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海燕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氟沙星
  • 1篇药物
  • 1篇引线
  • 1篇用药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韧带重建
  • 1篇沙星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前交叉韧带损...
  • 1篇前交叉韧带重...
  • 1篇住院病历
  • 1篇左氧氟沙星
  • 1篇腱断裂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手术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卢海燕
  • 2篇林文宏
  • 1篇饶智辉
  • 1篇谢细葵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自制等长测试工具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评价自制等长测试工具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定位股骨隧道内口的准确性,总结应用技巧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2-01—2023-06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1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术中将直径2.4 mm螺钉捆上2号强生缝线,经前内侧入路置入,尾线从胫骨隧道引出,此时拉紧尾线屈伸膝关节,观察尾线长度变化,如果长度变化小于2 mm即可认为该股骨隧道内口合适,如果长度不满意则微调位置测试,直至找出最满意的类等长点。结果术中2例第1次定点时屈伸伸缩<1 mm。9例第1次定点屈伸伸缩≥1~2 mm,微调位置再测试1次选位置更优处。8例第1次定点屈伸伸缩>2 mm,第2次定位时5例屈伸伸缩<2 mm;3例进行第3次定位,其中2例屈伸伸缩<2 mm,1例屈伸伸缩>2 mm。1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期间无韧带松弛及韧带再断裂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81.1~88.2分,平均84.7分;膝关节IKDC评分为78.1~84.8分,平均81.4分;Lachman试验中胫骨相对于股骨出现前移0.66~6.20 mm,平均3.43 mm。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应用自制等长测试工具可以提前测试股骨隧道内口定点是否符合类等长,等长测试工具制作简易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无需较长的学习曲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一步完善设计。
卢海燕赵达锋陈剑范华强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
设计应用简易引线器改良套线引线编织法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设计简易引线器,采用改良套线引线编织法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探讨其应用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06-2018-10收治急性跟腱断裂24例,设计简易引线器引线,采用改良套线引线编织法微创吻合,术后石膏托固定于跖屈20°~30°位,指导患者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1.7%。结论应用自行设计简易引线器,采用改良套线引线编织法微创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操作便捷,吻合可靠,创伤小,美观,经济,值得推广。
卢海燕赵达锋高希林梁彬杰陈剑董晖董辉详季明华
关键词:急性跟腱断裂微创
某院36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出院病历36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1%,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为51.56%,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3%,Ⅱ类切口手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7.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符合要求,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相对得到有效控制。Ⅱ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相对比较高,使用时间比较长。
卢海燕林文宏谢细葵
关键词: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中国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有关奠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中国人群CAP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21,P<0.01,OR =2.91,95% CI 2.07.4.07);2组细菌学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4.91,P<0.01,OR=2.97,95% CI 1.92~4.58);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P=0.48,OR=0.86,95%CI0.56~1.31).Begg&#39;s检验和Egger&#39;s检验显示无发表性偏倚.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中国人群CAP的疗效要高于左氧氟沙星,但两者安全性相当.
林文宏卢海燕饶智辉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社区获得性肺炎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