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彪
- 作品数:35 被引量:22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塑性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板冲切开裂滑移模型被引量:4
- 2017年
- 在塑性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认为斜截面形成塑性屈服面的同时在该斜截面上开裂发生滑移才会引发节点冲切破坏.通过假设的斜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推导求出了圆板径向的斜截面开裂荷载;另一方面,采用抛物线型的Mohr-Coulomb可以得到塑性极限荷载.基于此破坏机理,得到集中力加载和均布荷载加载下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的求解方法,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正,经检验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根据计算结果对公式进行了简化,可应用于工程实践.此模型也合理地解释了板柱节点在集中力作用下冲切锥的角度大于均布荷载作用下板柱节点冲切锥角度的现象.
- 易伟建刘彪
- 关键词:混凝土板冲切强度塑性理论MOHR-COULOMB准则
- 混凝土板柱节点偏心冲切极限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将轴向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板柱节点冲切转化为一个偏心作用力效应,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的方法,提出平动-旋转复合运动机构模型分析节点的偏心冲切,推演求出了偏载作用下的承载力的泛函表达式;通过构造的破坏曲面近似求出了节点在偏载作用下的抗冲切承载力的最小值,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简化拟合,并与规范和其他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平动-旋转复合运动机构模型相比与偏心剪应力模型能更好的反应柱子尺寸与板厚的比值对承载力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对公式进行了部分调整,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易伟建刘彪
- 关键词:板柱节点MOHR-COULOMB准则
- 湖南大学斯特林发动机研究——实验机及样机设计和初步试验结果
- 刘彪刘洪硕
- 关键词:发动机计算方法
- 内燃机离子电流的采集和处理被引量:6
- 2001年
- 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内燃机燃烧数据采集系统来采集离子电流 ,并使用MATLAB得到离子电流的图形。
- 刘彪张碧林杨九思
- 关键词:离子电流数据采集数据处理MATLAB内燃机
- 柴油机冒蓝白烟研究综述被引量:1
- 1993年
- 柴油机排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本文概括了国内外有关柴油机冒蓝白烟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 刘洪硕朱亚娜刘建明刘彪
- 关键词:柴油机排气
- 混凝土板柱节点冲切承载力的极限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基于抛物线形的Mohr-Coulomb破坏准则,推导出了求解混凝土板柱节点冲切承载力最小上限解的偏微分方程,通过该偏微分方程求解出了圆柱节点承载力的解析解,同时也求解出了方柱节点承载力的级数解。通过对试验中板柱节点冲切破坏特征的总结,确定了塑性极限分析中相关参数的取值,推导出了能用于实践的计算公式,经检验效果良好。对比分析了圆柱、方柱节点冲切破坏屈服面上的空间应力分布状况,发现圆柱和方柱节点柱边的应力高于板底的应力,在方柱节点在柱角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
- 易伟建刘彪
- 关键词:冲切强度板柱节点MOHR-COULOMB准则
-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弯矩调幅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研究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内力重分布及弯矩调幅规律,完成了3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内力重分布是由开裂引起的,随着连续叠合板裂缝的发展及塑性铰的产生不断调整各截面的内力;(b)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叠合板的中间支座调幅系数取值宜控制在20%以内。
- 刘晓玲吴方伯邓利斌刘彪
- 关键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弯矩调幅极限承载力
-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实用弹性计算方法被引量:17
- 2012年
- 针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按单向板设计时传力模式不合理,以及采用正交构造异性板方法求解时计算量大、不便于工程设计采用的问题,通过引入等效跨度比,提出了一种实用弹性计算方法:将双向叠合板的形状按等效跨度比修正后视作各向同性板计算。采用该实用弹性计算方法,仅需知道等效跨度比便可查用各向同性板的弹性计算系数进行双向叠合板的设计。
- 吴方伯黄海林陈伟刘彪周绪红
- 关键词:叠合板双向板
- 后装式双向密肋空心楼盖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挠度计算方法被引量:10
- 2014年
- 针对传统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存在的模壳刚度小、制作成本高、回收利用率低、抗浮措施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后装式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空心楼盖。为了解该楼盖的竖向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进行了1块角点支承大比例试件的短期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该楼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分布、破坏形态、挠曲变形、应变规律、竖向承载力以及后装式预制底板参与楼盖结构整体共同工作等特征。结果表明:该楼盖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力、抗弯刚度和整体工作性能,后装式预制底板能够很好地参与楼盖结构整体共同工作,楼盖的挠曲变形及裂缝分布特征与双向密肋楼盖和实体平板楼盖相似。参考已有的角点支承双向楼盖变形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同时考虑试验楼盖的结构形式与加载方法,提出了两种考虑楼盖弹塑性阶段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吴方伯李钧周绪红刘彪邓利斌
- 关键词:角点支承静力试验计算方法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静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结合现浇空心楼板与叠合楼板的优点,提出在一种预应力叠合楼板中布置筒芯内模形成的叠合空心楼板。进行了预制带肋底板叠合空心楼板、矩形底板叠合空心楼板及现浇空心楼板3种截面形式,2种截面尺寸分别为230 mm×500 mm、300 mm×600 mm的10块板带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足尺模型试验。通过改变预制底板类别、筒芯内模的直径及其布置方式,对叠合空心板带的破坏形态、截面整体工作性能、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短期刚度、叠合面水平受剪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开始加载到破坏,叠合空心楼板与现浇空心楼板表现出相似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按筒芯最薄弱翼缘处的工形截面计算叠合板的开裂荷载、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平均裂缝间距等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所研究的板厚范围内,筒芯直径大小及布置方式的变化并未造成叠合面出现滑移开裂的现象,但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试件的受拉刚化作用,建议叠合空心楼板开裂后的短期刚度取控制截面的开裂刚度。通过叠合面受力分析,将横孔板顺筒肋宽度和上、下翼缘厚度的计算限值与楼板实际构造尺寸进行对比,实际工程中叠合面的抗剪强度可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两种预制底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与预应力现浇空心楼板的总体受力性能较为接近,均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 吴方伯刘彪邓利斌李钧周绪红
- 关键词:叠合面单调加载短期刚度正截面受弯承载力