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勤丽

作品数:21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7篇病理
  • 5篇肿瘤
  • 5篇淋巴
  • 4篇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学
  • 3篇原发性
  • 3篇细胞癌
  • 3篇临床病理
  • 3篇宫颈
  • 3篇恶性
  • 2篇胰腺
  • 2篇异位胰腺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异位...
  • 2篇细胞学
  • 2篇细胞学检查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临床病理学
  • 2篇临床病理学特...

机构

  • 20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1篇吴勤丽
  • 7篇廖旭慧
  • 6篇张海
  • 4篇胡向荣
  • 3篇欧阳露
  • 2篇吴珺
  • 2篇陶勇玲
  • 2篇赵碧芬
  • 1篇林黎明
  • 1篇王伟新
  • 1篇王晓丽
  • 1篇卢丽平
  • 1篇马光丽
  • 1篇兰俊
  • 1篇曲志刚
  • 1篇汤亚男
  • 1篇章俏雷
  • 1篇李廷
  • 1篇杜小鹏
  • 1篇韩丽林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朗格汉斯细胞与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机制的探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变化。方法:选取尖锐湿疣组30例,正常对照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尖锐湿疣组织和正常组织进行CD1a、S-100蛋白、HLA-DR检测,统计表达阳性的LC数量并观察其形态。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的CD1a、S-100蛋白、HLA-DR阳性的LC表达均比正常组织降低。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表达也有差异。结论:尖锐湿疣组织中存在着LC的缺失和抗原提呈功能异常,这可能与尖锐湿疣的发病与复发有关。
卢淑娇吴勤丽宁海明韩丽林
关键词:尖锐湿疣朗格汉斯细胞CD1AS-100HLA-DR
HPV E6/E7 mRNA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963例已婚女性,根据筛查方法不同分为TCT+HPV DNA组(525例)和TCT+HPV E6/E7 mRNA组(438例)。比较HPV E6/E7 mRNA检测和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TCT+HPV E6/E7 mRNA组初筛阳性率为32.00%(140/438),低于TCT+HPV DNA组的39.00%(204/525)(P<0.05)。两组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NILM)、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阴道镜转诊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CT+HPV E6/E7 mRNA组宫颈癌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37.19%、98.47%及64.61%,均高于TCT+HPV DNA组的19.93%、67.52%及4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PV E6/E7 mRNA和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余伟廖旭慧吴勤丽吴琦
关键词:TCT宫颈癌
早期胃癌26例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内镜下病理特点及分型,以期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大小、类型、浸润深度,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26例胃镜诊断为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均确诊为胃癌,发病部位以胃窦部最多,分型以表浅型最多。结论胃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早期胃癌好发部位是胃窦部。
张海吴勤丽廖旭慧吴珺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病理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为EMs患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EMs患者42例为观察组,收集其异位内膜组织,另外选取同期行宫腔镜检查排除EMs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取其正常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内膜组织HIF-1α、sFlt-1表达情况,分析EMs异位病灶组织中HIF-1α、sFlt-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Spearman分析二者在EMs异位病灶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内膜组织中HIF-1α、sFlt-1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HIF-1α、sFlt-1阳性表达率(69.05%、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6.67%、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31、5.040,均P<0.05)。EMs异位病灶组织中HIF-1α、sFlt-1阳性表达与患者月经周期、临床分型均无关(均P>0.05),与美国生育协会(r-AFS)分期、痛经程度均有关(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Ms异位病灶组织中HIF-1α、sFlt-1表达与r-AFS分期、痛经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HIF-1α r=0.259、0.167,sFlt-1 r=0.108、0.124,均P<0.05),且HIF-1α与sFlt-1表达也呈正相关(r=0.281,P<0.05)。结论 HIF-1α和sFlt-1在EMs患者异位病灶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表达可预示患者临床分期和痛经程度。
毛新武程婷婷张晓文吴勤丽张海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缺氧诱导因子-1Α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二例被引量:1
2009年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一种少见的髓细胞系恶性肿瘤变异,表现为由原粒细胞或原粒细胞及较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构成的髓外肿瘤性包块。现报告2例GS,并复习相关文献。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例1,女性,19岁。
吴勤丽胡向荣
关键词:肉瘤白血病
不同年龄ⅠA2~ⅡA2期宫颈癌临床和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ⅠA2~ⅡA2期宫颈癌妇女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13例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资料,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5岁组(52例)和≥35岁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 <35岁组患者初次性生活年龄显著低于≥35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7,P<0.05),首发临床症状中接触性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35岁组患者(χ~2=6.221,P<0.05),而阴道不规则流血发生率显著低于≥35岁组患者(χ~2=4.634,P<0.05),<35岁组患者吸烟率显著高于≥35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5,P<0.05)。两组患者初潮年龄、孕次、产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4、1.023、0.978,均P>0.05),且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35岁组腺癌比例、临床分期Ⅰ期比例和切缘阳性比例均显著高于≥3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85、5.305、4.744,均P<0.05)。两组患者肿瘤生长方式、病理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宫颈浸润深度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803、1.159、0.407、1.090、0.972,均P>0.05),两组患者肿瘤生长方式均以外生型为主,<35岁为46.15%,≥35岁组为40.98%。结论性生活过早、吸烟在<35岁年龄组宫颈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年轻宫颈癌患者肿瘤类型中腺癌比例增加,且易发生切缘阳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张小燕廖旭慧吴勤丽张海
关键词:宫颈癌病理预后
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MSCT和MR诊断
<正>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又称为迷走胰腺(aberrant pancreas),其定义为正常胰腺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两者之间没有解剖上的联系,拥有独立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1]。它属于一...
林黎明兰俊吴勤丽邹建勋
关键词:异位胰腺十二指肠
文献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8年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egren's syndrome.pSS)是因淋巴细胞浸润泪腺和涎腺而造成以口、眼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933年由Sjoegren首次报告,多见于中年女性,除损害外分泌腺外,有1/3可累及其他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我们收治1例pSS累及CNS患者,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汤亚男吴勤丽卢丽平杜小鹏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文献复习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浸润中年女性
大肠癌nm23、p53、CerbB-2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nm23、p53、CerbB-2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4例大肠癌组织中的nm23、p53、CerbB-2的表达。结果大肠癌中nm23、p53、CerbB-2的阳性表达分别是41.7%、64.3%、59.5%。nm23阴性、p53、CerbB-2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89.8%、85.2%、88.0%,均高于nm23阳性、p53、CerbB-2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57.1%、53.3%、58.8%),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有两个及以上指标表达异常者淋巴结转移率为84.0%,高于一个指标表达异常或三个指标均不表达异常者淋巴结转移率(64.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m23、p53、CerbB-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nm23、p53、CerbB-2的表达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可作为临床检测转移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吴勤丽赵碧芬胡向荣欧阳露
关键词:大肠癌淋巴结转移NM23P53CERBB-2基因表达
皮肤Merkel细胞癌1例
2006年
欧阳露吴勤丽陶勇玲
关键词:MERKEL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