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 音乐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解读苏珊·朗格的音乐哲学思想
- 2012年
- 朗格的情感符号理论在二十世纪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她站在哲学前沿的制高点上,运用辩证原理对音乐的情感、音乐的虚幻性质、音乐的直觉顿悟及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显示了她哲学的深厚理论功底和音乐哲学的独特见解。她赋予音乐艺术的"生命形式"的情感符号的意义,为现代人探索音乐打开了思路,为音乐哲学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她的理论有助于改变我国音乐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提高我国音乐哲学理论研究的水平。
- 刘智强
- 关键词:苏珊·朗格音乐哲学情感符号生命形式
- 音乐与戏剧融为一体——谈瓦格纳形而上学悲观主义歌剧
- 2013年
- 瓦格纳坚信自己的信念和意志,寻找自己的出路,他把自己的想法构成思辨性著作《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作品》、《歌剧与戏剧》。提出歌剧概念的新命题——"音乐剧",阐述了他对现实歌剧的新理念。"连本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写作使他的思想沉浸于叔本华形而上学悲观主义哲学,又将自己的思想凝聚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创作,把自己推到了孤独的绝望之中。
- 刘智强
- 关键词:乐剧形而上学
- 从康德“三大批判”认识音乐美的本质被引量:2
- 2012年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提出了应当尊重人类认识的感性领域、应当与哲学中研究理性事务的完善(真)一样,为研究感性事务的完善(美)开辟道路。用"想象逻辑"把必然与本体对立、知性与理性对立、知识与信仰对立;用知、情、意探讨人类在怎样一种条件下感知事物的美和完善,提出"纯粹美"(形式美)和"依存美"(自由美)的判断原则;用"反思判断"的情感形式逻辑,将音乐推到自由情感艺术的最高位,为音乐的"自律论"与"他律论"注入深刻内涵,开辟了现代音乐研究的新领域。
- 刘智强周先明
- 关键词:知性先验理性共通感
- 不倒的胡杨
- 2014年
- 王宝柱刘智强
- 关键词:II
- 音乐美的理念特征——论黑格尔“绝对理念”的音乐美
- 2014年
- 黑格尔比起康德,他不仅仅是关注艺术的形式,而是从他的"理念"出发,辩证地阐述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用客观唯心主义的"倒置辩证法"论述了艺术规律,用"否定之否定"拓展了艺术思路。由"无限"的"绝对理念"到有限世界的"自我异化",再回到"无限"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表现中去,深刻揭示了像音乐这样的表现性艺术的本质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
- 刘智强
- 关键词:黑格尔自我异化否定之否定辩证逻辑
- 音乐美的特殊性——论实验派美学家的音乐美
- 2015年
- 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表现,都是内容和形式婚媾后所产的宠儿。有内容而无形式则粗疏,有形式而无内容则空洞。音乐自然也不能跳开这个公例,离开情感单靠形式而存在。专在形式上下功夫而不能表现任何情感的音乐究非上品,专在内容上下功夫而没有完美的形式,亦究非上品。真正美的音乐两者均不可偏废。本文从实验派美学家的生动实验来论证上述观点,得到了一个较满意的答案。
- 刘智强
- 关键词:自律论
- 神奇“指环”与悲剧爱情--《尼伯龙根的指环》解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瓦格纳美学思想基于情感论的形而上学,是叔本华哲学形而上学的某种衍生理论,两者又都是尼采唯意志论哲学的精神前提。瓦格纳根据巴伐利亚及奥地利的民间神话整理成《尼伯龙根的指环》,并添加了日耳曼民族的神话成分和自己空想虚幻的内容,强调中世纪骑士所推崇的爱情和道德观,表现了女性对于爱情的献身及怜悯与诱惑的两面性。
- 刘智强
- 关键词:指环乐剧
- 音乐美的理念特征——黑格尔“绝对理念”的音乐美
- 2015年
- 黑格尔从他的"理念"出发,辩证地阐述了艺术形式与内容的逻辑统一,用"倒置辩证法"论述了艺术规律,用"否定之否定"拓展了艺术思路,由"无限"的"绝对理念"到有限世界的"自我异化",再回到"无限"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表现中去,深刻揭示了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
- 刘智强
- 关键词:自我异化否定之否定辩证逻辑
- 论戏剧演员角色的自我塑造被引量:2
- 2016年
- 戏剧演员要有观察力、感受力、记忆力、幻想力和想象力,以及表演过程的速度节奏感、音乐感、自我控制的舞台经验等。戏剧表演的个人修养决定着个人表演的专业水平和未来发展。修养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包括各种相关艺术知识和生活体验。戏曲时空的虚拟性,将戏曲舞台局限性转化为灵活性,为演员表演的自由发挥提供条件。表演主体心灵被打动,情绪被激发,经过"生命形式"的实现,才能获得深层心灵体验的升华和超越。
- 刘智强
- 关键词:戏剧演员自我塑造生命形式
- 音乐与哲学的共性——共同本质、共同媒介与共同表现方式被引量:3
- 2015年
- 音乐与哲学的共同本质是抽象。哲学是认识的抽象,音乐是感受的抽象。哲学以抽象的方式探求事理,音乐则是通过表现感情去调动欣赏者的审美感受能力,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内心唤起一定的情感意境;音乐与哲学的共同媒介是情感。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和情感追求,音乐则对人类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并在格式塔"心理力"中找到对应关系;音乐与哲学的共同表现方式是创造,音乐和哲学的创造之独特性体现了思想的个性与作品的永恒性。
- 刘智强
- 关键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