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波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合金
  • 5篇储氢
  • 5篇储氢合金
  • 4篇电化学
  • 4篇电化学性能
  • 4篇机械合金化
  • 4篇合金化
  • 3篇镁基
  • 3篇镁基储氢合金
  • 2篇电容量
  • 2篇晶态
  • 2篇放电
  • 2篇放电容量
  • 2篇非晶
  • 2篇非晶态
  • 1篇电极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性能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热力学

机构

  • 7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7篇刘新波
  • 6篇刘子利
  • 2篇闫新春
  • 2篇刘希琴
  • 1篇张校刚
  • 1篇郭华明
  • 1篇吴正洲
  • 1篇阎新春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含Sc镁镍储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Mg1-xScxNi(x=0,0.01)系列储氢合金。XRD结构分析表明,该系列合金为非晶态合金。XPS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微量Sc可以有效地抑制合金表面的氧化程度和提高合金表面Ni与Mg的原子个数比。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微量Sc改善了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Mg0.99Sc0.01Ni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容量保持率S10、高倍率放电能力HRD200、交换电流密度I0和极限电流密度IL分别较MgNi合金电极提高10.5%、14.7%、30.4%、202.7%和77.8%。
刘子利刘新波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电化学性能
LaMg_(11)Zr+Ni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以LaMg11Zr为母体合金,由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LaMg11Zr+200%N i合金,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球磨时间对非晶相化的影响,20 h合金即可达到完全非晶态化,合金电极化学性能和循环寿命最好.
闫新春刘子利刘新波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电化学性能
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探索了由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非晶态MgNi储氢合金的制备工艺。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非晶态MgNi+xwt.%B(x=0,2,5,10)和Mg1-xScxNi(x=0,0.01)系列合金,运用XRD、XPS、SEM、DS...
刘新波
关键词: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机械合金化
文献传递
非晶态储氢合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储氢合金,其化学计量比为LaMg<Sub>11</Sub>Zr+200%Ni+X%La,上述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其中X=5或10;本合金呈非晶态,La添加后合金颗粒得到明显细化;电化学研究表明,La...
刘子利刘希琴闫新春刘新波
文献传递
Y含量对Mg-Zn-Y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分析研究了元素Y对Mg-3Zn-xY(x=0.5、1.5、3.0、6.0,质量分数/%)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体中和晶界分布的弥散质点随Y含量的增加而增多,尺寸增大。合金中二次相的种类取决于w(Zn)/w(Y)之比值,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的二次相依次从Mg7Zn3相+I相、I相+W相到W相+H相、H相转变,晶间组织的形态也由点状、细线状向网状转变。合金的抗拉强度、硬度、冲击韧度随着Y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塑性则逐渐下降。但Y含量达到6%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下降。
郭华明刘子利刘新波
关键词:MG-ZN-Y合金Y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非晶态MgNi+x%B储氢合金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了非晶态MgNi+x%B(x=0,2,5,10)储氢合金材料。XRD结构分析表明,含B三元合金的非晶衍射峰的半高宽较宽。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随B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MgNi+5%B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较MgNi合金电极提高了11.9%。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随B含量的增加而增加,MgNi+10%B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S10较MgNi合金电极提高了67.76%。添加B改善了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MgNi+5%B合金电极的HRD400、I0和IL分别较MgNi合金电极提高了40.0%,351.5%和20.21%。
刘子利刘新波刘希琴吴正洲阎新春张校刚
关键词:镁基储氢合金机械合金化电化学性能
镁基储氢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7年
介绍了镁基储氢合金的性能改善方法。总结了近几年镁基储氢合金的研究发展概况,重点从实用性角度介绍了改善合金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以满足其作为氢储存系统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情况,提高合金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以满足其作为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情况。
刘新波刘子利
关键词:镁基储氢合金热力学动力学放电容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