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肿瘤
  • 4篇腹腔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急性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腺炎
  • 3篇急性胰腺炎
  • 3篇腹腔镜
  • 2篇血清
  • 2篇胰腺炎患者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乳腺
  • 2篇术后

机构

  • 12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3篇卢云锋
  • 4篇张志强
  • 2篇王志军
  • 1篇陈晓丽
  • 1篇赵合庆
  • 1篇王加一
  • 1篇陈晓莉
  • 1篇张晨阳
  • 1篇张勇
  • 1篇李治国
  • 1篇张志强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广东医学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在合并肝硬化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法在合并肝硬化肝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因肝细胞癌行肝切除的64例患者分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组31例(A组)和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组33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1)。A组术后腹腔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保留半肝动脉血供的入肝血流阻断可减轻术后肝功能损伤,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
张志强卢云锋陈晓莉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肝血流阻断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索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机制和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安阳市人民医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银杏叶提取物+综合治疗组(治疗组)25例,完成实验过程21例。单纯综合治疗组(对照组)29例,完成实验过程23例。综合治疗包括应用生长抑素、抗生素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静滴银杏叶提取物87.5mg。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7天,检测两组血TNF-α、IL-6、淀粉酶水平;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血清MDA水平,BalthazarCT评分;观察两组腹痛、腹胀、压痛变化;比较胰腺感染发生率。所有实验数据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使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和成组t检验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x。检验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第3天、7天血TNF-α、IL-6、血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7天血清MDA水平,BalthazarC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压痛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胰腺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减轻SAP患者的细胞因子释放,抑制氧化应激,清除体内氧自由基,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防治胰腺感染和坏死,抑制病情发展。
张志强陈晓丽卢云锋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重症急性胰腺炎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细胞氧自由基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5例。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在患者排气排便之后再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措施。观察两组住院指标,并在住院后的第1、7d,对比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3)以及血清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第1d的血清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7d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CD3)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起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清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促进身体恢复,可进一步推广。
卢云锋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
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评价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3例急性完全性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行经肛门肠梗阻导管置入术,40例置管成功,冲洗引流7~10d后行腹腔镜探查.结果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引流时间为7~10d,平均(7.8±1.0)d.肠梗阻导管置入后1~6d,平均(3.2±1.4)d,腹痛、腹胀症状消失.38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Ⅰ期根治吻合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肛门肠梗阻导管减压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将急诊手术转化为限期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张志强卢云锋张晨阳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梗阻腹腔镜
保乳手术治疗年轻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及总体预后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保乳手术治疗年轻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及总体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年龄≥35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55),年龄<35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45),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和总体预后。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Ⅲ级患者所占比例、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者所占比例、HER-2阳性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不是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将术后放射治疗与保乳术相结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局部复发发生率。
卢云锋
关键词:保乳手术乳腺癌局部复发预后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临床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的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开腹切口疝修补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参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治疗老年腹壁切口疝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卢云锋
关键词:腹腔镜疗效
术后脂代谢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吻合口瘘发生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术后血脂指标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吻合口瘘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1例胃癌根治术后10 d内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医院胃癌根治术后10 d内未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所有患者术后1 d均完成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查。统计2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2组术后早期血脂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后血脂指标对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例数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术后1 d时血清TC、LDL-C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表明合并2型糖尿病、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后早期血清TC、LDL-C高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有关。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1 d时血清TC、LDL-C预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血清TC、LDL-C水平高与其吻合口瘘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术后早期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可用于预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风险。
卢云锋王志军
关键词:胃癌胃癌根治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术后再复发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给予颈白线入路术式治疗,治疗组给予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术式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参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7±0.6)h,术中出血量为(38.5±9.1)m 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1.4±0.4)h,术中出血量为(14.9±5.6)m 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入路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卢云锋张勇
关键词:甲状腺再次手术
纵切面与横切面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选取我院乳腺良性疾病患者84例(160个乳腺实性结节),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82个乳腺实性结节)和对照组42例(78个乳腺实性结节)。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纵切面超声引导,治疗组采用纵横切面联合超声引导。比较两组乳腺结节的旋切时间和旋切次数以及完全切除率,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旋切时间和旋切次数均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完全切除率为95.12%,治疗组完全切除率为96.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纵切面与横切面联合超声引导在乳腺微创旋切术中能有效减少旋切治疗时间,降低旋切治疗次数,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卢云锋
关键词:纵切面超声引导乳腺微创旋切术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和短期疗效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结肠癌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CME结肠癌根治术患者(CME组)及49例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和短期疗效。结果 CME组淋巴结清扫数为(22.6±8.9)枚,对照组为(15.2±6.3)枚,CME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Ⅲ期病例阳性淋巴结清扫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粪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CME根治术增加淋巴结清扫的数量,不增加手术风险,符合肿瘤学根治的规范,术后短期疗效良好。
张志强卢云锋
关键词:结肠肿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