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清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小儿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肿瘤
  • 3篇阑尾
  • 2篇诊治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肿瘤细胞
  • 2篇细胞
  • 2篇小儿急性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阑尾切除
  • 2篇阑尾切除术
  • 2篇阑尾炎
  • 2篇急性
  • 2篇腹腔镜阑尾切...

机构

  • 12篇莆田学院附属...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吴志清
  • 6篇林振华
  • 5篇李燕芳
  • 2篇蔡清河
  • 2篇黄项武
  • 1篇李励献
  • 1篇江小杰
  • 1篇谢建兵
  • 1篇罗立君
  • 1篇林国伟
  • 1篇谢锦来

传媒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莆田学院学报
  • 1篇华夏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西南军医
  • 1篇创伤与急诊电...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循环肿瘤细胞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循环肿瘤细胞,是患者外周血循环中检测发现的肿瘤细胞,是肿瘤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键,它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密切,而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患者因手术后复发和转移而死亡,因此研究结直肠癌与循环肿瘤细胞的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循环肿瘤细胞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吴志清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结直肠癌CTC
结直肠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临床诊疗价值研究
目的: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结直肠癌循环肿瘤细胞,分析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关系,探讨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
吴志清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诊断细胞检验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微创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微创手术治疗小儿阑尾脓肿的经验。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17例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7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例,16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切除,1例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6±20)min,4~8d出院,无术后出血、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切口感染,1例发生腹腔残余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出院。随访时间3~18个月,未发现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治疗的一种较好术式选择,把握好适应证,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陈潮棋林振华吴志清谢正悦
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2例诊治分析
2011年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经B超、CT、MRI辅助检查后,对5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的35例行完整切除,13例行姑息性切除,其余4例未切除行探查活检。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17例,术后复发4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恶性肿瘤35例,术后复发8例,5例行根治术,3例行部分切除术。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目前主要靠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腹膜后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侵犯脏器者应采用联合脏器切除;切除后再发者宜再次手术切除。
黄项武吴志清蔡清河
关键词: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262例环状痔的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探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痔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262例环状痔行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62例中除1例肛门狭窄、3例术后大出血外,其他病例恢复情况令人满意。结果表明,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痔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美观等优点。
黄项武吴志清江小杰蔡清河
关键词:PPH外剥内扎术环状痔
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的治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22年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e appendectomy,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15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85例行LA(LA组),69例行OA(OA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手术前后炎症指标等资料。结果显示,LA组在腹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炎症恢复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LA组和OA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与OA相比,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行L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李燕芳吴志清林振华沈剑粦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美克尔憩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美克尔憩室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2016年我院小儿外科收治的16例美克尔憩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7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9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明显优势。
吴志清林振华谢正悦庄金水李燕芳
关键词:美克尔憩室腹腔镜憩室切除术
肾上腺偶发瘤19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提高肾上腺偶发瘤早期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9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为:髓质脂肪瘤3‘例,腺瘤3例,皮质癌2例,囊肿5例,假性囊肿2例,节神经细胞瘤1例,肉瘤1例,转移癌1例,神经鞘瘤1例。19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5个月~10年,4例恶性肿瘤者死亡,15例良性病变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上腺偶发瘤术前定性诊断困难,应积极手术治疗。
李励献谢锦来罗立君谢建兵林国伟吴志清
关键词:肾上腺偶发瘤
1256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2014年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病率居小儿急腹症首位[1],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治疗以阑尾切除为主。早期诊断是治愈小儿急性阑尾炎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一般典型病例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小儿阑尾炎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特别是婴幼儿患者,体检不合作,加之患儿对腹痛的表述和压痛点的定位欠准确,容易延误诊断而得不到早期治疗,并发穿孔出现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林振华谢正悦吴志清庄金水李燕芳
关键词:阑尾炎儿童
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所有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中,27例肝损伤,18例脾损伤,9例小肠穿孔,10例腹壁部软组织挫伤。对患儿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肝损伤13例,脾损伤15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肝损伤14例,脾损伤3例;其它治疗方式19例。所有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采取CT、B超以及腹部穿刺检查能迅速和准确诊断腹部内脏器官是否损伤及其损伤程度;对于其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取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吴志清
关键词: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