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英利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中国文学
  • 2篇世纪中国文学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2篇20世纪中国...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立场
  • 1篇义利
  • 1篇义利观
  • 1篇院校
  • 1篇职业院校
  • 1篇儒家
  • 1篇上半叶
  • 1篇资源性
  • 1篇文学效应
  • 1篇小说创作
  • 1篇小说创作论
  • 1篇李佩甫

机构

  • 5篇山东旅游职业...
  • 3篇济南大学

作者

  • 5篇刘英利
  • 3篇刘新锁

传媒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济南职业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及其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自产生之初,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现代性元素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个体自由、个性解放与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整体现代转型交织在一起。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者对前者形成强势压制,激烈吁求自由与个性的知识分子纷纷向各种群体回归。
刘新锁刘英利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文学效应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2012年
"人的自由"这一现代性概念具有"人的整体解放"与"个体自由"双重内涵。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将个人自由与自主权利作为人实现现代转型的基础。20世纪上半叶大批作家多将"人"的觉醒和个人解放作为文学创作的自觉追求。20世纪30年代末,在初步获得个体自由后,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普遍流露出迷茫、孤独、苦闷情绪。
刘英利刘新锁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
传统与先锋——柏祥伟小说创作论
2014年
柏祥伟的小说是传统与先锋的结合。其创作传统性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极为重视故事,以事件推进情节发展。同时,他又尝试着以现代艺术方式结构作品,并试图为自己一些作品注入现代主义内涵。尽管他的一些努力并不成熟,但其探索的勇气值得肯定。
刘英利
关键词:小说
儒家修身文化对旅游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资源性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儒家“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发展及中国人的思想修养乃至人格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性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是儒家“修身文化”的思想基础,“重义轻利”则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些思想内蕴与旅游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将儒家修身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融汇、贯穿于旅游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充分发挥儒家“修身文化”具有的资源性价值,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刘英利
关键词:义利观旅游业
道德立场的坚守与困境——对李佩甫小说的一种解读被引量:3
2006年
李佩甫的大部分小说都采用了一种道德立场的价值评判方式,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作品中隐含着的“城乡对立”模式和道德完美状态的乡村女子形象塑造。其小说在对传统道德观念之虚伪、空洞及道德面具下遮掩的人性丑恶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向道德理念回归的趋向。
刘新锁刘英利
关键词:李佩甫城乡对立道德立场小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