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宁
- 作品数:34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日本弓背蚁颊下囊微生物的组成及多样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颊下囊中微生物(放线菌、细菌、真菌)组成、分布规律及细菌的多样性水平,以揭示其可能在蚂蚁食物利用、群体免疫等方面发挥的潜在功能。【方法】综合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H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在陕西杨凌采集获得的日本弓背蚁工蚁的颊下囊内含物、消化道、体表的微生物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从日本弓背蚁工蚁颊下囊内含物分离到10株放线菌,其中5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平均分离频率达到73.3%~96.7%;分离到7株细菌,其中4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N-B1和N-B4分离频率均达70%以上;分离到3株真菌,其中菌株P-F1(拟威克酵母菌属Wickerhamiella)为优势类群,分离频率达96.7%。从嗉囊、中肠及体表中分离到的菌株均可在颊下囊中发现,从颊下囊中分离到的菌株种类和菌落数量明显高于体表、嗉囊和中肠。Hi 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颊下囊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嗉囊和中肠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颊下囊和嗉囊样品中丰度较高的细菌类群明显高于中肠,中肠细菌组成相对较为简单;颊下囊中的优势属包括嗜果糖乳酸细菌属Fructobacillus、杆菌属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tomonas;颊下囊中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嗉囊和中肠。【结论】日本弓背蚁工蚁颊下囊中普遍存在放线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及其他优势菌群,且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嗉囊和中肠,这些微生物在蚂蚁食物利用、营养物质消化以及群体免疫中的潜在功能有待于深入研究。
- 张凯旋魏琮南小宁王云果贺虹
- 关键词:日本弓背蚁消化道
- 粘虫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的PCR-DGGE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研究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肠道细菌的多样性。采用常规分离培养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并以16SrD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肠道细菌进一步分离,DGGE分离样品是研磨提取粘虫中肠组织DNA、提取培养混合菌DNA及直接以培养混合菌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的产物。结果表明,共得到DGGE条带19条,其中肠组织研磨提取DNA的DGGE条带最多,为17条;直接以培养混合菌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次之,为13条;培养混合菌液提取DNA的条带最少,为12条。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时能获得更全面的微生物信息,可采用培养混合菌提取DNA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后续研究。
- 何彩南小宁张正青李孟楼
- 关键词:粘虫DGGE
- 利用无害化空间隔离装置预防鼠兔害危害林木的栽植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无害化空间隔离装置预防鼠兔害危害林木的栽植方法,涉及农林业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对于地下啮齿动物,围绕栽植林木地表以下的根部套设第一金属网套,利用所述第一金属网套隔离所述地下啮齿动物对林木根部的危...
- 韩崇选南小宁石建宁李建康邹垚杨静许淼任世恩梁南楠
- 文献传递
- 核桃举肢蛾田间羽化节律与交配行为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是核桃重要的蛀果害虫,通过明确核桃举肢蛾野外田间的羽化节律和交配行为,为核桃举肢蛾的性信息素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观察了核桃举肢蛾的羽化节律和交配行为等生殖活动规律。[结果]核桃举肢蛾需要历时45~60 min完成羽化行为,成虫羽化高峰期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上午10:00-13:00为羽化高峰期,高峰期的羽化数占整日羽化量的73.99%。雌雄虫比率接近1:1,其中羽化前期,雄虫羽化量比雌虫多8.67%,降雨降温天气条件可影响其羽化进程。成虫上午、中午和夜晚静伏不动,下午16:00至傍晚19:30成虫活跃,频繁爬行、飞翔。在此期间,观察到雌虫出现求偶召唤状态及交配行为。雌虫分散产卵,平均产卵量为22.6粒。[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核桃举肢蛾野外田间的羽化节律和成虫生殖活动行为,雌虫出现求偶、交配行为的时间、状态与环境条件。
- 南小宁王英宏张力元唐光辉
- 关键词:核桃举肢蛾羽化节律交配行为田间观察
- 一种昆虫干标本基因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昆虫干标本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为改进的饱和NaCl法,包括以下步骤:(1)昆虫干标本的预处理(2)研磨预处理的材料至粉状,将研磨产物转入1.5mlEP管,(3)加入溶液1溶解,除RNA,(4)加入消化液...
