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国栋
作品数:
2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李凤亮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主题
1篇
形式主义
1篇
意识流
1篇
游戏
1篇
社会
1篇
社会文化
1篇
社会文化生活
1篇
审美
1篇
审美享受
1篇
逃离
1篇
批评家
1篇
主义
1篇
自我
1篇
自我批评
1篇
文化
1篇
文化生活
1篇
文字
1篇
文字游戏
1篇
现代主义
1篇
伦理
1篇
精神诉求
机构
2篇
暨南大学
作者
2篇
华国栋
2篇
李凤亮
传媒
1篇
南方文坛
1篇
文艺争鸣
年份
2篇
200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批评的伦理——从《此时的事物》说起
被引量:1
2006年
批评,一个总是给人印象很差的名字。它可能是一张严肃的面孔,可能是公式化的推理,可能是空洞的教条,可能是道德法庭的宣判;或者,它也可能是一副善变的嘴脸:游谈无根,唯我是从;或有意吹捧,或随意棒杀;它为新潮而新潮,为取媚而说话。在批评无处不在的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大多数批评给人一种很不自在的感觉,让入难以接受。而“批评家”一词,好像无论在何处语境中都只能做兼语成分,要同时承担着“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角色——他的使命是作为主语进行批评,然而在他的生存现状中更多的却是要作为批评的宾语:他要面对批评的再批评和自我的批评。进行真正的有价值的批评难,接受批评更难,能够“抉心自食”,进行自我批评尤难。对有严谨批评态度和更高精神诉求的批评家而言,在这种“三难”境地中,能够胜任“批评家”的职责并不容易。
李凤亮
华国栋
关键词:
批评家
伦理
社会文化生活
被批评者
自我批评
精神诉求
批评的“进入”
2006年
小说和批评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是令人愉悦的审美享受,是使人振奋的精神提升,还是一种读不懂的深深的被拒绝的痛苦?恐怕学术和学业之外,没有几个人会读曾经热闹一时的意识流,也没有几个人看得懂稀奇古怪的形式主义,更不太可能在后现代主义的词语迷宫中找到方向。小说的文字游戏,批评的术语堆积,已经严重伤害了读者进行阅读的自尊和信心。当小说选择了制造空中楼阁和舞文弄墨,批评只是选择了职称和刊选数量的时候,读者就只能被迫逃离。
李凤亮
华国栋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审美享受
形式主义
文字游戏
意识流
逃离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