/41.2%/64.7%,96.0%/84.3%/92.2%,85.3%/73.5%/85.3%,斑点征预测早期脑血肿扩张的AUC为0.784,高于黑洞征与混合征。结论黑洞征、混合征、斑点征对早期脑血肿扩张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斑点征的预测价值最佳。 陈凯 李涛 吴涛 王志强MRI对颅骨转移性病变的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2012年 目的对MRI对颅骨转移性病变的诊断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颅骨转移性病变的临床患者病例3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T或ECT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在CT和ECT基础上给予患者MRI检查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对颅骨转移性病变患者展开诊断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注意。 吴涛关键词: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