- 南小宁伏正魏琮冯继广周浪赵雅琼郭新荣
- 文献传递
- 蚂蚁和真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蚂蚁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的动物类群,与其他许多物种都具有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其中一些类群与真菌形成古老的共生关系,成为著名的菌食性昆虫。蚂蚁与真菌间的共生关系已具有长达5000多万年的协同进化历史,迄今已知的与真菌共生的蚂蚁主要为爱特蚁族和火蚁族的种类,而蚂蚁培养的真菌主要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环柄菇科白环蘑属和白鬼伞属,少数种类属于子囊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蚂蚁和真菌间形成一个高度进化的单元,相互间存在营养、生理方面以及免疫互助等特点;蚂蚁与真菌间的关系已成为生态学、进化学研究的热点。结合笔者在蚂蚁与真菌关系方面研究的部分进展,对蚂蚁与真菌的关系及其对真菌的利用方式等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期为我国在蚂蚁与真菌间关系研究方面提供信息和思路。
- 贺虹王云果南小宁魏琮
- 关键词:蚂蚁真菌
- 森林保护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4年
- 本文以多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基础,就森林保护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及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学科内容和教学手段,总结了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 余仲东李孟楼南小宁贺虹
- 关键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 不同经济林生境甘肃鼢鼠洞道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洞道是甘肃鼢鼠活动的主要场所,营建洞道是改变土壤微生态的重要途径。为了解甘肃鼢鼠生存环境的特点以及其与周边土壤环境的差异,本研究以陕西省彬州市韩家镇白皮松样地和永乐镇花椒样地为对象,对比分析了甘肃鼢鼠洞道区和非洞道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活动使洞道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增加,对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存在着显著性的影响,对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最小持水量、铵态氮和速效钾的影响存在着地点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甘肃鼢鼠的生命活动可以影响洞道环境土壤环境,可为甘肃鼢鼠的管理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任斌鲁策文王田雨何佳凝杨桂燕张美文南小宁唐天次徐正刚
- 关键词:甘肃鼢鼠土壤理化性质水土保持
- 不同因素对六盘山地区甘肃鼢鼠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研究甘肃鼢鼠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六盘山地区甘肃鼢鼠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甘肃鼢鼠的36个盲肠样品进行16S rRNA V3–V4区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肠道细菌多样性、丰度和群落结构,探讨地域、性别和季节等因素对甘肃鼢鼠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甘肃鼢鼠肠道细菌群落主要包括3个门,其中Firmicutes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在属水平,优势菌属分别为Oscillospira、Ruminococcus、Coprococcus和Desulfovibrio等。不同县(区)样品中,彭阳县、隆德县和泾源县三个县的甘肃鼢鼠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相似度较高,海原县甘肃鼢鼠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在组内相似度高,与其他县(区)相似度低;雌性甘肃鼢鼠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高,而雄性细菌群落结构在样品间差异较大;甘肃鼢鼠肠道细菌菌群多样性秋季显著高于春季,细菌群落结构相似度秋季高于春季。【结论】不同地域、性别和季节因素对甘肃鼢鼠肠道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甘肃鼢鼠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对基于食源的季节性变化具有积极的响应。
- 杨静南小宁邹垚张斐然石建宁韩崇选
- 关键词:甘肃鼢鼠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盲肠
- 基于PCR-DGGE技术的3种植食性叶蜂幼虫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肠道微生物在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基于16S rRNA基因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了3种植食性叶蜂(河曲丝叶蜂(Nematus hequensis)、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和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幼虫的肠道菌群,旨在比较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叶蜂幼虫的肠道菌群特征。结果表明,3种叶蜂幼虫肠道细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取食阔叶树的河曲丝叶蜂幼虫肠道菌群明显不同于取食针叶的2种叶蜂,后两者的菌群比较相似。河曲丝叶蜂幼虫肠道细菌隶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包括8个属,其中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根瘤菌属(Rhizobium)为优势菌群;落叶松叶蜂幼虫肠道细菌隶属于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包括6个属,其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菌群;松阿扁叶蜂幼虫肠道细菌隶属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包括7个属,其中沃尔巴克氏体属(Wolbach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菌群。因此,3种叶蜂的肠道菌群与其各自取食的寄主植物具有密切的关系,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在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基础信息。
- 张帅帅南小宁王云果朱兰芳贺虹
- 关键词:落叶松叶蜂松阿扁叶蜂PCR-DG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