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型心
  • 1篇延迟经皮冠状...
  • 1篇药物溶栓
  • 1篇预后
  • 1篇诊治

机构

  • 3篇惠州市中心人...

作者

  • 3篇邓焕堂
  • 3篇刘静

传媒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7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拜阿司匹林、那曲肝素治疗的对照组和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冠脉再通率及再鼻塞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再通率要高于对照组,再闭塞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拜阿司匹林、那曲肝素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减少患者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建立临床推广应用。
邓焕堂刘静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诊治
急性心肌梗死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根据入院单号、双号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21)开展常规药物溶栓治疗方案,观察组(n=21)则接受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案,统计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结果:在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方面,治疗7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患者为19.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同时有助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
邓焕堂刘静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溶栓
分析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短期恢复效果影响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两组,研究组为心功能正常患者,常规组为心功能异常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因素。结果常规组年龄≥70岁、联合糖尿病、联合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占比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越高、住院时血糖水平越高、心功能分级越低的患者,其PCI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概率越高。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短期预后效果受到患者年龄、术前心功能水平以及住院前血糖指标的影响,三者指标越高,术后心功能不全率越高,不利于术后恢复效果。
邓焕堂刘静谢雄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