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勤德
- 作品数:27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开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骨折患者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护理体会
- 1998年
- 老年骨折病人因不同程度合并有各种器质性病变,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并发症,传统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创伤大且出血多,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手术简便易行,创伤小,而且固定可靠。尤其适应于各种伴有严重软组织创伤而难于采用内固定治疗的病人的整复。 我科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3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36例,术后经随访5至9个月,骨折愈合良好。
- 范昆玲包勤德李娟
- 关键词: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老年骨折患者老年骨折病人骨折愈合老年病人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
- 螺旋弹力牵引装置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患儿的康复护理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螺旋弹力牵引装置治疗先天性髋脱位患儿的有效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和“两种模式”对2 0 6例患儿实施早期康复介入 ,分 3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髋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 95 .6 %。结论 :科学的早期康复介入和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是使复位成功和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关键。
- 李玉焕陈虹包勤德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髋脱位康复护理
-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00年
- 李娟包勤德范昆玲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护理
- 屈指肌腱断裂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 1999年
- 范昆玲张秀萍包勤德李娟
- 关键词:屈指肌腱断裂修复后康复护理功能锻练手外科肌腱粘连
- 螺旋弹力牵引装置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长期随访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对采用螺旋弹力牵引装置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治疗后 10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 ,探讨 X线结果、临床功能与治疗方式之间的关系 ,找出解决不同年龄 ,不同程度患儿的治疗方法及防止并发症出现的具体措施。方法 本组 138例共 15 8髋 ,复位时平均年龄为 2 2月 ,5 9髋单纯应用装置复位固定 ,6 4髋行内收肌、髂腰肌切断后应用装置复位成功 ,35髋采用 Ferguson's术后安装装置。结果 平均随访 10年 6个月 ,随访时平均年龄 11.8岁。根据周永德评定标准 ,评定优良率为 91.1%。股骨头坏死率 5 .7%。结论 螺旋弹力牵引装置的牵引、自动复位功能减少了人为复位的创伤 ,提高了闭合复位的成功率。装置特定的外展角度及固定期间持续对抗髋周挛缩肌群的作用力 ,使头臼间压力减少 ,股骨头坏死率控制在 6 %以下 ,在保证复位稳定的前提下 ,动静结合使关节僵硬并发症降至
- 包勤德陈彦君乔栓杰
-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
- 髋联合术后关节僵硬的防治
- 1996年
- 髋联合术后关节僵硬的防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包勤德,康树林,尹齐家大龄儿童的光大性髋脱位一般采用髋关节联合术,即:内收肌、髂腰肌松解;切开复位;髋臼成型;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术。手术侵袭范围大,术后出现瘢痕多,加之大部患者来自农村...
- 包勤德康树林尹齐家
-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儿童关节僵硬
- 应用小切口复位治疗3~5岁先天髋脱位
- 1993年
- 应用小切口复位治疗3~5岁先天髋脱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030001)包勤德,王润成,康树林1984年11月~1992年4月我院采用内侧入路复位后,配合专用固定架[1]治疗3~5岁先天性髋脱位患儿14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43例患儿计157个髋,双侧脱位者14个髋。年龄3~5岁,平均年龄42个月,本组患儿均有闭合复位失败史。二、方法:术前根据脱位的程度选择牵引方式及时间。手术采用分离麻醉,因切口小,创口出血少可不准备血。术中采取仰卧屈髋屈膝外展各90度位,于内收肌起点处向远端作4~5厘米纵行皮肤切口,先将内收长肌于其止点切断松解之,继之自内收大肌与内收长肌之间隙分离进入,触到股骨小粗隆处,因髋脱位致小粗隆偏后上较深,要用深部拉钩牵开方能显露附着于小粗隆处的髋腰肌肌腱,用直角钳勾起此腱于止点处切断。关节囊则可显露,钝性剥离开关节囊前的脂肪,注意旋股内血管分枝,该血管后内即为髋臼,先将血管牵开保护之,向髋臼方向切开关节囊,将肥厚的盂唇、圆韧带,上移的横韧带以及臼内的占位组织全部清除。内侧关节囊常严重挛缩,须切开松解后方能使股骨头复位。复位后即冲洗创口逐层缝合,安装支架。
- 包勤德王润成康树林
- 关键词:关节脱位髋关节先天性儿童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533例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分析山西地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33例患儿及369例健康小儿,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病例组(533例)和对照组(369例)。两组分别填写"山西地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发病因素调查问卷"(由患儿和健康小儿母亲完成)。结果:所调查患儿中,男性98人,女性435人,男、女之比为1∶4.4;患儿髋关节脱位的侧别中,左侧>双侧>右侧;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臀位生产的小儿患病风险是头位生产小儿的6.484倍,95%可信区间为3.883~10.826;父母有遗传史的小儿患病风险是无遗传史小儿的4.115倍,95%可信区间为1.411~12.000;结论:山西地区DDH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不可控,因此应避免小儿在后天环境中接触到有关危险因素;患儿治疗年龄相对较晚,这与疾病相关知识未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人们对疾病认识不足有关。
- 白帆郭锦丽包勤德
-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 改进髋臼重建术以及术后制动方法的应用体会
- 2000年
- 包勤济包勤德康树林
-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
- 学龄期先天性髋脱位治疗中若干问题探讨
- 1995年
- 本文就89例学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治疗中所遇到的问题,从髋臼、股骨头颈的改变到关节囊、髋周肌群的异常分别进行了观察,并就这些共性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 包勤德康树林
- 关键词:先天性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