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琪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社会支持视角下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我国社会工作先行城市社会工作人才流失情况近些年在不断加剧,随着国内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深度访谈职业社会工作者,探究职业倦怠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情况,从而丰富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研究,为社会工作者构建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 石亚史天琪
-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社会支持
- 情境胜任力的生成机制 ——基于本土社会工作督导实践的个案研究
- 随着新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的演变,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与优化公众服务供给成为由顶层设计至基层实践的改革指导方针,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对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专业化社会服务需求尤其重要。社会工作专业督导作为保障专业服务质量的...
- 史天琪
- 关键词:本土化情境
- 中国本土语境下社会工作督导的内涵:项目实践中的自觉与自决被引量:11
- 2019年
-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工作督导研究与实践衔接的滞后性开始显现。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和职业实践的重要环节,厘清当下本土社会工作职业环境特征中的专业督导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在概述西方社会工作督导涵义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督导实践案例,探讨本土语境中社会工作督导的涵义,研究发现,项目服务处境与社会工作督导实践具有互构性,其核心是通过体验式思维实现实证思维与场景思维的转换和整合,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自觉与自决。
- 童敏史天琪
- 关键词:反身
- 专业化背景下社工机构督导的本土定位和分工——基于厦门A社工机构的个案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近年来,中国社会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机构督导的培育成为进一步促使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由于政府推动和教育先行的历史原因,我国社工机构都以外部督导为主,而这种督导机制存在一定弊端,近几年各省市相继开展机构内部督导人才的培育工作,大多数社工机构正处于由外部督导为主向内外部督导结合的探索转型阶段。此时,内部督导和外部督导的权责划分和角色定位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乎督导功能的落实。本文通过对厦门一家社工机构的督导培育和转型过程的深入分析发现:目前社工机构既需要内部督导,也需要外部督导,两者各有侧重;内部督导和外部督导的定位和分工不同,前者偏重于实践层次,如行政、情绪支持及具体实务议题等事项,后者则偏向于抽象层次,如实务品牌建立、实践理论提升及项目提炼等长远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督导者的督导";中国本土督导的功能与西方不同,需要在教育、行政和支持三种基本功能基础之上,增添项目规划和资源链接两种新的任务。本研究的结果将为中国本土社工机构的督导设置和培育提供基本的指导。
- 童敏史天琪
- 关键词:督导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本土框架和理论依据——一项本土专业服务场域的动态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近十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由体制外逐渐走进体制内,与体制的融合成为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而融合的最基础专业服务场域就是社区。文章针对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动态关联的分析发现:(1)居委会承担着管理和服务双重角色,采取综合管理服务方式,与追求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存在不同的服务逻辑;(2)借助项目综合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居委会的综合管理服务融合起来。两种常见的融合方式,一是注重社区整体能力提升的社区社会工作;二是关注专项服务延伸的社区的社会工作;(3)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是"双主体(社会工作者和居委会)"的项目综合社会工作服务的场景服务逻辑,有别于西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注重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开展的综合社会工作服务逻辑。
- 童敏史天琪
-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居委会
- “开放收养”中的社会工作伦理议题
- 2013年
- “开放收养”是指收养家庭与原生家庭愿意共同分享孩子的相关讯息,这样的关系可以在孩子安置前、后的某些时期,也可以在孩子的未来成长阶段持续下去。为了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收养家庭、收养模式,使被收养儿童可以更好的成长,社会工作开展开放收养方面的工作是有必要的。结合开放收养模式的概念和优势,将伦理思考与实务应用结合起来,提出“开放收养”服务中社会工作的关注点,实现伦理与实际服务的有效结合。
- 史天琪
-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