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占葆娥

作品数:25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精液
  • 3篇内酯
  • 3篇排卵
  • 3篇排卵障碍
  • 3篇穿心莲
  • 3篇穿心莲内酯
  • 2篇顶体
  • 2篇顶体酶
  • 2篇顶体酶活性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聚集
  • 2篇中药
  • 2篇微量白蛋白
  • 2篇粒细胞
  • 2篇卵巢
  • 2篇男性不育
  • 2篇精液参数
  • 2篇精液质量
  • 2篇精子

机构

  • 22篇深圳市中医院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5篇占葆娥
  • 7篇张春雷
  • 6篇王晓忠
  • 5篇吕琪
  • 5篇曾学辉
  • 4篇徐淑屏
  • 4篇张书楠
  • 3篇梁广佳
  • 3篇冯玉丽
  • 3篇黄涛
  • 2篇李伟雄
  • 2篇何进才
  • 2篇陈甜甜
  • 2篇李忠新
  • 2篇关丽娜
  • 2篇刘心亮
  • 2篇花纯宏
  • 2篇陈德宁
  • 2篇周文彬
  • 2篇袁敏

传媒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实验与检验医...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亚型穿心莲内酯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三种不同亚型的穿心莲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醇提取法从穿心莲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内酯,将其分别加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然后用多功能血小板聚集仪测定ADP雳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三种内酯成分均具有抗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作用,以穿心莲内酯为最强,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具有较好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占葆娥王晓忠蒋尊成曾兰英索娟
关键词:穿心莲内酯血小板
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DMH诱发大肠癌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二甲肼(DMH)诱发大鼠实验性大肠癌的发生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用疏肝健脾方对动物模型进行防治。方法SD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MH20mg/kg颈部皮下注射,每周1次连续15周后停用MHC,预防和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方药2ml/只灌胃(2.0g/kg),大鼠分别在实验第9、14、19周取脾测定T淋巴细胞增殖和产生能力IFN-r和IL-2能力。结果SD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MH作用下,与单纯DMH诱发大肠癌比较,单纯诱癌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产生IFN-r和IL-2能力的显著下降(P值分别<0.005);然而,经疏肝健脾方防治后,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产生IFN-r和IL-2能力明显恢复。结论应用疏肝健脾方防治后能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二甲肼诱发大鼠实验性大肠癌的发生及T淋巴细胞功能,能减轻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姚良权聂陆安占葆娥李秀玉
关键词:肝郁脾虚二甲肼大肠癌实验性大肠癌T淋巴细胞功能疏肝健脾方药
操作过程规范图评价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从分析质量 计划模型导出“操作过程规范 (OPSpecs)” ,并用于评价满足室间质评性能准则所需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质控方法。方法 常规操作规范以OPSpecs图形式表示 ,其描述了当由特定质控方法提供期望的质量保证水平时 ,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的操作限。结果 OPSpecs图能用来比较不同质控方法的操作限和选择适合于特定测定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质控方法。将测定方法的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绘制在OPSpecs图上作为操作点 ,然后将其与候选质控方法的操作限相比较。结论 对所有自动化分析仪试验项目 ,均能采用类似方式进行质控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何进才王治国刘心亮李忠新占葆娥麻保玉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与精液有关参数的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道感染指标——精浆弹性硬蛋白酶(PMN-Elastase)与精液有关参数的关系。方法:用ELISA对129例不育男性患者精浆PMN-Elastase检测,并用化学方法对其精浆果糖、中性α-葡糖苷酶、酸性...
占葆娥周小梅陈德宁周文彬徐淑屏张书楠
文献传递
应用Sysmex XE-2100仪妊娠期外周血白细胞参数被引量:2
2010年
