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尧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吸入药物治疗的药学服务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关注如何为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从药学治疗的各个方面及层面探讨如何为患者提供合理必要的药学服务。结果:为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提供相关药学服务,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吸入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高,应对其进行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等药学服务。
- 吴地尧徐劲松李刚熊焕文张增珠
- 关键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吸入药物药学服务
- 奥美拉唑联合用药致心前区疼痛1例用药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09年12月2日以"高血压病3级、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收治的1名79岁男性患者,在应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过程中心前区疼痛的观察和治疗,提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奥美拉唑与其它药物联用易引起心前区疼痛的不良反应。因样本有限,普遍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 张增珠李刚吴地尧李先飞肖汉扬
- 关键词:奥美拉唑心前区疼痛联合用药用药分析
- 某院住院患者应用西咪替丁注射液处方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西咪替丁注射液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应用合理性。方法:利用"医信通"电子病历质量监控与维护系统,对该院2009年1~5月住院患者中含西咪替丁注射液的164张电子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结果:该院对西咪替丁注射液的应用大致合理,有152例患者在临床诊断与适应证的吻合程度上存在欠缺,有20例在药物用量和合并用药方面存在隐患。结论:临床医师应对药品说明书有更多了解,加强安全、合理用药意识;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力度,共同优化药学服务。
- 吴地尧李刚于永洲张静张增珠肖汉扬
- 关键词:西咪替丁注射液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 碘佛醇致迟发型严重低血压1例被引量:4
- 2010年
- 患者,女,7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0余年,加重3h于2009年12月7日急诊人院。1994行“直肠癌根治术”并化疗3次,2009年3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给予“胰岛素、阿卡波糖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辛伐他汀片”等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竭、2型糖尿病、直肠癌术后。体检:T37℃,R20次/min,HR827次/min,BP134/76mmHg。
- 张增珠揭继焘李刚吴地尧肖汉扬
- 关键词:碘佛醇低血压迟发型
- 六味安消胶囊致临床不良反应2例被引量:3
- 2009年
- 患者1:女性,65岁,2008年10月2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遵医嘱于21日中午服用六味安消胶囊(江西博士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702)1.5g(0.5g/粒),tid,服用药物30min后出现全身寒战、乏力等症状,患者即自行停药,下午17时后症状缓解。
- 张增珠李刚吴地尧李先飞
- 关键词:六味安消胶囊
- 静滴夫西地酸钠引起抽搐1例被引量:3
- 2010年
- 男性患者,45岁,于2009年9月28Et行肠造瘘术后次日静滴0.5g夫西地酸钠(成都天台山药业生产。批号090715),滴速约为120滴/min,静滴完毕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现象。于3h后,换右手静滴500ml聚明胶肽注射液补充术后循环血容量,滴速约为120滴/min,在输入约30ml后,患者诉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予停止输液,
- 吴地尧李刚张增珠
- 关键词:夫西地酸钠抽搐皮肤红肿
- 哮喘、COPD患者吸入治疗现状及影响吸入技术因素调查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需吸入治疗人群中实际进行吸入治疗现状,调查吸入治疗患者对吸入技术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56例需要行长期吸入治疗的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现场演示使用吸入技术的正确与否及记录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就诊最高医院及既往吸入治疗情况,调查吸入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6例患者中实际曾经吸入治疗的患者有41例(73.21%),能坚持吸入治疗的仅有6例(10.71%),曾接受过吸入技术教育的有22例(39.29%),掌握正确吸入方法的有11例(19.60%)。曾经接受过吸入技术教育的22例患者中10例(24.40%)能正确使用,19例未接受教育患者中仅有1例(2.40%)能正确使用,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0岁的32例患者中有6例(14.60%)能正确吸入治疗,<60岁的9例患者中有5例(12.20%)能正确使用吸入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际进行吸入治疗及长期坚持规律吸入的患者比例较低,曾经接受过吸入技术教育指导的患者也较低,患者吸入技术的掌握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及是否接受吸入技术的教育有关。
- 熊焕文吴地尧宋宁燕徐劲松翁燕红舒思锋
- 关键词:吸入治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