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奇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子喉镜与MRI检查在鼻咽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提高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颈部肿块(A组)、耳鼻症状(B组)、颅神经侵犯(C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4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并活检以及MRI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I在判断咽旁间隙、颈动脉鞘浸润及颅底破坏方面较准确,结合电子喉镜下鼻咽活检,可以提高鼻咽癌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结论电子喉镜联合MRI检查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潘祖远刘维奇何云飞
- 关键词:电子喉镜磁共振成像鼻咽癌
- 声门上型喉癌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和淋巴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声门上型喉癌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声门上型喉癌标本中COX-2进行检测,同时标记CD34和D2-40用以分别检测喉癌组织中MVD和LVD。结果该组喉癌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70.31%,MVD为36.79±8.48,LVD为9.79±6.35。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而与肿瘤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表达阳性组MVD及LVD高于COX-2表达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X-2可能参与喉癌发生并促进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影响肿瘤的转移、进展和预后。
- 王智勇成伟梁中敏刘维奇潘祖远梁滔
- 关键词:喉癌声门上型环氧化酶-2淋巴管密度
- 腺样体切除术结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腺样体切除术结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与单纯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14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耳积液时间、听阈提高幅度、完全愈合时间、感染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听阈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结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中耳积液时间,降低感染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智勇潘祖远梁中敏刘维奇成伟梁滔
-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耳内镜鼓膜置管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 带蒂皮瓣Ⅰ期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皮瓣I期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鼻部基底细胞癌15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应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部缺损9例,额部皮瓣修复鼻尖部、鼻背中线、鼻根部缺损6例.结果 15例患者术后伤口I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5年,患者无瘤生存,鼻外形无明显畸形,前鼻孔宽敞,局部瘢痕不明显.结论 带蒂皮瓣Ⅰ期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具有皮瓣存活率高、操作简单、瘢痕不明显等优点,美容效果理想.
- 刘维奇潘祖远梁中敏陈亚南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鼻成形术带蒂皮瓣I期修复术
- P53、nm23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微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p53、nm23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微血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64例鼻咽癌标本中p53、nm23蛋白、VEGF及CD34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鼻咽癌中P53、nm23蛋白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3%、53.12%和68.75%。p53蛋白表达和VEGF有一致性,呈正相关(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p53蛋白和VEGF阳性表达率及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nm23基因和VEGF在鼻咽癌标本中无一致性和直接相关性,在nm23基因表达阴性和VEGF阳性标本中MVD较高,这种现象多见于有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中。结论p53基因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影响瘤内MVD,促使鼻咽癌发生转移;而nm23基因可能不是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而是通过其它途径影响鼻咽癌转移。
- 成伟梁中敏刘维奇李青梁小泉潘祖远
- 关键词:鼻咽癌P53蛋白NM23蛋白血管生成颈淋巴结转移
- 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5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方法以我院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的100例患者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该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治疗结果,比较采用单纯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与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用的鼻腔扩容术(观察组)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8例(76.00%),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显效32例(64.00%),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鼻腔情况采用的鼻腔扩容术能有效的矫正鼻腔异常解剖结构,对鼻中隔偏曲所致的相关临床症状有确切的治疗疗效。
- 王智勇梁中敏刘维奇成伟潘祖远梁滔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下鼻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