妊娠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妊娠期间体内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外周血血象也会发生生理性变化,如外周血白细胞可生理性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等[1]。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除采用传统的电阻抗法和射频法外.
李忠新柏芹占葆娥
关键词:妊娠幼稚粒细胞血细胞分析仪
全血乙型肝炎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20μl血清裂解液提取HBVDNA、和取同样量的全血经不同裂解液提取血液中血清及白细胞内总HBVDNA,同时经PCR检测。对78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两种取材方法检测HBVDNA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检测HBVDNA的最低检测限为1×103拷贝/ml,29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DNA阳性率为100%,血清阳性率为100%,P>0.05;37份HBsAg、抗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DNA阳性率为97.30%,血清阳性率为48.65%,P<0.01;12份HBsAg和抗HBc均为阳性患者全血检测HBVDNA阳性率为91.67%,血清阳性率为25%,P<0.01;20份非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均为阴性。血清HBVDNA阳性多数是ALT升高患者,其拷贝数均小于全血测定的拷贝数。结论全血检测HBVDNA阳性率高,避免血液中白细胞内HBV漏检,它能准确地反应血液HBV含量,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效果作监测。
占葆娥刘心亮徐淑屏吕琪
关键词:HBV全血阳性率血检抗HBC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与精液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占葆娥陈德宁徐淑屏张书楠周文彬
关键词:精液质量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
六西格码质量管理方法在血气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六西格码(6σ)质量管理方法对血气分析的室内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s,QC)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血气分析仪的性能。方法利用制程能力指数(Cp,Cpk)和Westgard标准化的6σ医学性能决定图对雷度ABL800血气分析仪6个月的QC结果进行分析。再以Cp1.33标准,6σ量度对其接受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pH,PCO2,PO2的Cp和Cpk值分别为1.95,1.93;1.74,1.71;1.60和1.45。上述指标结果优于Cp1.33标准规范,达到6σ质量管理要求制程能力Ⅱ级或以上。结论 6σ质量管理可确保雷度ABL800血气分析仪的性能完全符合CLIA′88能力验证计划的分析质量要求。
余文辉张书楠杨小红候智辉刘丹瑶占葆娥陈甜甜张春雷
关键词:血气分析六西格码
白血病细胞对BMSCs生长及其造血负调因子分泌的影响
2007年
目的研究在体外培养方式下K562细胞对正常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长特性及其造血负调因子TGF-β1、MIP-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加入K562与BMSCs直接接触与用隔离膜两种方式培养,并以单独培养BMSCs作对照,第2d、4d、7d、12d观察BMSCs生长增殖情况、TUNEL法检测BMSCs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周期变化;同时检测BMSCs中TGF-β1、MIP-1αmRNA的表达。结果两种培养模式下BMSCs在第12d时数量才显著减少,其凋亡在第4d后高于对照组(P<0.01),第3d、第7d时BMSCs G2期高于对照组(P<0.05);BMSCs胞浆TGF-β1、MIP-1αmRNA在第4d后高表达。结论K562细胞可抑制正常BMSCs生长,诱导其凋亡和G2期细胞周期阻滞,上调其TGF-β1的表达,是造成正常造血抑制和白血病细胞导致造血微环境损伤的原因之一。
梁广佳吕琪占葆娥张春雷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K562造血
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 探讨HBV血清标志物与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610患者的常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结果本组HBsAg(+)、HBeAg(+)、抗-HBcAg(+)血清样本226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85.84%;HBsAg(+)、HBeAg(+)血清样本45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93.33%;HBsAg(+)、抗-HBeAg(+)、抗-HBcAg(+)血清样本298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44.97%;HBsAg(+)、抗-HBcAg(+)血清样本41份,Pre—S1Ag阳性检出率为70.73%。HBeAg(+)组Pre—S。Ag检出率为87.08%,HBeAg(-)组Pre—S1Ag检出率为35.80%,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BcAg(+)组Pre·S1Ag检出率为64.50%,抗-HBcAg(-)组Pre-S1Ag检出率为82.55%,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e-S1Ag是HBV复制的可靠指标,与乙肝标志物联合检测可相互补充。
占葆娥吕琪张春雷王晓忠黄涛冯玉丽
关键词:前S1抗原乙肝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