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丽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衡水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膜癌1例诊治体会
- 2010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3岁。因头痛、恶心20天,双下肢无力6天加重1天于2008—6—28入院。患者于20天前劳动中不明原因出现头部疼痛,呈持续性爆裂样,以前额、顶部为著,伴恶心,无发热、呕吐、抽搐、意识障碍,无四肢活动障碍。自服“去痛片”头痛无减轻,影响工作与睡眠,并自觉“变傻”。于2008—6—14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见异常,测血压较高,170/90mmHg,按照“高血压病”给予“利血平片”降压治疗,症状无缓解。于6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尚能行走。无视物不清、尿便障碍。
- 刘秀丽相毅
- 关键词:脑膜癌诊治
- 巨细胞病毒脑炎1例
- 2008年
- 患者女,54岁,主因发热、头痛、呕吐3d,意识障碍6h于2007年4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发热,体温38℃,当地诊所给予止吐、解热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精神萎靡,6h前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而入我院。
- 郗红艳魏琰刘秀丽
- 关键词:呕吐物胃内容物对症治疗精神萎靡意识不清发热
- 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及静脉窦血栓1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患者,男,36岁,主因头痛、呕吐、发热10 d于2012年5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不含咖啡色物质,伴发热,体温最高39.8℃,当地县医院查腰穿提示化脓性脑膜炎,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出现嗜睡,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查体:T 39.2℃,嗜睡,言语流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5级,双侧巴氏征阴性,颈抵抗4横指。既往体健。无耳、鼻流脓史。入院时腰椎穿刺:脑脊液呈淡黄色,压力260 mmH_2O,WBC 1500×10~6/L,N 0.8,糖1.8 mmol/L,氯化物118.6 mmol/L,蛋白1.86 g/L。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给予"头孢曲松、增效联磺"等对症治疗。
- 郗红艳曹端华朱建国刘秀丽张凤春
- 关键词:静脉窦血栓
- 脑出血的病理与临床进展被引量:9
- 2006年
- 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病率很高的急、危、重症,与同等体积的脑梗死相比,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资料显示脑出血发病后1个月病死率35%~52%,其中半数死于48h内,6个月幸存者仅有20%能够生活自理。近年来在脑出血病理研究方面,如脑出血的继发性损伤、继续出血、脑水肿、脑出血后脑血流改变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因而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 袁栋才刘秀丽王晓莉郭力
- 关键词:继发性损伤继续出血脑水肿凝血酶脑血流
- 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与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和减重平板训练分别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均进行下肢针对性康复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减重组和矫正带组。对照组由家属辅助自主步行训练;减重组采用减重平板进行步态训练;矫正带组使用下肢矫正带辅助进行步态训练,3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下肢功能评定。结果:3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FMA(下肢功能)评分、患肢最大负重比值、10m步行速度、6min步行距离、FAC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减重组治疗后与矫正带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减重组和矫正带组两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P<0.05)。结论: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训练和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康复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两者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步行康复训练的效果,佩戴下肢矫正带可以提高下肢康复疗效。
- 尹海潮王雅儒于梅青朱建国闫海燕刘秀丽
- 关键词:脑卒中减重平板训练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2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观察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垂体腺瘤患者22例,均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肿瘤。先扩张术侧鼻孔,将扩鼻器直接插入鼻孔深处直抵蝶窦前壁,扩张后鼻中隔被完整地推向对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蝶窦前壁的黏膜,然后凿除蝶窦前壁骨质,进入蝶窦。结果本组均未发生严重永久性并发症,无一例死亡。16例(72.7%)随访3个月~2年,平均1.5年;12例(75.00%)治愈,3例(18.75%)控制,1例(6.25%)复发。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省时,简便易行,适用于切除大多数垂体腺瘤。
- 相毅刘秀丽孙昭胜李光杰赵金恋魏少波
-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
- 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一例临床分析
- 2008年
- 闫海燕刘秀丽
- 关键词: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四肢无力腹部超声对症治疗
- 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少见的以红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其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易并发血栓性疾病,发病率为22%~27%,尤以脑血管最常受累。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PV患者15例,其中1例合并肺及下肢动脉栓塞,临床上实属少见。现对其临床特征加以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有益。
- 刘秀丽袁栋才朱建国曹端华相毅
-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首发症状骨髓增生性疾病血红蛋白含量外周血红细胞下肢动脉栓塞
- 8例脑膜癌病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刘秀丽
- 关键词:脑脊液细胞学脑膜癌病细胞学分析癌性脑膜炎细胞学诊断
- 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SAH患者,抽签法分为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组(A组),共22例;法舒地尔组(B组),共30例;尼莫地平组(C组),共36例,比较用药前后3组血压、脑CT、经颅多普勒变化。结果 A、B组对血压无影响,C组患者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CT:治疗7 d后共出现新的脑梗塞患者25例(A组4例,B组7例,C组14例),治疗21 d后剩下15例(A组1例,B组4例,C组10例)。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MCA的平均流速(cm/s):A组104.27±45.21,治疗后第7,21天分别下降为89.34±15.38,66.07±19.85,B组分别为102.67±30.82,85.64±15.54,78.43±13.39,C组分别为101.57±35.27,99.30±14.18,88.07±10.80,组间比较治疗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促进疾病恢复,治疗方法安全、可靠。
- 相毅刘秀丽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压氧法舒地尔尼莫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