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鸿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障
  • 5篇白内障
  • 3篇眼科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超声
  • 3篇超声乳化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小梁
  • 2篇小梁切除
  • 2篇超声乳化术
  • 1篇心病
  • 1篇性连锁遗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10篇大庆市第四医...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10篇刘海鸿
  • 3篇王艳梅
  • 3篇王桂玲
  • 2篇徐金锁
  • 1篇王吉佳
  • 1篇李迪
  • 1篇张琳
  • 1篇王晓庆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3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正常眼压下限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正常眼压下限的NTG 48例患者资料,对患者给予拉坦前列腺素、甲钴胺片、银杏叶片、维生素B12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效果不佳者配合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48例患者的视力、OA、CRA的PSV、EDV均较治疗前增加,视野缺损、眼压、R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常眼压下限的NTG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刘海鸿
关键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冠心病患者血清标志物水平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2020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标志物水平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R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96例CHD患者作为CHD组,根据是否合并RA,患者被分为单纯CHD组(48例)和CHD+RA组(48例);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8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比较健康对照组和CHD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1 (ET-1)、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及内皮细胞(ECs)、内皮祖细胞(EPCs)计数占比;并比较CHD两亚组的Syntax评分。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RA发生、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对比,CHD组血清VEGF、ICAM-1、ET-1、TM水平,ECs、EPCs计数占比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单纯CHD组比较,CHD+RA组上述血清指标水平和Syntax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ET-1、ICAM-1、VEGF、TM水平,ECs、EPCs计数占比、Syntax评分与RA发生有显著正相关性(r=0.408~0.866,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EGF、ICAM-1、TM、ET-1水平,ECs、EPCs计数占比与Syntax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38~0.997,P均=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ICAM-1、ET-1、TM水平,ECs、EPCs计数占比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各项血指标水平与RA的发生、病情严重程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王吉佳刘海鸿张琳王晓庆李迪
关键词:冠心病视网膜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先天性白内障一家系19例
2004年
王桂玲王艳梅徐金锁刘海鸿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调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近 3年所做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6 34只眼 ,就各种类型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并观察术后第 1、5、1 0d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术中并发症仍以后囊膜破裂为多 (9眼 1 4 2 % ) ,3眼未能植入人工晶体。 2眼出现后弹力层脱离。术后并发症以角膜水肿为多 ,中度以上 5 8眼 (9 1 5 % ) ,其次是术后高眼压 34眼 (5 36 % )。术后视力≥ 0 5的第 1d为 375眼(5 9 1 5 % ) ,第 5d为 5 1 8眼 (81 70 % ) ,第 1 0d为 5 5 6眼 (87 70 % )。结论 超声乳化术适合各种类型白内障 。
王桂玲王艳梅刘海鸿
关键词:眼科学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
在青光眼治疗中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 重点观察运用复合小梁切除术去治疗临床青光眼疾病的真实效果。方法 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100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主要对象,使用数字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而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治疗的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使用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其中观察组患者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并且比对照组产生并发症的概率更低,经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者的青光眼疾病实施治疗中,选取复合小梁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了患者在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概率。
刘海鸿
关键词:青光眼复合小梁切除术
眼科临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合理用药的概念是安全、有效、适当、经济,凡是违背这4个要素的用药方式都是不合理的用药。我国目前医院临床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总数的25%左右。为了促进合理地使用药物,我们经过研究分析,把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了正确的用药方法,
刘海鸿
关键词:用药分析临床处方不合理用药眼科用药方式用药情况用药方法
两种切口超声乳化术与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散光比较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比较2种不同切口超声乳化与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与散光度数,说明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样可以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方法:随机抽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88眼,其中巩膜隧道切口组238眼,透明角膜切口组250眼。对术后1,7d的视力及术后30d的散光度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d 2组视力≥0.5者分别为188眼和190眼,分别占总数的79.0%和76.0%,术后7d 2组视力≥0.5者分别为221眼和233眼,分别占总数的92.8%和93.2%。术后30d 2组散光度数平均为1.14D和1.11D,与术前比较均增加了0.52D,2组术后无论是视力还是散光度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透明角膜切口不仅仅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的选择,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同样可以选择:且透明角膜切口至少减少了4个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
王桂玲徐金锁王艳梅刘海鸿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术后散光视力
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研究白内障摘除手术之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情况。方法本文所选择的患者均为我院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3例,治疗以后对患者的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以后荧光素染色、病变角膜上皮厚度、OSID等方面的表现和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手术后角膜上皮功能障碍的状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病症恢复,对患者眼部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刘海鸿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90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90d两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治疗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前房角低于对照组(P<0.05)、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显著。
刘海鸿
关键词:小梁切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眼科白内障手术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白内障是当前全球范围之内致盲的最重要原因,是当前我国排在第1位的眼科疾病,也是一种可治性盲病。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将近500万左右的白内障致盲患者需要实施手术复明,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32亿,每年新增的白内障失明人群将达到40万~50万之多。根据眼科发展现状,手术治疗是目前白内障复明的唯一一种有效方法。白内障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视力模糊与减退,而且绝大多数白内障不能预防,
刘海鸿
关键词:白内障手术眼科疾病白内障患者手术复明老年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