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静玉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MSE与MoCA在中山市社区老年人群界值划分的初步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中山市社区认知正常老年人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评分的划界分。方法:于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中山市11个社区展开调查,通过社区社工按随机名册顺序招募老年人,由中山市人民医院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神经心理测评员进行相关量表测评,按临床标准诊断分为正常组、可疑轻度认知障碍(MCI)组、MCI组、痴呆组,探讨社区认知正常老年人MMSE和MoCA的最佳截断值。结果:本研究共招募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222人,完整完成筛查220人。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MMSE划界分21~22分,MoCA划界分16~17分。按不同教育程度MMSE文盲组划界值16~17分,小学组21~22分,MoCA文盲组划界值8~9分,小学组17~18分,初中及以上组22~23分。结论:中山市社区老年人认知正常MMSE划界分文盲组与国内标准一致,小学组高于国内标准,而MoCA(北京版)的划界分均低于国际及国内标准,所得划界分更适用于本地惯用粤语人群。
- 佘子瑜欧振日欧结艳夏生林吕静玉叶心萍梁建敏陈洁卢奎林海梁韵徐雪影
-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老年人
-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周林频谱仪在Ⅱ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周林频谱仪在Ⅱ期压疮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内科46例入院时带入Ⅱ期压疮患者,应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周林频谱仪局部治疗,评定疮面愈合效果。结果莫匹罗星软膏应用Ⅱ期压疮治疗的有效率为88.5%。结论莫匹罗星软膏联合周林频谱仪治疗Ⅱ期压疮有效,可用于临床和社区。
- 颜国慧黄七林梁琼珍吕静玉
- 关键词:压疮药物护理
- 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对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降低跌倒发生率。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进行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21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为97.14%,对照组的护理效果为89.52%,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19%)也要高于对照组(87.62%),P <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显著,可以进一步推广发展。
- 吕静玉
- 关键词:神经内科跌倒护理管理
-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脑卒中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5.1%,干预组为21.6%,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χ2=6.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 颜国慧王欣李钰燕梁琼珍黄七林吕静玉
-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护理干预
- 分析综合护理对PICC置管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
- 2019年
-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117例PICC置管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PICC置管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分布情况、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次数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脑卒中患者采用置管前、置管中及置管后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穿刺次数,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 欧结艳吕静玉李兴金
- 关键词:脑卒中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综合护理
- 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80例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遵循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术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水平;术后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负性心理和心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0%(40/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评分(96.04±3.23)分优于对照组的(82.13±3.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心功能,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升患者满意度。
- 吕静玉
- 关键词:术后护理要点并发症
- 应用尿常规指标指导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管更换
- 2023年
- 目的:探究应用尿常规指标指导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管更换。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比较两组导尿管更换时间、亚硝酸盐(NIT)、细菌计数(BACT)、白细胞计数(WBC)、PH值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BACT、WBC、PH值与导尿管更换时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尿管更换时间、NIT、BACT、WBC、PH值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3.3%)高于对照组(24.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尿常规NIT、BACT、WBC、PH值水平与导尿管更换时间呈正相关(r=0.433,0.726,0.476,0.413,P<0.05)。结论:依据尿常规指标进行尿管更换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尿常规与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时机具有相关性,对指导患者尿管更换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 吕静玉黄爱筠徐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