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核科学技术
  • 7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萃取
  • 4篇动力学
  • 4篇模拟高放废液
  • 4篇乏燃料
  • 4篇高放废液
  • 4篇
  • 3篇动力学研究
  • 3篇乙醛
  • 3篇乙醛肟
  • 3篇硝酸
  • 3篇光度
  • 3篇光度法
  • 3篇核燃料
  • 3篇反应动力学
  • 3篇分光光度法
  • 3篇PUREX流...
  • 3篇TBP
  • 3篇
  • 2篇亚硝酸
  • 2篇氢氧化铁

机构

  • 2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柏林自由大学

作者

  • 22篇叶玉星
  • 5篇叶国安
  • 4篇唐洪彬
  • 4篇吴冠民
  • 4篇朱文彬
  • 3篇韩清珍
  • 3篇张虎
  • 2篇蒋德祥
  • 2篇赵沪根
  • 2篇董钰
  • 2篇胡景炘
  • 2篇石伟群
  • 2篇高源
  • 2篇程琦福
  • 1篇王孝荣
  • 1篇李高亮
  • 1篇杨学先
  • 1篇朱志轩
  • 1篇赵燕菊
  • 1篇陈辉

传媒

  • 9篇原子能科学技...
  • 7篇核化学与放射...
  • 2篇科学中国人
  • 2篇全国核化学化...
  • 1篇''99核燃...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HDECMP-TBP/煤油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硝酸和混合稀土元素的工艺行为研究
测定了22%DHDECMP-42%TBP/OK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硝酸和混合稀土元素的分配比,并在微型离心萃取器(转鼓Φ1c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硝酸和混合稀土元素的工艺研究.萃取器A为6级萃取2级洗涤;反萃器...
叶玉星吴冠民朱文彬
关键词:TBP模拟高放废液
文献传递
盐环境中的铀在Fe(OH)_3中的吸附被引量:5
1993年
采用间歇平衡实验,研究了氯化钠饱和溶液中UO_2^(2+)在Fe(OH)_3中的吸附比(R_s)与V/m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UO_2^(2+)起始浓度较低时,铀在Fe(OH)_3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铀的吸附浓度随吸附剂质量的增加而减少。
叶玉星G.MarxCh.Keiling
关键词:氢氧化铁
钍、铀和钚在盐环境中的迁移行为研究被引量:4
1996年
采用柱迁移实验研究了钍、铀和钚在盐柱上的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水溶液的pH值对钍、铀的回收率影响很大。pH≥3时,约85%Th^(4+)被阻滞在盐柱上。铀通过NaCl柱时,其化学回收率与pH值的关系曲线呈“马鞍型”;pH≤2或pH≥8时,化学回收率>84%;pH≈6时,化学回收率仅为9%。进料液或淋洗液中的配位剂影响铀、钚在盐柱上的迁移。阻滞在盐往上的大部分铀分布在距离进料口下端2cm之内。以NaCl为填充材料,淋洗液pH=12时,钚几乎100%阻滞在盐柱上。铀和钚易与DBP、TBP形成大分子配合物而被盐柱阻滞。
叶玉星
关键词:配位剂
崭新的燃料——核燃料
1999年
人类对火的利用开创了应用能源的历史。不少古老的民族,把提供火的自然力人格化,传颂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十八世纪煤成为主要燃料和近代蒸汽机的出现,带来一场工业大革命,成为人类利用能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百年来,随着发电机和远距离输电的诞生,人类开始了电气时代,进入了近代的文明社会。
王方定叶玉星
关键词:核燃料火电站化石燃料发电成本核反应堆
特丁基肼还原Np(Ⅵ)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硝酸体系中特丁基肼还原Np(Ⅵ )的动力学。考察了特丁基肼浓度、酸度、NO-3 浓度、UO2 + 2 浓度、Fe3 + 浓度以及温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求出了反应动力学方程 :-dc(Np(VI) ) /dt =kc(Np(Ⅵ) )c0 .9(TBH) /c0 .75(H+ )。 2 5℃时的速率常数 :k=5 .4 4 (mol/L) -0 .15·min-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a=6 1.2kJ/mol。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 ,NO-3 ,UO2 + 2 ,Fe3 + 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 ;
石伟群唐洪彬叶玉星胡景炘张先业
关键词:动力学乏燃料后处理PUREX流程分光光度法
铀和锆在镉中的分布
1997年
对U-10Zr合金在475、500℃下U、Zr在液态Cd中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用JCXA-733电子显微分析仪测定了金属Cd中U、Zr的浓度,采用元素特征X射线面扫描法分析了U、Zr在金属Cd中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U、Zr在金属Cd中分布是均匀的;溶解了U-10Zr合金的金属Cd中存在少量微小的颗粒(析出物),此类析出物中含有金属Cd原料中已存在的杂质元素K。
叶玉星高源
关键词:电解精炼乏燃料回收
军民两用的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2001年
1引言 20世纪30年代末核裂变现象的发现开辟了利用核能的现实的途径,1942年美国建成了第一座天然铀反应堆,使核能的利用变为现实。从此,导致了核武器的发明及几百座的大型核电站及各种核动力船舰的建成使用。核能是继化石燃料和水力资源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种主要能源。
叶玉星
关键词:军民两用乏燃料后处理核燃料循环
乙醛肟与亚硝酸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乙醛肟与亚硝酸在高氯酸和硝酸介质中的反应动力学,得到了反应动力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20℃时,乙醛肟与亚硝酸的反应速率常数为(921.6±7.4)(mol/L)-1.5.min-1,乙醛肟与亚硝酸能快速发生反应;提高乙醛肟、亚硝酸浓度和温度,乙醛肟与亚硝酸的反应速率随之加快。在乏燃料后处理中,当以乙醛肟作为U、Pu分离的还原剂时,其本身又可作为亚硝酸清扫剂,此时,无需另加支持还原剂。
韩清珍叶国安叶玉星张虎
关键词:乙醛肟亚硝酸分光光度法反应动力学
硝酸介质中镅与镧系元素的DPTP分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选定2,6-二-(5,6-二正丙基-1,2,4-三嗪-3-取代)-吡啶(DPTP)萃取体系,以Am和Eu作为三价锕系与镧系元素的代表,实验考察平衡时间、萃取剂浓度、水相酸度等对Am与Eu萃取分配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PTP萃取锕系和镧系的概念流程,并用串级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6级萃取、2级洗涤、6级反萃,Am的收率为98.42%,Eu的萃取率小于0.1%;有机相中Am、Eu的反萃率均大于99.9%;分离因子SFAm/Eu=45,SFEu/Am>103。
唐洪彬叶国安程琦福叶玉星蒋德祥朱文彬陈辉张虎何辉李高亮
关键词:镧系元素萃取
DHDECMP-TBP/煤油萃取模拟高放废液中的裂片元素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实验测定了22%DHDECMP 42%TBP OK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Zr、Mo、Cs等裂片元素的分配比,并在微型离心萃取器(转鼓10mm)串联台架上进行了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裂片元素的工艺研究。采用6级萃取,2级洗涤,6级反萃,流比AF∶AX∶AS=1∶1.5∶0.5,BF∶BX=1∶1,实验考察了裂片元素的各级浓度分布。对Zr、Mo的净化系数DF分别为3.2、18;对Rb、Cs、Sr、Ba,DF>103。
叶玉星吴冠民朱文彬
关键词:煤油模拟高放废液离心萃取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