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青春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小麦条锈病抗性位点及其开发的KASP标记
- 本申请小麦条锈病抗性位点及其开发的KASP标记,属于分子生物学及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筛选具有条锈病抗性的小麦。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检测AX‑111915032位点的多态性或基因型的物质在...
- 杨芳萍展宗斌郭莹张雪婷鲁清林化青春
- 利用外源DNA导入技术选育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811
- 金社林曹世勤金明安贾秋珍骆惠生张怀珍张二喜张勃化青春李玲刘金玉刘万福郭致杰李继平李青青
- 该成果由甘肃省农牧厅农业生物技术与开发项目“小麦抗条锈基因标记”(编号GNSW-2007-18)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编号2006BAD08A05)资助完成,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关键词:
- 关键词:冬小麦抗病丰产外源DNA
- 抗病丰产冬小麦新品种陇鉴9343选育
- 金社林李玲骆惠生贾秋珍张怀珍金明安刘金玉张勃张二喜化青春刘万福曹世勤郭致杰李继平李青青
- 该成果由甘肃省农牧厅农业生物技术与开发项目“小麦抗条锈基因标记”(编号GNSW-2007-18)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编号2006BAD08A05)资助完成,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关键词:
- 关键词:抗病丰产冬小麦
- 慢条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兰航选01被引量:2
- 2016年
- 兰航选0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3年以自育冬小麦品系92-47搭载中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进行太空诱变后,在M2发现的一个突变株。
- 化青春白斌张文涛包文生杜久元
- 关键词:丰产返回式卫星太空诱变小麦品系突变株
- 无公害农药spinosad等引进、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 白滨李玉奇李建军余海涛化青春刘敏艳胡冠芳孙振中唐俊岭甘少明
- 1.开展了2.5﹪菜喜胶悬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15﹪安打悬浮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和甘蓝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2.5﹪菜喜胶悬剂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速效性好,效果良好,1000倍液对3龄以下幼虫防效分别为92.8﹪和94...
- 关键词:
- 关键词:无公害农药
- 胡麻粗脂肪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胡麻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方式。【方法】以用DYM×STS构建的包含233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6∶7)和2个亲本为材料,在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3个环境下种植,采用索氏抽提仪测定粗脂肪含量,运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胡麻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甘肃定西、宁夏固原和河北张家口3个环境条件下家系间胡麻粗脂肪含量均存在广泛变异,表现超亲遗传现象,近似正态分布;粗脂肪含量的遗传模型均为4MG-AI,表现为4对具有加性上位性效应的主基因遗传模型,不存在多基因效应。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2.80%,99.02%和80.71%,环境引起的变异分别为7.20%,0.98%和19.29%。【结论】胡麻粗脂肪含量受主基因控制,且存在加性上位性效应。在胡麻高油育种中,提高粗脂肪含量不仅要注重主基因的利用,也要考虑基因间的互作效应。
- 化青春赵利王利民赵玮党照张建平党占海
- 关键词:胡麻粗脂肪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被引量:5
- 2023年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有效工具。随着高通量低成本SNP标记的开发应用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MAS的应用拓展到了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大大地提高了选择的效率和精准性。因技术和费用的限制,MAS未能广泛应用。为拓展MAS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路径,并发挥其最大潜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MAS在作物育种中的优势及其应用途径;分析了MAS应用受限的原因所在,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对策;预测了MAS的应用前景:因高通量基因分型及基因组测序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未来MAS费用肯定显著降低,选择效率将大幅提升,致使MAS的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 郭莹化青春虎梦霞王勇袁俊秀杨芳萍
-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作物育种
- 甘肃省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光周期基因分布频率及冬春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地方品种资源是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来源,充分应用其优异性状对于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甘肃省种质库地方品种春化(Vrn-A1、Vrn-B1、VrnD1和Vrn-B3)和光周期(Ppd-D1)基因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1)445份地方品种共携带6种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差异较大,分别为Vrn-A1a (2.5%)、Vrn-B1a (11.0%)、Vrn-B1b(1.6%)、Vrn-B1c (0.5%)、Vrn-D1 (67.4%)和Vrn-B3(0.5%);在检测材料中光周期非敏感等位变异Ppd-D1a分布频率为17.8%。(2)除Vrn-B1a+Vrn-D1外,其余显性春化基因等位变异组合的材料全部分布在春麦区;从春麦区到冬麦区,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呈降低趋势,而隐性等位变异频率呈升高趋势;Ppd-D1a在甘肃省不同麦区均有分布,且冬麦区分布频率远高于春麦区。陇东旱塬冬麦区分布频率最高(35.6%),洮岷高寒春麦区分布频率最低(5.1%)。(3)比较基于资源目录记载的冬春性和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推断的冬春性的一致性,发现春性和弱冬性品种的一致性较高,冬性和强冬性品种的一致性较低,从甘肃省春麦区到冬麦区,一致性逐渐降低。(4)筛选出83、119和82份地方品种,可分别在春麦区(甘肃省中西部及洮岷高寒春麦区等)、冬季较为温暖的秋播冬麦区(陇南嘉陵江上游、天水南部渭河上游等)及较为寒冷的冬麦区(如平凉、庆阳的泾河流域及天水、定西的北部等)的育种中广泛应用。研究结果为现代小麦育种中发掘利用优异地方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 杨芳萍郭莹吕迎春董亚超李玥化青春虎梦霞刘金栋
-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等位变异冬春性
- 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被引量:13
- 2016年
- 分析了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小麦生产技术的研发应用、保证小麦种植面积底线、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建议。
- 化青春杨文雄袁俊秀
- 关键词:小麦
- 甘肃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小麦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和基本口粮,其产业发展质量影响着全省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甘肃省小麦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产量品质不能相协调等制约因素依然较为突出。文章通过对当前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和成效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以科技创新引领小麦高质量发展、强化示范推广、加快建立现代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做优做强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助推甘肃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 曹世勤鲁清林张文涛虎梦霞化青春李玲王万军张耀辉
- 关键词:小麦产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