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彦芳

作品数:1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历史地理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教育
  • 3篇农村
  • 2篇新式学堂
  • 2篇新学
  • 2篇新学教育
  • 2篇私塾
  • 2篇清末
  • 2篇近代乡村
  • 1篇抵制
  • 1篇地方高校
  • 1篇新政时期
  • 1篇学史
  • 1篇学堂教育
  • 1篇学制
  • 1篇学制改革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技法
  • 1篇灾害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原因

机构

  • 9篇山西大同大学
  • 4篇宁夏大学
  • 2篇大同大学

作者

  • 12篇吴彦芳
  • 3篇徐静
  • 1篇李珍梅

传媒

  • 3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大观(论坛)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兰台世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年
在全国高校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背景下,一些高校注重从地方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积极探索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目前,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对该地优秀文化认识不足、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地方文化应用不善、专业人才缺乏等困难。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理念,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教学阵地作用;丰富地方文化教育实践载体等方面寻求出路。
吴彦芳
关键词: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云冈石窟飞天壁画的色彩表现手法研究
2024年
基于现代色彩理论的视角对云冈石窟中飞天壁画的色彩表现手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壁画色彩的基本构成、视觉效果以及象征意义,同时结合壁画创作的技术手法,详细解析色彩的混合与搭配技巧。通过对比现代视觉艺术中的色彩运用,评价云冈石窟飞天壁画在当时背景下的色彩创新性及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以揭示色彩在艺术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同时为古代艺术作品的现代解读提供新的视角。
吴彦芳
关键词:艺术技法视觉分析
近代新式学堂教育与农村问题
2010年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方面废八股、停科举、大力推进新式学堂教育,初步建立起了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现代化教育体制。新式学堂教育代替旧式科举教育,实行普及教育,取消了按额取士的限制,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教育对象,扩大了教育范围,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极大推动了城市现代化进程。
吴彦芳
关键词:学堂教育中国现代化建设城市现代化进程清末新政时期科举教育教育体制
学制改革与农村社会——1905年至1937年农村社会的考察
本文运用计量史学及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农村新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以教育转型为切入点,分析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及落实对农村社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造成这种负面影响的新学原因。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描述了新教育在农村的萌芽;...
吴彦芳
关键词:教育学史学制改革农村社会
文献传递
近代乡村新学教育发展缓慢的政府原因被引量:1
2013年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新学教育。然而,这种靠政府强力推行的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却举步维艰,与传统的私塾教育相比处于弱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届政府普遍漠视乡村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文化竞争的角度解析这些原因,对正确认识乡村社会的教育文化有重要意义。
吴彦芳徐静
关键词:乡村教育新学教育教育资源
近代新式学堂教育与农村问题被引量:2
2010年
20世纪初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兴办新式学堂教育。新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大批乡村知识青年在毕业后滞留城市,脱离农村。从教育这方面来分析,主要是由于新式学堂集中于城市,新教育学费昂贵,教育内容发生了改变而造成的。
吴彦芳
关键词:新式学堂农村
清末民初乡民抵制新学原因初探被引量:5
2008年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行新学教育,然而这种靠政府强力推行的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却举步维艰,与传统的私塾教育相比处于弱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新教育不为广大乡民所接受,乡民抵制新学是一个重要原因。从文化竞争的角度剖析这些原因,无疑对我们正确认识乡村社会的教育文化有重要意义。
吴彦芳
关键词:清末民初新学教育私塾教育
近代学制转变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被引量:2
2007年
20世纪初,清政府进行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的废除,使农村文化体系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士绅逐渐退出农村社会,农村传统文化生态环境随之失衡,给农村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吴彦芳
关键词:科举制文化生态环境
从近代学制转变看20世纪初农村经济的衰落
2015年
20世纪初,农村经济走向全面衰落。学术界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诸如国内外资本主义的冲击、国内封建半封建的剥削、自然灾害连年频发和兵患匪患严重等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而对学制转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副作用研究相对较少。清政府对学制的改革造成了农村人才流失、文化断层、金融枯竭等一系列现象,阻断了近代农村的现代化,加速农村走向了全面衰落。
徐静吴彦芳
关键词:近代学制资本流失
民国时期宁夏自然灾害及荒政述略被引量:1
2015年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自古就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民国时期是宁夏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时期。灾后民国政府当局采取了一些救荒措施,但由于民国时期时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救荒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生活和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宁夏史料中,有关民国时期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救荒措施的资料欠缺并零散。笔者尝试从零散的史料中对民国时期宁夏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及其特点、民国时期不同政权采取的荒政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性研究。
徐静吴彦芳
关键词:自然灾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