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浅圆仓砂土地基中静压单桩沉桩和承载力特性研究
- 2023年
- 为探究浅圆仓中静压桩沉桩及承载力特性,采用大型模型试验方法,还原了单桩沉桩和静载荷试验过程,分析了桩长、桩尖角对沉桩及承载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压单桩沉桩力学机制与桩尖角和桩长有关,且桩长对其影响较大;沉桩端阻力占终压桩力的比例高达80%,且存在沉桩极值深度为25D(D为模型桩的直径);沉桩挤密作用导致桩周侧压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趋近于被动土压力,但随着桩长增加相同埋深位置的桩周侧压力存在“退化”现象;单桩极限承载力随着桩尖角和桩长增加而增大,且为沉桩终压桩力1.04倍。研究结果对浅圆仓砂土地基中静压单桩设计和沉桩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海军肖昭然赵宪强
- 关键词:浅圆仓静压桩沉桩承载力
- 粉土地层中盾构施工对临近高铁桥桩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针对地铁盾构隧道近接高铁桥桩施工的影响问题,以郑州西区地铁隧道侧穿高铁桥桩为工程背景,对周围土层和桥墩位移进行现场实测,并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对盾构侧穿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土层注浆加固措施对于土层位移及桥桩位移和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侧穿高铁桥桩会使桥桩在盾构隧道埋深处的桩身产生最大水平位移、弯矩和侧摩阻力;对穿越区域土层先行注浆加固后再进行穿越,可大幅降低盾构施工桥桩的扰动,桥墩最大沉降量降低约72.6%,桩体水平位移、弯矩及侧摩阻力最大值分别降低58.3%、37.6%和23.7%;土层注浆加固施工工艺对桥墩的保护作用明显,说明加固方案可行。现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规律一致,验证了使用ABAQUS模拟盾构施工对高铁桥桩的影响是可靠的。
- 肖昭然张洋蒋敏敏刘海军
- 关键词:盾构隧道注浆加固
- 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以连霍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为实例,研究了该工程的加宽设计、施工方法,并对典型断面的施工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新老路堤的沉降变形性状以及新路堤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
- 刘海军郭呈周肖昭然
- 关键词:高速公路加宽
- 变桩长技术在处理桥头跳车中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运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来处理桥头跳车,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某高速公路工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在不同桩长的情况下的路基沉降变化特征、桩土应力比与桩长的关系。对优化桥头软弱地基沉降变形的处理方法具有参考意义。
- 孙红亮马战旗刘海军
-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
- 砂土中静压桩挤土效应的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为了研究静压桩在砂土中沉桩时的挤土效应,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建立静压桩贯入的三维模型。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考虑大变形以及位移的非线性、材料的非线性,利用位移贯入法实现桩的连续贯入,并利用室内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沉桩过程中不同路径上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曲线图。结果表明:当沉桩深度为5倍桩径时,地表土竖向和水平向位移均在距桩轴线1.2倍的桩径处达到最大值;随着静压桩的不断贯入,土体的水平和竖向位移最大值在逐渐增大,且增速趋于平缓;水平和竖直应力随着沉桩深度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在桩尖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随着径向距离增加,土体应力迅速减小。
- 肖昭然郝友超蒋敏敏吕清显徐中原刘海军
- 关键词:静压桩数值模拟挤土效应位移场应力场
- 浅圆仓基础桩土的共同作用实测分析
- 2019年
-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不同位置、不同荷载情况下桩顶反力、桩间土压力、桩与土分担荷载的比例以及浅圆仓在建设过程中和加载过程中沉降大小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圆仓在主体竣工和试装粮完成后地基土平均土压力只占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68.81%,没有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由桩顶应变计实测结果可知,浅圆仓在装粮荷载装粮完成后,桩基内部桩承载力不到设计值的60%,桩基内部桩需优化设计。同时,随着加载荷载的增加,桩间土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减少,装粮完成时土承担上部荷载的20%。实测沉降结果表明,沉降较小且较为均匀,仓体结构安全稳定。分析结果可为浅圆仓的基础设计优化、施工及使用提供参考。
- 肖昭然徐中原蒋敏敏刘海军张洋郝友超
- 关键词:浅圆仓桩-土共同作用可变荷载土压力桩顶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